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二十八 记祠庙
书名:柳宗元集    作者:柳宗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零陵郡复乳穴记(题作“零陵”,字之误也。据《地理志》,零陵乃永州
郡名。今言石钟乳“连之人告尽者五年”,而题以零陵何也?唐《地理志》载连
州连山郡贡钟乳。《本草》唐注亦载其次出连州,未尝言永州出。以年考之,元
和四年,永州刺史崔简,连州刺史乃崔君敏。二太守之姓同,故题亦从而差耳。
题以《连山郡复乳穴记》,则于文为合。)
石钟乳,饵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产焉,于连于韶者,独名于世。连之
人告尽焉者五载矣,以贡,则买诸他部。今刺史崔公至,逾月,穴人来以乳复告。
邦人悦是祥也,杂然谣曰:“氓之熙熙,崔公之来。公化所彻,土石蒙烈。以为
不信,起视乳穴。”穴人笑之曰:“是恶知所谓祥耶?向吾以刺史之贪戾嗜利,
徒吾役而不吾货也,吾是以病而绐焉。(绐,徒亥切。欺也。)今吾刺史令明而
志洁,先赖而后力,(赖,利也。)欺诬屏息,信顺休洽,吾以是诚告焉。且夫
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由而入者,触昏雾,扞龙蛇。束
火以知其物,縻绳以志其返。其勤若是,出又不得吾直,吾用是安得不以尽告?
今而乃诚,(一本作“今令人而乃诚”。)吾告故也。何祥之为!”
士闻之曰:“谣者之祥也,乃其所谓怪者也;笑者之非祥也,乃其所谓真祥
者也。君子之祥也,以政不以怪,诚乎物而信乎道,人乐用命,熙熙然以效其力。
斯其为政也,而独非祥也欤!”
○道州毁鼻亭神记(一本“毁”作“斥”。《道州图经》曰“昔舜封象有鼻
国”,即其地。按集有《道州文宣王庙记》,薛伯高以十年二月用牲币于庙,而
此云九年来刺道州“既底于理”,似非始至之事。公以明年正月召,其曰“某谪
永州”,记必将召时作。)
鼻亭神,象祠也。(《昌邑王贺传》云:舜封象于有鼻。注:在零陵,今此
是也。“鼻”,与“庳”同。)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恒新,相传且千
岁。
元和九年,河东薛公(伯高也。)由刑部郎中刺道州,除秽革邪,敷和于下。
州之罢人,(罢,音疲。)去乱即治,变呻为谣,若痿而起,(《汉书》:如痿
人不忘起。痿,于危、人佳二切,风庳病。)若蒙而了,(蒙,音蒙。
了,力小切。)腾踊相视,欢爱克顺。既底于理,公乃考民风,披地图,得是
祠。骇曰:“象之道,以为子则傲,以为弟则贼,君有鼻而天子之吏实理,(
《孟子》: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以恶德而专
世祀,殆非化吾人之意哉!”命亟去之。于是撤其屋,墟其地,沉其主于江。
(主,谓神主。)公又惧楚俗之尚鬼而难谕也,(一无“尚”字,一无于江以下
至谕也十四字。)乃遍告于人曰:“吾闻‘鬼神不歆非类’,(《左传》僖十年,
晋狐突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歆,飨也。)又曰‘淫祀无福’。
(《礼》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凡天子命刺史于下,非
以专土疆、督货贿而已也。盖将教孝悌,(“教”,一作“崇”。)去奇邪,
(奇,居宜切。)俾斯人敦忠睦友,祗肃信让,(“肃”,一作“庸”。)以顺
于道。吾之斥是祠,(祠下有也字。)以明教也。苟离于正,虽千载之违,吾得
而更之,况今兹乎?苟有不善,(一无“有”字。)虽异代之鬼,吾得而攘之,
况斯人乎?”州民既谕,相与歌曰:“我有耇老,公燠其肌。(燠,于六切。)
我有病癃,(音隆。)公起其羸。髫童之嚚,(髫,音苕。)公实智之。鳏孤孔
艰,公实遂之。孰尊恶德?远矣自古。孰羡淫昏?(“羡”,一作“恣”。)俾
我斯瞽。千岁之冥,公辟其户。我子洎孙,延世有慕。”
宗元时谪永州,迩公之邦。闻其歌诗,以为古道罕用,赖公而存,斥一祠而
二教兴焉。明罚行于鬼神,(一无“明”字。)恺悌达于蛮夷,(一无“恺”字。)
不唯禁淫祀、黜非类而已。愿为记以刻山石,俾知教之首。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子侯切,隅也。)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
(甓,蒲历切,瓴甓也。)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
持锸者尽死。(锸,则洽切。)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音几。《吕氏
春秋》云:荆人鬼,越人禨。禨,鬼俗也。《列子》:“楚人鬼,越人禨”。
注曰:信鬼神与禨祥也。)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史记·天官书》及《汉·志》有地长之占,而亡其说。(《史记·天官书》
载,水澹泽竭地长。《西汉·天文志》所载一同。实不原其说。长,臻两切。)
甘茂盟息壤,(《甘茂传》:秦王迎甘茂於息壤,因与之盟。《索隐》曰:《山
海经》启筮云:鮌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或是此也。)盖其地有是类也。昔之
异书,有记洪水滔天,鮌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帝乃令祝融杀鮌于羽郊,
(事出《淮南子》。鮌,与鲧同。)其言不经见。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死,
岂帝之所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土乌能神?
余恐学者之至于斯,征是言,而唯异书之信,故记于堂上。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公谪永州十年,凡为记序其年月有不可得而考者,此
其一也。)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
廖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垤,蚁封也。)伏灌莽,(《诗》:集于灌木。
灌木丛生。莽,宿草也。莽,莫补切。)迫遽回合,则于奥宜。因其旷,虽增以
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瞰,苦浪切。)不可病其敞也;因其奥,虽
增以茂树藂石,(藂,与“丛”同,聚也。)穹若洞谷,蓊若林麓,(蓊,翁孔
切。)不可病其邃也。
今所谓东丘者,奥之宜者也。其始龛之外弃地,(龛,音堪。)余得而合焉,
(“合”,一作“发”。)以属于堂之北陲。(属,之欲切,连也。北陲,谓北
边也。)凡坳洼坻岸之状,(洼,清水也。坻,小渚。洼,鸟瓜切。坳,于交切。
坻,陈尼切。)无废其故。屏以密竹,联以曲梁。桂桧松杉楩柟之植,(
楩,音骈,木似豫章。)几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经纬之。俯入绿缛,幽荫荟
蔚。(荟,音桧。)步武错迕,(阮古切,过也。)不知所出。温风不烁,(式
灼切。)清气自至。水亭陿室,(陿,胡夹切,隘也。“水”,一作“小”。)
曲有奥趣,然而至焉者,往往以邃为病。
噫!龙兴,永之佳寺也。登高殿可以望南极,辟大门可以瞰湘流,若是其旷
也。而于是小丘,又将披而攘之。则吾所谓游有二者,无乃阙焉而丧其地之宜乎?
丘之幽幽,可以处休。丘之窅窅,(伊鸟切。)可以观妙。溽暑遁去,兹丘之下。
(协韵,音户。)大和不迁,兹丘之巅。奥乎兹丘,孰从我游?余无召公之德,
惧翦伐之及也,故书以祈后之君子。
○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集中《西山宴游记》云:“因坐法华西亭。”时
元和四年九月,则此记当在前作。)
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有僧曰觉照,照居寺西庑下。庑之外有大竹数万,
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筱簜,(粗曰薪,细曰蒸。《书》:筱簜既敷。筱,
小竹。簜,大竹。筱,音小,竹箭。簜,徒党切。)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
必将有见焉。照谓余曰:“是其下有陂池芙蕖,申以湘水之流,众山之会,果去
是,其见远矣。”遂命仆人持刀斧,群而翦焉。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
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而增广之者。
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不可旷也。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永贞元
年十一月,贬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一无“乎”字。)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
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或异照之居于斯,而不蚤为是也。
余谓昔之上人者,不起宴坐,足以观于空色之实,而游乎物之终始。其照也逾寂,
其觉也逾有。然则向之碍之者为果碍耶?今之辟之者为果辟耶?彼所谓觉而照者,
吾讵知其不由是道也?岂若吾族之挈挈于通塞有无之方(“塞”下一有“乎”字。)
以自狭耶?或曰:然则宜书之。乃书于石。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记作于到永之初元和改元时。)
永贞年,(永贞元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公时为尚书礼部员
外郎。)出为邵州,(九月,贬邵州刺史。)道贬永州司马。至则无以为居,居
龙兴寺西序之下。余知释氏之道且久,固所愿也。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
向,居昧昧也。寺之居,于是州为高。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
林麓甚众。于是凿西墉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无不瞩焉。(一本
无下有“所”字。)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
向者之处也。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
即群迷为正觉,舍大暗为光明。夫性岂群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之
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焉。
○柳州复大云寺记(元和十二年作。)
越人信祥而易杀,(祥,谓祥怪。)傲化而偭仁。(偭,音面,背也。)
病且忧,则聚巫师,用鸡卜。(汉武帝元封二年,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鸡卜。
李奇曰:持鸡骨卜,如鼠卜。)始则杀小牲;不可,则杀中牲;又不可,则杀大
牲;而又不可,则诀亲戚饬死事,曰“神不置我已矣”,因不食,蔽面死。以故
户易耗,田易荒,而畜字不孳。董之礼则顽,束之刑则逃,唯浮图事神而语大,
可因而入焉,(一作“可用入焉”。)有以佐教化。
柳州始以邦命置四寺,其三在水北,而大云在水南。(武后天授元年七月,
有东魏国寺僧法明等十人,伪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下生,
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水北环治
城六百室,水南三百室。俄而水南火,大云寺焚而不复且百年。三百室之人失其
所依归,复立神而杀焉。元和十年,刺史柳宗元始至,逐神于隐远而取其地。其
傍有小僧舍,辟之广大,逵达横术,(九达谓之逵。邑中道曰术。《月令》曰:
审端经术。术,音遂。)北属之江。告于大府,(大府,谓观察府。)取寺之故
名,作大门,以字揭之。立东西序,崇佛庙,为学者居。会其徒而委之食,使击
磬鼓钟,以严其道而传其言。而人始复去鬼息杀,而务趣于仁爱。病且忧,其有
告焉而顺之,(一无其字。)庶乎教夷之宜也。凡立屋大小若干楹,凡辟地南北
东西若干亩,凡树木若干本,竹三万竿,圃百畦,(畦,菜畦也。“圃”,一作
“囿”。)田若干塍。(音乘,稻中畦。)治事僧曰退思、曰令寰、曰道坚。后
二年十月某日,寺皆复就。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一作“巽上人修净土院记”,记云:“今刺史冯
公作大门”。冯刺永州,在元和二三年,记当在是时作。)
中州之西数万里,有国曰身毒,(音笃,天竺国一名身毒。)释迦牟尼如来
示现之地。(释迦牟尼者,迦维卫国净饭王太子。)彼佛言曰:“西方过十万亿
佛土,有世界曰极乐,佛号无量寿如来,其国无有三恶八难,(去声。)众宝以
为饰;其人无有十缠九恼,群圣以为友。有能诚心大愿,归心是土者,苟念力具
足,则往生彼国,然后出三界之外。其于佛道无退转者,其言无所欺也。”晋时
庐山远法师,(谓慧远也。)作《念佛三昧咏》,大劝于时。其后天台顗大师
(顗,语岂切。)着《释净土十疑论》,弘宣其教。周密微妙,迷者咸赖焉,盖
其留异迹而去者甚众。
永州龙兴寺,前刺史李承晊(职日切。)及僧法林,置净土堂于寺之东偏,
常奉斯事。逮今馀二十年,廉隅毁顿,图像崩坠。会巽上人(巽上人,名重巽。)
居其宇下,始复理焉。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无体空折色之迹,而造乎
真源,通假有借无之名,而入于实相。境与智合,事与理并。故虽往生之因,亦
相用不舍。誓葺兹宇,以开后学。有信士图为佛像,法相甚具焉。今刺史冯公作
大门以表其位,余遂周延四阿,环以廊庑,缋二大士之像,(缋,胡对切。)缯
盖幢幡,(缯,疾陵切。)以成就之。呜呼!有能求无生之生者,知舟筏之存乎
是。(筏,音伐,水中大簰。)遂以《天台十疑论》书于墙宇,使观者起信焉。
○永州铁炉步志(附志云:“余乘舟来,居九年。”此当作于元和八年。古
者姓氏,特以别生分类,贤否之泾渭,初不由此。尊尚姓氏,始于魏之太和。齐
据河北,推重崔、卢。梁、陈在江南,首先王、谢。至江东士人,争尚阀阅,卖
婚求财,汩丧廉耻。唐家一统,当一洗而新之,奈何文皇帝以陇西旧族矜夸其臣,
以房、魏之贤,英公之功,且区区结婚于山东之世家。贞观之世,冠冕高下,虽
稍序定,然许敬宗以不叙武后世,李义府耻其家无名,复从而紊乱。黜陟废置,
皆不由于贤否,但以姓氏升降去留,定为荣辱。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
禁婚,民俗安知礼义忠信为何物耶?子厚悯时俗之未革,故以子孙冒昧者,取况
于铁炉步之失实,诚有功于名教欤!)
江之浒,(谓江滨。)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吴人呼水际为步。韩文
《罗池庙碑》云:步有新船。若瓜步之类是也。)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
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
(锻,都玩切。小冶也,一本“锻”下有“铁”字。)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
独有其号冒而存。”
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步之人曰:“子何独怪是?
今世有负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门大,他不我敌也。’问其位与德,曰:
‘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犹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号有以异于
兹步者乎?向使有闻兹步之号,而不足釜锜、钱镈、刀鈇者,(《左传》:筐筥
釜之器。注:有足曰锜,无足曰釜。《诗·臣工》:<厂寺>乃钱镈。《周礼》:
锻氏为镈器,注:钱镈,田器。刀鈇,兵器也。鈇,莝斫刀。锜,奇螘二音。
钱,音翦。镈,音博。鈇,肤甫二音。)怀价而来,能有得其欲乎?则求位与德
于彼,其不可得亦犹是也。位存焉而德无有,犹不足大其门,然世且乐为之下。
子胡不怪彼而独怪于是?大者桀冒禹,纣冒汤,幽、厉冒文、武,以傲天下。由
不知推其本而姑大其故号,以至于败,为世笑戮,(音戮。)斯可以甚惧。若求
兹步之实,而不得釜锜、钱镈、刀鈇者,则去而之他,又何害乎?子之惊于是,
末矣。”
余以为古有太史,观民风,采民言。(《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
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汉时亦分八使,周适四方。巡行风俗,观采方言。)
若是者,则有得矣。嘉其言可采,书以为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柳宗元】更多作品:
《柳宗元集》柳宗元集
《全唐诗》第17卷044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全唐诗》第17卷045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全唐诗》第17卷046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战武牢〗
《全唐诗》第17卷047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泾水黄〗
《全唐诗》第17卷048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
《全唐诗》第17卷049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全唐诗》第17卷050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河右平〗
《全唐诗》第17卷051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全唐诗》第17卷052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全唐诗》第17卷053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吐谷浑〗
《全唐诗》第17卷054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全唐诗》第17卷055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
《全唐诗》第20卷026首〖相和歌辞·东门行〗
《全唐诗》第22卷016首〖舞曲歌辞·白纻歌〗
《全唐诗》第25卷062首〖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全唐诗》第26卷046首〖杂曲歌辞·杨白花〗
《全唐诗》第350卷001首〖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全唐诗》第350卷002首〖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全唐诗》第350卷003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为晋阳武第一〗
《全唐诗》第350卷004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败来归以开黎阳斥东土为兽之穷第二〗
《全唐诗》第350卷005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助逆师奋击武牢下擒之遂降充为战武牢第三〗
《全唐诗》第350卷006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薛举据泾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师平之为泾水黄第四〗
《全唐诗》第350卷007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辅氏凭江淮竟东海命将平之为奔鲸沛第五〗
《全唐诗》第350卷008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穷南越良将取之不以师为苞枿第六〗
《全唐诗》第350卷009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不克变或执以降为河右平第七〗
《全唐诗》第350卷010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焉师大破之降其国告于庙为铁山碎第八〗
《全唐诗》第350卷011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刘武周败裴寂咸有晋地太宗灭之为靖本邦第九〗
《全唐诗》第350卷012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为吐谷浑第十〗
《全唐诗》第350卷013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全唐诗》第350卷014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夷状如周书王会为东蛮第十二〗
《全唐诗》第350卷015首〖贞符〗
《全唐诗》第350卷016首〖视民诗〗
《全唐诗》第351卷001首〖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全唐诗》第351卷002首〖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全唐诗》第351卷003首〖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全唐诗》第351卷004首〖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全唐诗》第351卷005首〖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全唐诗》第351卷006首〖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全唐诗》第351卷007首〖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全唐诗》第351卷008首〖赠江华长老〗
《全唐诗》第351卷009首〖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全唐诗》第351卷010首〖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全唐诗》第351卷011首〖界围岩水帘〗
《全唐诗》第351卷012首〖古东门行〗
《全唐诗》第351卷013首〖寄韦珩〗
《全唐诗》第351卷014首〖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全唐诗》第351卷015首〖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全唐诗》第351卷016首〖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全唐诗》第351卷017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全唐诗》第351卷018首〖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全唐诗》第351卷019首〖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全唐诗》第351卷020首〖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全唐诗》第351卷021首〖汨罗遇风〗
《全唐诗》第351卷022首〖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全唐诗》第351卷023首〖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全唐诗》第351卷024首〖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全唐诗》第351卷025首〖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全唐诗》第351卷026首〖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全唐诗》第351卷027首〖李西川荐琴石〗
《全唐诗》第351卷028首〖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全唐诗》第351卷029首〖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全唐诗》第351卷030首〖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楦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全唐诗》第351卷031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全唐诗》第351卷032首〖重别梦得〗
《全唐诗》第351卷033首〖三赠刘员外〗
《全唐诗》第351卷034首〖再上湘江〗
《全唐诗》第351卷035首〖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全唐诗》第351卷036首〖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全唐诗》第351卷037首〖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全唐诗》第351卷038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全唐诗》第351卷039首〖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全唐诗》第352卷001首〖登柳州峨山〗
《全唐诗》第352卷002首〖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全唐诗》第352卷003首〖答刘连州邦字〗
《全唐诗》第352卷004首〖岭南江行〗
《全唐诗》第352卷005首〖柳州峒氓〗
《全唐诗》第352卷006首〖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全唐诗》第352卷007首〖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全唐诗》第352卷008首〖种柳戏题〗
《全唐诗》第352卷009首〖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全唐诗》第352卷010首〖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全唐诗》第352卷011首〖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全唐诗》第352卷012首〖别舍弟宗一〗
《全唐诗》第352卷013首〖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全唐诗》第352卷014首〖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全唐诗》第352卷015首〖重赠二首〗
《全唐诗》第352卷016首〖叠前〗
《全唐诗》第352卷017首〖叠后〗
《全唐诗》第352卷018首〖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全唐诗》第352卷019首〖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唐诗》第352卷020首〖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全唐诗》第352卷021首〖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全唐诗》第352卷022首〖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全唐诗》第352卷023首〖柳州寄京中亲故〗
《全唐诗》第352卷024首〖种木槲花〗
《全唐诗》第352卷025首〖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全唐诗》第352卷026首〖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全唐诗》第352卷027首〖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28首〖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29首〖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全唐诗》第352卷030首〖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全唐诗》第352卷031首〖南涧中题〗
《全唐诗》第352卷032首〖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全唐诗》第352卷033首〖与崔策登西山〗
《全唐诗》第352卷034首〖构法华寺西亭〗
《全唐诗》第352卷035首〖夏夜苦热登西楼〗
《全唐诗》第352卷036首〖觉衰〗
《全唐诗》第352卷037首〖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38首〖韦道安〗
《全唐诗》第352卷039首〖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全唐诗》第352卷040首〖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全唐诗》第352卷041首〖独觉〗
《全唐诗》第352卷042首〖首春逢耕者〗
《全唐诗》第352卷043首〖溪居〗
《全唐诗》第352卷044首〖夏初雨后寻愚溪〗
《全唐诗》第352卷045首〖入黄溪闻猿〗
《全唐诗》第352卷046首〖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全唐诗》第352卷047首〖郊居岁暮〗
《全唐诗》第352卷048首〖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全唐诗》第352卷049首〖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全唐诗》第352卷050首〖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全唐诗》第352卷051首〖零陵春望〗
《全唐诗》第352卷052首〖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全唐诗》第352卷053首〖夏昼偶作〗
《全唐诗》第352卷054首〖雨晴至江渡〗
《全唐诗》第352卷055首〖江雪〗
《全唐诗》第352卷056首〖冉溪〗
《全唐诗》第352卷057首〖法华寺西亭夜饮〗
《全唐诗》第352卷058首〖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全唐诗》第353卷001首〖茅檐下始栽竹〗
《全唐诗》第353卷002首〖种仙灵毗〗
《全唐诗》第353卷003首〖种术〗
《全唐诗》第353卷004首〖种白蘘荷〗
《全唐诗》第353卷005首〖新植海石榴〗
《全唐诗》第353卷006首〖戏题阶前芍药〗
《全唐诗》第353卷007首〖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全唐诗》第353卷008首〖植灵寿木〗
《全唐诗》第353卷009首〖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全唐诗》第353卷010首〖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全唐诗》第353卷011首〖早梅〗
《全唐诗》第353卷012首〖南中荣橘柚〗
《全唐诗》第353卷013首〖红蕉〗
《全唐诗》第353卷014首〖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全唐诗》第353卷015首〖巽公院五咏·曲讲堂〗
《全唐诗》第353卷016首〖巽公院五咏·禅堂〗
《全唐诗》第353卷017首〖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全唐诗》第353卷018首〖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全唐诗》第353卷019首〖梅雨〗
《全唐诗》第353卷020首〖零陵早春〗
《全唐诗》第353卷021首〖田家三首〗
《全唐诗》第353卷022首〖行路难三首〗
《全唐诗》第353卷023首〖闻籍田有感〗
《全唐诗》第353卷024首〖跂乌词〗
《全唐诗》第353卷025首〖笼鹰词〗
《全唐诗》第353卷026首〖放鹧鸪词〗
《全唐诗》第353卷027首〖龟背戏〗
《全唐诗》第353卷028首〖闻黄鹂〗
《全唐诗》第353卷029首〖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全唐诗》第353卷030首〖杨白花〗
《全唐诗》第353卷031首〖渔翁〗
《全唐诗》第353卷032首〖饮酒〗
《全唐诗》第353卷033首〖读书〗
《全唐诗》第353卷034首〖感遇二首〗
《全唐诗》第353卷035首〖咏史〗
《全唐诗》第353卷036首〖咏三良〗
《全唐诗》第353卷037首〖咏荆轲〗
《全唐诗》第353卷038首〖掩役夫张进骸〗
《全唐诗》第353卷039首〖省试观庆云图诗〗
《全唐诗》第353卷040首〖春怀故园〗
《唐诗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诗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诗 溪居
《唐诗三百首》卷三 七言古诗 渔翁
《唐诗三百首》卷六 七言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诗三百首》卷七 五言绝句 江雪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