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五十五 杂传第四十三
书名:新五代史    作者:欧阳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刘昫
刘昫,涿州归义人也。昫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皞,皆以好学知名
燕、蓟之间。后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处直为子都所囚,昫兄暄亦为怨家所
杀,昫乃避之沧州。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
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
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昫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
句入谢端明殿。昫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
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初,废帝入,问三司使王玫:“帑廪之数几何?”玫言:“其数百万。”及
责以赏军而无十一,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蠹
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往时吏幸积年之负盖而不
发,因以把持州县求贿赂,及昫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
先是,冯道与昫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
失者,必指以诮昫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昫性少容恕,而愚特刚介,
遂相诋诟。相府史吏恶此两人刚直,因共扬言,其事闻,废帝并罢之,以昫为
右仆射。是时,三司诸吏提印聚立月华门外,闻宣麻罢昫相,皆欢呼相贺曰:
“自此我曹快活矣!”
昫在相位,不习典故。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
俭辞以祖讳蠡。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
有“闻名心惧”之语,昫辄易曰“有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
何罪也?”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
仆射立中丞御史下,昫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不能知。是时,冯道罢相
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次,亦皆
不能知,由是不入朝堂,俟台官、两省入而后入,宰相出则随而出。至昫为仆
射,自以由宰相罢,与道同,乃随道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晋高祖时,张从宾反,杀皇子重乂于洛阳,乃以昫为东都留守,判盐铁。
开运中,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三司。契丹犯京师,昫以目疾罢为
太保,是岁卒,年六十。
○卢文纪
卢文纪,字子持,其祖简求,为唐太原节度使,父嗣业,官至右补阙。文纪
举进士,事梁为刑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为御史中丞。初上事,百官
台参,吏白诸道进奏官贺,文纪问:“当如何?”吏对曰:“朝廷在长安时,进
奏官见大夫、中丞如胥史。自唐衰,天子微弱,诸侯强盛,贡奉不至,朝廷姑息
方镇,假借邸吏,大夫、中丞上事,进奏官至客次通名,劳以茶酒而不相见,相
传以为故事。”文纪曰:“吾虽德薄,敢隳旧制?”因遣吏谕之。进奏官奋臂喧
然欲去,不得已入见,文纪据床端笏,台吏通名赞拜,既出,恚怒不自胜,诉于
枢密使安重诲。重诲曰:“吾不知故事,可上诉于朝。”即相率诣阁门求见以壮
诉。明宗问宰相赵凤:“进奏吏比外何官?”凤曰:“州县发递知后之流也。”
明宗怒曰:“乃吏卒尔,安得慢吾法官!”皆杖而遣之。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
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馀,迁工部尚书。
文纪素与宰相崔协有隙,协除工部郎中于邺,文纪以邺与其父名同音,大怒,
邺赴省参上,文纪不见之,因请连假。已而邺奉使未行,文纪即出视事,邺因醉
忿自经死,文纪坐贬石州司马。久之,为秘书监、太常卿。奉使于蜀,过凤翔。
时废帝为凤翔节度使,文纪为人形貌魁伟、语音琅然,废帝奇之。后废帝入立,
欲择宰相,问于左右,左右皆言:“文纪及姚顗有人望。”废帝因悉书清望官姓
名内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首得文纪,欣然相之,乃拜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时,天下多事,废帝数以责文纪。文纪因请罢五日起居,复唐故事,开延
英,冀得从容奏议天下事。废帝以谓五日起居,明宗所以见群臣也,不可罢,而
便殿论事,可以从容,何必延英。因诏宰相有事,不以时诣阁门请对。晋高祖起
太原,废帝北征,过拜徽陵,休仗舍,顾文纪曰:“吾自凤翔识卿,不以常人为
待,自卿为相,询于舆议,皆云可致太平,今日使吾至此,卿宜如何?”文纪皇
恐谢罪。废帝至河阳,文纪劝帝扼桥自守,不听。晋高祖入立,罢为吏部尚书,
累迁太子太师,致仕。周太祖入立,即拜司空于家。卒,年七十六,赠司徒。
○马胤孙
马胤孙,字庆先,棣州商河人也。为人懦暗,少好学,学韩愈为文章。举进
士,为唐潞王从珂河中观察支使。从珂为杨彦温所逐,罢居于京师里第,胤孙从
而不去。从珂为京兆尹,徙镇凤翔,胤孙常从之,以为观察判官。潞王将举兵反,
与将吏韩昭胤等谋议已定,召胤孙告之曰:“受命移镇,路出京师,何向为便?”
胤孙曰:“君命召,不俟驾。今大王为国宗属,而先帝新弃天下,临丧赴镇,臣
子之忠也。”左右皆笑其愚,然从珂心独重之。废帝入立,以为户部郎中、翰林
学士。久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胤孙不通世务,故事多壅塞。是时,冯道罢匡国军节度使,拜司空。司空自
唐已来无特拜者,有司不知故事,朝廷议者纷然,或曰司空三公,宰相职也,当
参与大政,而宰相卢文纪独以谓司空之职,祭祀扫除而已。胤孙皆不能决。时刘
昫亦罢相为仆射,右散骑常侍孔昭序建言:“常侍班当在仆射前。”胤孙责御
史台检例,台言:“故事无所见,据今南北班位,常侍在前。”胤孙即判台状施
行,刘昫大怒。崔居俭扬言于朝曰:“孔昭序解语,是朝廷无解语人也!且仆
射师长百寮,中丞、大夫就班修敬,而常侍在南宫六卿之下,况仆射乎?昭序痴
儿,岂识事体?”朝士闻居俭言,流议稍息。胤孙临事多不能决,当时号为“三
不开”,谓其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不开门以延士大夫也。晋兵起太原,
废帝至河阳,是时势已危迫,胤孙自洛来朝行在,人皆冀其有所建言,胤孙献绫
三百匹而已。晋高祖入立,罢归田里。
胤孙既学韩愈为文,故多斥浮屠氏之说,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
《佛国记》行于世。时人诮之曰:“佞清泰不彻,乃来佞佛。”清泰,废帝年号
也。人有戏胤孙曰:“公素慕韩愈为人,而常诵傅奕之论,今反佞佛,是佛佞公
邪,公佞佛邪?”胤孙答曰:“岂知非佛佞我也?”时人传以为笑。后以太子宾
客分司居于洛阳,周广顺中卒。胤孙卒后,其家婢有为胤孙语者。初,崔协为明
宗相,在位无所发明,既死,而有降语其家,胤孙又然。时人嘲之曰:“生不能
言,死而后语”云。
○姚顗
姚顗,字百真,京兆长安人也。少蠢,不修容止,时人莫之知,中条山处士
司空图一见以为奇,以其女妻之。举进士,事梁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唐庄宗
灭梁,贬复州司马,已而以为左散骑常侍兼吏部侍郎、尚书左丞。废帝欲择宰相,
选当时清望官知名于世者,得卢文纪及顗,乃拜顗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顗为人仁恕,不知钱陌铢两之数,御家无法,在相位龊龊无所为。唐制吏部分为
三铨,尚书一人曰尚书铨,侍郎二人曰中铨、东铨。每岁集以孟冬三旬,而选尽
季春之月。天成中,冯道为相,建言:“天下未一,选人岁才数百,而吏部三铨
分注,虽曰故事,其实徒繁而无益。”始诏三铨合为一,而尚书、侍郎共行选事。
至顗与卢文纪为相,复奏分铨为三。而循资、长定旧格,岁久多舛,因增损之。
选人多不便之,往往邀遮宰相,喧诉不逊,顗等无如之何,废帝为下诏书禁止。
晋高祖立,罢顗为户部尚书。卒,年七十五,卒之日,家无馀赀,尸不能敛,官
为赗赠乃能敛,闻者哀怜之。
○刘岳
刘岳,字昭辅,洛阳人也。唐民部尚书政会之八代孙,崇龟、崇望其诸父也。
岳名家子,好学,敏于文辞,善谈论。举进士,事梁为左拾遗、侍御史。末帝时,
为翰林学士,累官至兵部侍郎。梁亡,贬均州司马,复用为太子詹事。唐明宗时,
为吏部侍郎。故事,吏部文武官告身,皆输朱胶纸轴钱然后给,其品高者则赐之,
贫者不能输钱,往往但得敕牒而无告身。五代之乱,因以为常,官卑者无复给告
身,中书但录其制辞,编为敕甲。岳建言,以谓“制辞或任其材能,或褒其功行,
或申以训诫,而受官者既不给告身,皆不知受命之所以然,非王言所以告诏也。
请一切赐之。”由是百官皆赐告身,自岳始也。
宰相冯道世本田家,状貌质野,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赞与
岳在其后,道行数反顾,赞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尔。”
《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故岳举以诮道。道闻之大怒,徙
岳秘书监。其后李愚为相,迁岳太常卿。
初,郑馀庆尝采唐士庶吉凶书疏之式,杂以当时家人之礼,为《书仪》两卷。
明宗见其起复、冥昏之制,叹曰:’儒者所以隆孝悌而敦风俗,且无金革之事,
起复可乎?婚,吉礼也,用于死者可乎?”乃诏岳选文学通知古今之士,共删定
之。岳与太常博士段颙、田敏等增损其书,而其事出鄙俚,皆当时家人女子传习
所见,往往转失其本,然犹时有《礼》之遗制。其后亡失,愈不可究其本末,其
婚礼亲迎,有女坐婿鞍合髻之说,尤为不经。公卿之家,颇遵用之。至其久也,
又益讹谬可笑,其类甚多。岳卒于官,年五十六,赠吏部尚书。子温叟。
呜呼,甚矣,人之好为礼也!在上者不以礼示之,使人不见其本,而传其习
俗之失者,尚拳拳而行之。五代干戈之乱,不暇于礼久矣!明宗武君,出于夷狄,
而不通文字,乃能有意使民知礼。而岳等皆当时儒者,卒无所发明,但因其书增
损而已。然其后世士庶吉凶,皆取岳书以为法,而十又转失其三四也,可胜叹哉!
○马缟
马缟,不知其世家,少举明经,又举宏词。事梁为太常少卿,以知礼见称于
世。唐庄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权判太常卿。明宗入立,继唐太祖、
庄宗而不立亲庙。缟言:“汉诸侯王入继统者,必别立亲庙,光武皇帝立四庙于
南阳,请如汉故事,立庙以申孝享。”明宗下其议,礼部尚书萧顷等请如缟议。
宰相郑珏等议引汉桓、灵为比,以谓灵帝尊其祖解渎亭侯淑为孝元皇,父苌为孝
仁皇,请下有司定谥四代祖考为皇,置园陵如汉故事。事下太常,博士王丕议汉
桓帝尊祖为孝穆皇帝,父为孝崇皇帝。缟以谓孝穆、孝崇有皇而无帝,惟吴孙皓
尊其父和为文皇帝,不可以为法。右仆射李琪等议与缟同。明宗诏曰:“五帝不
相袭礼,三王不相沿乐,惟皇与帝,异世殊称。爰自嬴秦,已兼厥号,朕居九五
之位,为亿兆之尊,奈何总二名于眇躬,惜一字于先世。”乃命宰臣集百官于中
书,各陈所见。李琪等请尊祖祢为皇帝,曾高为皇。宰相郑珏合群议奏曰:“礼
非天降而本人情,可止可行,有损有益。今议者引古,以汉为据,汉之所制,夫
复何依?开元时,尊皋陶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皆立庙京师,此唐
家故事也。臣请四代祖考皆加帝如诏旨,而立庙京师。”诏可其加帝,而立庙应
州。
刘岳修《书仪》,其所增损,皆决于缟。缟又言:“縗麻丧纪,所以别亲疏,
辨嫌疑。《礼》,叔嫂无服,推而远之也。唐太宗时,有司议为兄之妻服小功五
月,今有司给假为大功九月,非是。”废帝下其议,太常博士段颙议“嫂服给假
以大功者,令文也,令与礼异者非一,而丧服之不同者五。《礼》,姨舅皆服小
功,令皆大功。妻父母婿外甥皆服缌,令皆小功。礼、令之不可同如此。”右赞
善大夫赵咸又议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仪礼》五服,或以名加,或因尊
制,推恩引义,各有所当。据《礼》为兄之子妻服大功,今为兄之子母服小功,
是轻重失其伦也。以名则兄子之妻疏,因尊则嫂非卑,嫂服大功,其来已久。令,
国之典,不可灭也。”司封郎中曹琛,请下其议,并以《礼》、令之违者定议。
诏尚书省集百官议。左仆射刘昫等议曰:“令于丧服无正文,而嫂服给大功假,
乃假宁附令,而敕无年月,请凡丧服皆以《开元礼》为定,下太常具五服制度,
附于令。”令有五服,自缟始也。
缟明宗时尝坐覆狱不当,贬绥州司马。复为太子宾客,迁户部、兵部侍郎。
卢文纪作相,以其迂儒鄙之,改国子祭酒。卒,年八十,赠兵部尚书。
○崔居俭
崔居俭,清河人也。祖蠡、父荛皆为唐名臣。居俭美文辞,风骨清秀,少举
进士。梁贞明中,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唐庄宗时,为刑部侍郎、
太常卿。崔氏自后魏、隋、唐与卢、郑皆为甲族,吉凶之事,各着家礼。至其后
世子孙,专以门望自高,为世所嫉。明宗崩,居俭以故事为礼仪使,居俭以祖讳
蠡,辞不受,宰相冯道即徙居俭为秘书监。居俭历兵、吏部侍郎、尚书左丞、户
部尚书。晋天福四年卒,年七十,赠右仆射。居俭拙于为生,居显官,衣常乏,
死之日贫不能葬,闻者哀之。
○崔棁
崔棁,字子文,深州安平人也。父涿,唐末为刑部郎中。棁少好学,颇涉经
史,工于文辞。遭世乱,寓居于滑台,不游里巷者十馀年,人罕识其面。梁贞明
三年,举进士甲科,开封尹王瓒辟掌奏记。棁性至孝,其父涿病,不肯服药,曰:
“死生有命,何用药为?”棁屡进医药,不纳。每宾客问疾者,棁辄迎拜门外,
泣涕而告之,涿终不服药而卒。棁居丧哀毁,服除,唐明宗以为监察御史,不拜,
逾年再命,乃拜。累迁都官郎中、翰林学士。
晋高祖时,以户部侍郎为学士承旨,权知天福二年贡举。初,棁为学士,尝
草制,为宰相桑维翰所改。棁以唐故事学士草制有所改者当罢职,乃引经据争之,
维翰颇不乐。而棁少专于文学,不能莅事,维翰乃命棁知贡举,棁果不能举职。
时有进士孔英者,素有丑行,为当时所恶。棁既受命,往见维翰,维翰素贵,严
尊而语简,谓棁曰:“孔英来矣。”棁不谕其意,以谓维翰以孔英为言,乃考英
及第,物议大以为非,即罢学干,拜尚书左丞,迁太常卿。
五年,高祖诏太常复文武二舞,详定正、冬朝会礼及乐章。自唐末之乱,礼
乐制度亡失已久,棁与御史中丞窦贞固、刑部侍郎吕琦、礼部侍郎张允等草定之。
其年冬至,高祖会朝崇元殿,廷设宫县,二舞在北,登歌在上。文舞郎八佾,六
十有四人,冠进贤,黄纱袍,白中单,白练衤盖裆,白布大口袴,革带履。左执
龠,右秉翟。执龠引者二人。武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服平巾帻,绯丝布大袖、
绣裆甲金饰,白练衤盖,锦腾蛇起梁带,豹文大口袴,乌靴。左执干,右执戚。
执旌引者二人。加鼓吹十二按,负以熊钓,以象百兽率舞。按设羽葆鼓一,大鼓
一,金錞一。歌、箫、笳各二人。王公上寿,天子举爵,奏《玄同》;三举,
登歌奏《文同》;举食,文舞舞《昭德》,武舞舞《成功》之曲。礼毕,高祖大
悦,赐棁金帛,群臣左右睹者皆嗟叹之。然礼乐废久,而制作简缪,又继以龟兹
部《霓裳法曲》,参乱雅音,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
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明年正旦,复奏于廷,而登歌发声悲离烦慝,如《薤露》
、《虞殡》之音,舞者行列进退,皆不应节,闻者皆悲愤。其年高祖崩。棁以风
痹改太子宾客分司西京以卒。
开运二年,太常少卿陶谷奏废二舞。明年,契丹灭晋,耶律德光入京师,太
常请备法驾奉迎,乐工教习卤簿鼓吹,都人闻者为之流涕焉。
○李怿
李怿,京兆人也。少好学,颇工文辞。唐末举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集贤
校理。唐亡,事梁为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梁亡,责授怀州司马,
遇赦量移,稍迁卫尉少卿。天成中,复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累迁尚书右丞承
旨。时右散骑常侍张文宝知贡举,所放进士,中书有覆落者,乃请下学士院作诗
赋为贡举格,学士窦梦徵、张砺等所作不工,乃命怿为之,怿笑曰:“年少举进
士登科,盖偶然尔。后生可畏,来者未可量,假令予复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
安能与英俊为准格?”闻者多其知体。后迁刑部尚书分司洛阳,卒,年七十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欧阳修】更多作品:
《六一诗话》六一诗话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
《欧阳修集》欧阳修集
《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
《千家诗》七言律诗 答丁元珍
《全宋词》卷015.【西湖念语】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眉意)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清商怨】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一名凤栖梧,又名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七夕)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题上林后亭一名木兰花令)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子规)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南歌子】
《全宋词》卷015.【御街行】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一名虞美人影)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蓦山溪】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御带花】
《全宋词》卷015.【虞美人】
《全宋词》卷015.【鹤冲天】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洛阳春】
《全宋词》卷015.【雨中花】
《全宋词》卷015.【越溪春】
《全宋词》卷015.【贺圣朝影】
《全宋词》卷015.【洞天春】
《全宋词》卷015.【忆汉月】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凉州令】(东堂石榴)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鹊桥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摸鱼儿】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鹧鸪天】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醉蓬莱】
《全宋词》卷015.【于飞乐】
《全宋词》卷015.【鼓笛慢】
《全宋词》卷015.【看花回】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咏枕儿)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武陵春】
《全宋词》卷015.【梁州令】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惜芳时】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品令】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锦香囊】
《全宋词》卷015.【系裙腰】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怨春郎】
《全宋词》卷015.【滴滴金】
《全宋词》卷015.【卜算子】
《全宋词》卷015.【感庭秋】
《全宋词》卷015.【满路花】
《全宋词》卷015.【好女儿令】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恨春迟】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忆秦娥】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慢】
《全宋词》卷015.【蕙香囊】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印眉)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迎春乐】
《全宋词》卷015.【一落索】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宴瑶池】
《全宋词》卷015.【解仙佩】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瑞鹧鸪】(此词本李商隐诗,公尝笔于扇云,可入此腔歌之)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芳草渡】
《全宋词》卷015.【更漏子】
《全宋词》卷015.【贺明朝】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江神子】
《全宋词》卷015.【舞春风】
《全宋词》卷015.【望梅花】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春恨)
《全宋词》卷015.【献衷心】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