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五(吉礼五)
○社稷 岳渎 籍田 先蚕 奏告 祈禜
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
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簿尉终献。如有
故,以次官摄。若长吏职官或少,即许通摄,或别差官代之。牲用少牢,礼行三
献,致斋三日。其礼器数:正配坐尊各二,笾、豆各八,簠、簋各二,俎三。从
祀笾、豆各二,簠、簋、俎各一。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五色土为之。稷坛在
西,如其制。社以石为主,形如钟,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半。四面宫
垣饰以方色,面各一屋,三门,每门二十四戟,四隅连饰罘罳,如庙之制,中植
以槐。其坛三分宫之一,在南,无屋。庆历用羊、豕各二,正配位笾、豆十二,
山罍、簠、簋、俎二,祈报象尊一。
元丰三年,详定所言:“社稷祝版、牲币、馔物,请并瘗于坎,更不设燔燎。
又《周礼·大宗伯》‘以血祭社稷’,社为阴祀,血者幽阴之物,是以类求神之
意。郊天先荐血,次荐腥,次荐爓,次荐熟。社稷、五祀,先荐爓,次荐熟。
至于群小祀,荐熟而已。今社稷不用血祭,又不荐爓,皆违经礼。请以埋血为
始,先荐爓,次荐熟。古者祭社,君南向于北墉下,所以答阴也,今社稷壝内
不设北墉,而有司摄事,乃设东向之位,非是。请设北墉,以备亲祠南向答阴之
位,有司摄事,则立北墉下少西。《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
少牢。’今一用少牢,殊不应礼。夫为一郡邑报功者,当用少牢;为天下报功者,
当用太牢。所有春秋祈报太社、太稷,请于羊、豕外加角握牛二。”又言:“社
稷之祭,有瘗玉而无礼玉,《开元礼》:奠太社、太稷,并以两圭有邸。请下有
司造两圭有邸二,以为礼神之器,仍诏于坛侧建斋厅三楹,以备望祭。”
先是,州县社主不以石。礼部以谓社稷不屋而坛,当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
之气,故用石主,取其坚久。又《礼》:诸侯之坛半天子之制。请令州县社主用
石,尺寸广长亦半太社之制。遂下太常,修入祀仪。元佑中,又从博士孙谔言,
祭太社、太稷,皆设登歌乐。大观,议礼局言:“太社献官、太祝、奉礼,皆以
法服;至于郡邑,则用常服。请下祭服制度于郡县,俾其自制,弊则听改造之。”
绍兴元年,以春秋二仲及腊前祭太社、太稷于天庆观,又望祭于临安天宁观。
十四年,始筑坛壝于观桥之东,立石主,置太社令一员,备牲牢器币,进熟、望
燎如仪。
岳镇海渎之祀。太祖平湖南,命给事中李昉祭南岳,继令有司制诸岳神衣、
冠、剑、履,遣使易之。广南平,遣司农少卿李继芳祭南海,除去刘鋹所封伪
号及宫名,易以一品服。又诏:“岳、渎并东海庙,各以本县令兼庙令,尉兼庙
丞,专掌祀事。”又命李昉、卢多逊、王佑、扈蒙等分撰岳、渎祠及历代帝王碑,
遣翰林待诏孙崇望等分诣诸庙书于石。六年,遣使奉衣、冠、剑、履,送西镇吴
岳庙。
太平兴国八年,河决滑州,遣枢密直学士张齐贤诣白马津,以一太牢沈祠加
璧。自是,凡河决溢、修塞皆致祭。秘书监李至言:“按五郊迎气之日,皆祭逐
方岳镇、海渎。自兵乱后,有不在封域者,遂阙其祭。国家克复四方,间虽奉诏
特祭,未着常祀。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于所隶之州,长史以次为献官。”其
后,立春日祀东岳岱山于兖州,东镇沂山于沂州,东海于莱州,淮渎于唐州。立
夏日祀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广州,江渎于成都府。立秋
日祀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海、河渎并于河中府,西海就河渎庙
望祭。立冬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北海、济
渎并于孟州,北海就济渎庙望祭。土王日祀中岳嵩山于河南府,中镇霍山于晋州。
真宗封禅毕,加号泰山为仁圣天齐王,遣职方郎中沈维宗致告。又封威雄将
军为炳灵公,通泉庙为灵派侯,亭山神庙为广禅侯,峄山神庙为灵岩侯,各遣官
致告。诏泰山四面七里禁樵采,给近山二十户以奉神祠,社首、徂徕山并禁樵采。
车驾次澶州,祭河渎庙,诏进号显圣灵源公,遣右谏议大夫薛映诣河中府,比部
员外郎丁顾言诣澶州祭告。秘书丞董温其言:“汉以霍山为南岳,望令寿州长吏
春秋致祭。”礼官言:“虽前汉尝以霍山为南岳,缘今岳庙已在衡山,难于改制。
其霍山如遇水旱祈求及非时,准别敕致祭,即委州县奉行。”诏封江州马当上水
府,福善安江王;太平州采石中水府,顺圣平江王;润州金山下水府,昭信泰江
王。
及祀汾阴,命陈尧叟祭西海,曹利用祭汾河。车驾至潼关,遣官祠西岳及河
渎,并用太牢,备三献礼。庚午,亲谒华阴西岳庙,群臣陪位,庙垣内外列黄麾
仗,遣官分奠庙内诸神,加号岳神为顺圣金天王。还至河中,亲谒奠河渎庙及西
海望祭坛。五月乙未,加上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帝,西岳曰金天
顺圣帝,北岳曰安天元圣帝,中岳曰中天崇圣帝。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
制度、崇饰神像之礼。其玉册制,如宗庙谥册。帝自作《奉神述》,备纪崇奉意,
俾撰册文。有司设五岳册使一品卤簿及授册黄麾仗、载册辂、衮冕舆于乾元门外,
各依方所。群臣朝服序班、仗卫如元会仪。上服衮冕,御乾元殿。中书侍郎引五
岳玉册,尚衣奉衮冕升殿,上为之兴。奉册使、副班于香案前,侍中宣制曰:
“今加上五岳帝号,遣卿等持节奉册展礼。”咸承制再拜。奉册使以次升自东阶,
受册御坐前,降西阶;副使受衮冕舆于丹墀,随册使降立丹墀西。玉册发,至于
朝元门外,帝复坐。册使奉册升辂,鼓吹振作而行。东岳、北岳册次于瑞圣园,
南岳册次于玉津园,西岳、中岳册次于琼林苑。及庙,内外列黄麾仗,设登歌。
奉册于车,奉衮冕于舆,使、副袴褶骑从,遣官三十员前导。及门,奉置幄次,
以州长吏以下充祀官,致祭毕,奉玉册、衮冕置殿内。又加上五岳帝后号:东曰
淑明,南曰景明,西曰肃明,北曰靖明,中曰正明。遣官祭告。诏岳、渎、四海
诸庙,遇设醮,除青词外,增正神位祝文。又改唐州上源桐柏庙为淮渎长源公,
加守护者。帝自制五岳醮告文,遣使醮告。即建坛之地构亭立石柱,刻文其上。
天禧四年,从灵台郎皇甫融请,凡修河致祭,增龙神及尾宿、天江、天记、
天社等诸星在天河内者,凡五十位。
仁宗康定元年,诏封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
渎为清源王,加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
海为冲圣广泽王。皇佑四年,又以灵台郎王大明言,汴口祭河,兼祠箕、斗、奎,
与东井、天津、天江、咸池、积水、天渊、天潢、水位、水府、四渎、九坎、天
船、王良、罗堰等十七星在天河内者。五年,以侬智高遁,益封南海洪圣广利招
顺王。其五镇,沂山旧封东安公,政和三年封王;会稽旧封永兴公,政和封永济
王;吴山旧封成德公,元丰八年封王;医巫闾旧封广宁公,政和封王;霍山旧封
应圣公,政和封应灵王。东海,大观四年,加号助顺广德王。
绍兴七年,太常博士黄积厚言:“岳镇海渎,请以每岁四立日分祭东西南北,
如祭五方帝礼。”诏从之。
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言:“国家驻跸东南,东海、南海,实在封域之内。
自渡江以后,惟南海王庙,岁时降御书祝文,加封至八字王爵。如东海之祠,但
以莱州隔绝,未尝致祭,殊不知通、泰、明、越、温、台、泉、福,皆东海分界
也。绍兴中金人入寇,李宝以舟师大捷于胶西,神之助顺,为有功矣。且元丰间
尝建庙于明州定海县,请依南海特封八字王爵,遣官诣明州行礼。”诏可。
籍田之礼,岁不常讲。雍熙四年,始诏以来年正月择日有事于东郊,行籍田
礼。所司详定仪注:“依南郊置五使。除耕地朝阳门七里外为先农坛,高九尺,
四陛,周四十步,饰以青;二壝,宽博取足容御耕位。观耕台大次设乐县、二舞。
御耕位在壝门东南,诸侯耕位次之,庶人又次之。观耕台高五尺,周四十步,四
陛,如坛色。其青城设于千亩之外。”又言:“隋以青箱奉穜稑,唐废其礼。
青箱旧无其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端设襻,饰以青;中分九隔,隔盛一种,
覆以青帊。穜稑即早晚之种,不定谷名,请用黍、稷、秫、稻、粱、大小豆、
大小麦,陈于箱中。”大礼使李昉言:“按《通礼》,乘耕根车,今请改乘玉辂,
载耒耜于耕根车。又前典不载告庙及称贺之制,今请前二日告南郊、太庙。耕礼
毕,百官称贺于青城。礼有劳酒,合设会于还宫之翼日,望如亲祀南郊之制,择
日大宴。”详定所言:“御耒耜二具,并盛以青绦,准唐乾元故事,不加雕饰。
礼毕,收于禁中,以示稼穑艰难之意。其祭先农,用纯色犊一,如郊祀例进胙,
余并权用大祠之制。皇帝散斋三日,致斋二日,百官不受誓戒。神农、后稷册,
学士院撰文进书。”以卤簿使贾模等言,复用象辂载耒耜,以重其事。五年正月
乙亥,帝服衮冕,执镇圭,亲享神农,以后稷配,备三献,遂行三推之礼。毕事,
解严,还行宫,百官称贺。帝改御大辇,服通天冠、绛纱袍,鼓吹振作而还。御
乾元门大赦,改元端拱,文武递进官有差。二月七日,宴群臣于大明殿,行劳酒
礼。
景德四年,判太常礼院孙奭言:“来年画日,正月一日享先农,九日上辛祈
谷,祀上帝。《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月令》曰:‘天子以
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亲载耒耜,躬耕帝籍。’先儒皆云:元日,谓上辛
郊天也;元辰,谓郊后吉亥享先农而耕籍也。《六典》、《礼阁新仪》并云上辛
祀昊天,次云吉亥享先农。望改用上辛后亥日,用符礼文。”
明道元年,诏以来年二月丁未行籍田礼,而罢冬至亲郊。遣官奏告天地、宗
庙、诸陵、景灵宫,州都就告岳渎、宫庙。其礼一如端拱之制,而损益之。礼成,
遣官奏谢如告礼。
元丰二年,诏于京城东南度田千亩为籍田,置令一员,徙先农坛于中,神仓
于东南,取卒之知田事者为籍田兵。乃以郊社令辛公佑兼令。公佑请因旧麦
殿规地为田,引蔡河水灌其中,并植果蔬,冬则藏冰,凡一岁祠祭之用取具焉。
先荐献而后进御,有余,则贸钱以给杂费,输其余于内藏库,着为令。权管干籍
田王存等议,以南郊麦殿前地及玉津园东南羡地并民田共千一百亩充籍田外,
以百亩建先农坛兆,开阡陌沟洫,置神仓、斋宫并耕作人牛庐舍之属,绘图以进。
已而殿成,诏以思文为名。
政和元年,有司议:享先农为中祠,命有司摄事,帝止行耕籍之礼。罢命五
使及称贺、肆赦之类。太史局择日不必专用吉亥。耕籍所乘,改用耕根车,罢乘
玉辂。躬耕之服,止用通天冠、绛纱袍,百官并朝服。仿雍熙仪注,九卿以左右
仆射、六尚书、御史大夫摄,诸侯以正员三品官及上将军摄。设庶人耕位于诸侯
耕位之南,以成终亩之礼。备青箱,设九谷,如隋之制。寻复以耕籍为大祠,依
四孟朝享例行礼,又命礼制局修定仪注。
孟春之月,太史择上辛后吉日,皇帝亲耕籍田,命有司以是日享先农、后稷
于本坛,如常仪。前期,殿中监设御坐于思文殿,仪鸾司设文武官次殿门外之左
右。其日早,奉礼郎设御耕褥位于耕籍所,尚舍设观耕御坐于坛上,南向。典仪
设侍耕群臣位于御耕之东西,设从耕群臣位于御耕之东南,西向,北上。奉礼郎
设御耒席于三公之北,稍西,南向。太仆设御耕牛于御坛之西,稍北;太仆卿位
于耕牛之东,稍前,南向。太常设左辅位于御耕之东,稍南,西向;设司农位二,
一在左辅之后,一在其南,并西向。籍田令三,皆位司农卿南,少退,北上。奉
青箱官位于后。诸执耒耜者位公卿耕者后,侍耕者前,西向。三公、三少、宰臣、
亲王等每员三人,执政二人,从耕;群官一名助耕,并服绛衣、介帻。三公以次
群官耒耜各一具,每一具正副牛二,随牛二人。庶人耕位在从耕官位之南,西向。
庶人百人,并青衣,耕牛二百,每两牛用随牛一人,耒耜百具,畚五十具,锸二
十五具,以木为刃。耆老百人,常服陪位于庶人位南,西向。司农少卿位二于庶
人位前,太社令位司农少卿之西,少退,俱北向。畿内诸令位庶人之东,西向。
尚辇局设玉辂于仗内。前期三日,司农以青箱奉九谷穜稑之种进内。前二日,
皇后率六宫献于皇帝,受于内殿。前一日,降出付司农。
其日质明,左辅奉耒耜载于玉辂讫,耕籍使朝服乘车,用本品卤簿,以仪仗
二千人卫耒耜先诣坛所。尚辇奉御设平辇于祥曦殿,皇帝靴袍出自内东门,从驾
臣僚禁卫并起居如常仪。将至耕所,文武侍耕、从耕以下及耆老、庶人俱诣籍田
西门外立班,再拜奉迎讫,各就次。从耕、陪耕等官服朝服以俟耕。车驾至思文
殿,进膳讫,左辅以御耒耜授籍田令,横执之,诣耕籍所,置于席,遂守之。凡
执耒耜者横执之,受则先其耒、后其耜。诸县令率终亩庶人、陪耕耆老先就位,
司农卿、籍田令、太社令、奉青箱官、诸执耒耜者以次就位。御史台引殿中侍御
史一员先入就位,次礼直官、宣赞舍人等分引侍耕、从耕群官各就位。尚辇奉御
进辇思文殿。左辅奏请中严。少顷,奏外办。皇帝通天冠、绛纱袍,乘辇出。将
至御耕位,尚舍先设黄道,太常请降辇就位。既降辇,太常卿前导至褥位南向立,
奏请行礼。礼直官请籍田令进诣御耒席南向,引司农卿诣籍田令东西向,籍田令
俯伏跪,执事者以绦受之,籍田令解绦出耒,执耒兴,东向立,以授司农卿,司
农卿西向立,以授左辅,左辅诣御耕位前少东,北向。太常卿奏请受耒耜,左辅
执以进,执耒者助执之。皇帝受以三推,左辅前受耒耜,授司农卿,以授籍田令,
各复位。籍田令跪而纳于绦,执耒兴,以授执事者,退复位。
皇帝初耕,诸执耒耜者以耒耜各授从耕者,礼直官引太常卿诣御位前,北向,
奉请皇帝升坛观耕,复位立。前导官导皇帝升坛,即御坐南向。礼直官、太常博
士、太常卿近东,西向北上立。礼直官引三公、三少、宰臣、亲王各五推,余从
耕官各九推,讫,执耒耜者前受耒耜。礼直官引司农少卿帅庶人以次耕于千亩,
候耕少顷,礼直官引左辅诣御坐前跪奏礼毕。降坛,乘辇还思文殿,左辅奏解严,
侍耕、从耕官皆退。次籍田令以青箱授司农卿,诣耕所,出穜稑播之。次司农
少卿帅太社令检校终亩。次司农卿诣御前北向俯伏跪奏省功毕,退。所司放仗以
俟,皇帝常服还内,侍卫如常仪。绍兴七年,始举享先农之礼,以立春后亥日行
一献礼。十六年,皇帝亲耕籍田,并如旧制。
先蚕之礼久废,真宗从王钦若请,诏有司检讨故事以闻。按《开宝通礼》:
“季春吉巳,享先蚕于公桑。前享五日,诸与享官散斋三日,致斋二日。享日未
明五刻,设先蚕氏神坐于坛上北方,南向。尚宫初献,尚仪亚献,尚食终献。女
相引三献之礼,女祝读文,饮福、受胙如常仪。”又按《唐会要》:“皇帝遣有
司享先蚕如先农可也。”乃诏:“自今依先农例,遣官摄事。”礼院又言:
“《周礼》:‘蚕于北郊。’以纯阴也。汉蚕于东郊,以春桑生也。请约附故事,
筑坛东郊,从桑生之义。坛高五尺,方二丈,四陛,陛各五尺。一壝,二十五步。
祀礼如中祠。”
庆历用羊、豕各一,摄事献官太尉、太常、光禄卿,不用乐。元丰,详定所
言:“季春吉巳,享先蚕氏。唐《月令注》:‘以先蚕为天驷。’按先蚕之义,
当是始蚕之人,与先农、先牧、先炊一也。《开元享礼》:为瘗坎于坛之壬地。
而《郊祀录》载《先蚕祀文》,有‘肇兴蚕织’之语,《礼仪罗》又以享先蚕无
燔柴之仪,则先蚕非天驷星明矣。今请就北郊为坛,不设燎坛,但瘗埋以祭,余
如故事。”
政和,礼局言:“《礼》:天子必有公桑蚕室,以兴蚕事。岁既毕,则奉茧
而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郊庙之祭服。今既开籍田以供粢盛,而未有公桑
蚕室以供祭服,尚为阙礼。请仿古制,于先蚕坛侧筑蚕室,度地为宫,四面为墙,
高仞有三尺,上被棘,中起蚕室二十七,别构殿一区为亲蚕之所。仿汉制,置茧
馆,立织室于宫中,养蚕于薄以上。度所用之数,为桑林。筑采桑坛于先蚕坛南,
相距二十步,方三丈,高五尺,四陛。凡七事。置蚕官令、丞,以供郊庙之祭服。
又《周官内宰》:‘诏后帅内外命妇蚕于北郊。’郑氏谓:‘妇人以纯阴为尊。’
则蚕为阴事可知。《开元礼》享先蚕,币以黑,盖以阴祀之礼祀之也。请用黑币,
以合至阴之义。”诏从其议,命亲蚕殿以无斁为名。又诏:“亲蚕所供,不独衮
服,凡施于祭祀者皆用之。”
宣和元年三月,皇后亲蚕,即延福宫行礼。其仪:季春之月,太史择日,皇
后亲蚕,命有司享先蚕氏于本坛。前期,殿中监帅尚舍设坐殿上,南向;前楹施
帘,设东西阁殿后之左右。又设内命妇妃嫔以下次于殿之左右,外命妇以下次于
殿门内外之左右,随地之宜,量施帷幄。于采桑坛外,四面开门,设皇后幄次于
坛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
其日,有司设褥位坛上,少东,东向。设内命妇位坛下东北,南向;设外命
妇位坛下东南,北向,俱异位重行西上。内外命妇,一品各二人;二品、三品各
一人。又设从采桑内命妇等位于外命妇之东,南向;用内命妇一员充诣蚕室,授
蚕母桑以食蚕。设从采桑外命妇等位于外命妇东,北向,俱异位重行西上。设执
皇后钩箱者位于内命妇之西,少南,西上。尚功执钩,司制执箱;内外命妇钩箱
者,各位于后,典制执钩,女史执箱。又于坛上设执皇后钩箱位于皇后采桑位之
北,稍东,南向,西上。
前出宫一日,兵部率其属陈小驾卤簿于宣德门外,太仆陈厌翟车东偏门内,
南向。其日未明,外命妇应采桑及从采桑者,先诣亲蚕所幕次,以俟起居,各令
其女侍者进钩箱,载至亲蚕所,授内谒者监以授执钩箱者。前一刻,内命妇各服
其服,内侍引内命妇妃嫔以下,俱诣殿庭起居讫,内侍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
办。皇后首饰、鞠衣,乘龙饰肩舆如常仪,障以行帷,出内东门至左升龙门。内
侍跪奏:“具官臣某言,请降肩舆升厌翟车。”讫,俯伏,兴,少退。御者执绥
升厌翟车,内侍诣车前奏,请车进发,出宣德东偏门,执事者进钩箱,载之车。
至亲蚕所殿门,降车,乘肩舆入殿后西阁门,侍卫如常仪。内侍先引内外命妇及
从采桑者俱就坛下位,诸执钩箱者各就位。内侍奏请中严;少顷,奏外办。皇后
首饰、鞠衣,乘肩舆,内侍前导至坛东门,华盖、仗卫止于门外,近侍者从之入。
内侍奏请降肩舆,至幄次内,下帘。又内侍至幄次,请行礼,导皇后诣坛,升自
南陛,东向立。执钩箱者自北陛以次升坛就位次,内侍引尚功诣采桑位前西向,
奉钩以进,皇后受钩采桑,司制奉箱进以受桑,皇后采桑三条,止,以钩授尚功,
尚功受钩,司制奉箱俱退,复位。
初,皇后采桑,典制各以钩授内外命妇,皇后采桑讫,内外命妇以次采桑,
女使执箱者受之,内外命妇一品各采五条,二品、三品各采九条,止,典制受钩,
与执箱者退,复位。内侍各引内外命妇退,复位。内侍诣皇后前,奏礼毕,退,
复位。内侍引皇后降自南陛,归幄次。少顷,奏请乘肩舆如初。内侍前导,皇后
归殿后阁,内侍奏解严。初,皇后降坛,内侍引内命妇诣蚕室,尚功帅执钩箱者
以次从至蚕室,尚功以桑授蚕母,蚕母受桑缕切之,授内命妇食蚕,洒一簿讫,
内侍引内外命妇各还次,皇后还宫。
宣和重定亲蚕礼,外命妇、宰执并一品夫人升坛侍立,余品列于坛下。六年
闰二月,皇后复行亲蚕之礼焉。绍兴七年,始以季春吉巳日享先蚕,视风师之仪。
乾道中,升为中祀。
告礼。古者,天子将出,类于上帝,命吏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
必告宗庙,历代因之。宋制:凡行幸及封泰山、祠后土、谒太清宫,皆亲告太庙。
三岁郊祀,每岁祈谷上帝,祀感生帝,雩祀,祭方丘,明堂、神州地只、圜丘,
并遣官告祖宗配侑之意。他大事:即位、改元、更御名、上尊号、尊太后、立皇
后太子、皇子生、籍田、亲征、纳降、献俘、朝陵、肆赦、河平及大丧、上谥、
山陵、园陵、祔庙、奉迁神主,皆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岳渎、山
川、宫观、在京十里内神祠。其仪用牺尊、笾、豆各一,实以酒、脯、醢。宫寺
以素馔、时果代,用祝币,行一献礼。若车驾出京,则有<车爰>祭,用羝羊一。所
过州郡桥梁、山川、帝王名臣陵庙去路十里内者,各令本州以香、酒、脯祭告。
建降元年,太祖平泽、潞,仍祭袄庙、泰山、城隍。征扬州、河东,并用此礼。
四年,修葺太庙,遣官奏告四室及祭本庙土神。凡修葺同。如迁神主,修毕奉安。
是岁十一月,诏以郊祀前一日,遣官奏告东岳、城隍、浚沟庙、五龙庙及子张、
子夏庙,他如仪。
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车驾北征。前一日,遣官祭告天地于圜丘,用特牲;
太庙、社稷用太牢;望祭岳渎、名山、大川于四郊,磔风于风伯坛,祀雨师于本
坛,祷马于马祖坛,祭蚩尤、祃牙于北郊,并用少牢;祭北方天王于北郊迎气坛,
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仍遣内侍一人监祭。咸平中北征,礼同。
八年,滑州合河口毕工,遣官告天地、岳渎,后天禧中,又遣谢玉清昭应景灵上
清太一宫、会灵祥源观及诸陵。雍熙四年,诏以亲耕籍田,遣官奏告外,又祭九
龙、黄沟、扁鹊、吴起、信陵、张耳、单雄信七庙,后又增祭德安公、岳台诸神
庙,为定式。
淳化三年十二月将郊,常奏告外,又告太社、太稷及文宣、武成等庙。景德
二年,契丹遣使修好,遣官奏告诸陵。四年二月次西京,遣告汾阴、中岳、太行、
河、洛、启母少姨庙,东还,奏告如常仪。大中祥符元年,天书降,及封禅,告
天地、宗庙、社稷及诸祠庙、宫观;其在外者,乘传以往。澶、郓、兖州、高阳
帝喾、帝尧,亦皆告之。四年,加五岳帝号,告天地、宗庙、社稷。五年,圣祖
降,告如封禅礼。六年,宫庭嘉禾生,遣官告庙及玉皇、圣祖天尊大帝。天禧元
年,奉迎太祖圣容赴西京,遣官奏告如常仪,及经由五里内并西京城内外神祠。
天圣七年,玉清昭应宫火,遣告诸陵。十年,大内火,遣告天地、庙社。明道二
年,诏以虫螣为沴,减尊号四字,告天地、宗庙。熙宁七年,南郊雅饰,奏告太
庙、后庙。八年,以韩琦配享,告英宗庙。元符三年四月朔,太阳亏,遣官告太
社。大观元年十二月,以恭受八宝,告天地、宗庙、社稷。政和二年冬至,受元
圭,礼同。三年二月,以太平告成,册告诸陵。四年二月,皇长子冠,告天地、
宗庙、社稷、诸陵。五年,建明堂,告如上礼,及宫观、岳渎。
高宗建炎已后,事有关于国体者皆告。绍兴九年,金人遣使议和割地;十一
年,诏撰讲和誓文;二十四年,进《徽宗御集》;二十六年,进《太后回銮事实》;
二十七年,进《玉牒仙源类谱》;明年,进《神宗宝训》,进祖宗《仙源积庆图》,
进《徽宗实录》,进《佑陵迎奉录》;三十一年,金人叛盟兴师;开禧二年,吴
曦伏诛;嘉定七年,进《高宗中兴经武要略》;十三年,进《宗藩庆系录》,刊
正《宪圣慈烈皇后圣德事迹》,进《光宗玉牒》;十四年,进《孝宗宝训》;十
五年,得玉玺;明年,上玉玺;端平元年,获完颜守绪函骨;淳佑五年,进《光
宗宁宗两朝宝训》、《经武要略》、《玉牒》、《日历》、《会要》;宝佑元年,
皇女延昌公主进封瑞国公主,又封升国;五年,进《中兴四朝史》;景定二年,
进《孝宗》、《光宗实录》,皇女周国公主下降;咸淳四年,安奉《宁宗理宗实
录》、《御集》、《会要》,《经武要略》:皆告天地、宗庙、社稷、欑陵。
其余即位、改元、受禅、册宝,皇子生、冠及巡幸、纳降、献俘之属,并仍旧制。
祈报。《周官》:“太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其福祥。”于是历代皆
有襘禜之事。宋因之,有祈、有报。祈,用酒、脯、醢,郊庙、社稷,或用少
牢;其报如常祀。或亲祷诸寺观,或再幸,或彻乐、减膳、进蔬馔,或分遣官告
天地、太庙、社稷、岳镇、海渎,或望祭于南北郊,或五龙堂、城隍庙、九龙堂、
浚沟庙,诸祠如子张、子夏、信陵君、段干木、扁鹊、张仪、吴起、单雄信等庙
亦祀之。或启建道场于诸寺观,或遣内臣分诣州郡,如河中之后土庙、太宁宫,
毫之太清、明道宫,兖之会真景灵宫、太极观,凤翔之太平宫,舒州之灵仙观,
江州之太平观,泗州之延祥观,皆函香奉祝,驿往祷之。凡旱、蝗、水潦、无雪,
皆禜祷焉。
咸平二年旱,诏有司祠雷师、雨师。内出李邕《祈雨法》:以甲、乙日择东
方地作坛,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餈饵,
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雨足,送龙水中。余四方皆如之,
饰以方色。大凡日干及建坛取土之里数,器之大小及龙之修广,皆以五行成数焉。
诏颁诸路。
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法:择潭洞或湫泺林
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守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
筑方坛三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张画
龙。其图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
波,有龟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盘中,
柳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大中祥符二年旱,遣司
天少监史序祀玄冥五星于北郊,除地为坛,望告。已而雨足,遣官报谢及社稷。
初,学士院不设配位,及是问礼官,言:“祭必有配,报如常祀。当设配坐。”
又诸神祠、天齐、五龙用牛祠,祆祠、城隍用羊一,八笾,八豆。旧制,不祈四
海。帝曰:“百谷之长,润泽及物,安可阙礼?”特命祭之。
天禧四年四月,大风飞沙折木,昼晦数刻,命中使诣宫观,建醮禳之。天圣
三年九月,帝宣谕:“近内臣南中勾当回,言诸处名山洞府,投送金龙玉简,开
启道场,颇有烦扰。速令分祈,投龙处不得开建道场。”康定二年三月,以黄河
水势甚浅,致分流入汴未能通济,遣祭河渎及灵津庙。又澶州曹村埽方开减水直
河,而水自流通,遣使祭谢,后修塞,礼同。治平四年十二月,诏以来岁正旦日
食,命翰林学士承旨王珪祭社。
熙宁元年正月,帝亲幸寺观祈雨,仍令在京差官分祷,各就本司先致斋三日,
然后行事。诸路择端诚修洁之士,分祷海镇、岳渎、名山、大川,洁斋行事,毋
得出谒宴饮、贾贩及诸烦扰,令监司察访以闻。诸路神祠、灵迹、寺观,虽不系
祀典,祈求有应者,并委州县差官洁斋致祷。已而雨足,复幸西太一宫报谢。九
年十二月,以安南行营将士疾病者众,遣同知太常礼仪院王存诣南岳虔洁致祷,
仍建祈福道场一月。又以西江运粮获应,命本州长吏往祭龙祠。十年四月,以夏
旱,内出《蜥蜴祈雨法》:捕蜥蜴数十纳瓮中,渍之以杂木叶,择童男十三岁下、
十岁上者二十八人,分两番,衣青衣,以青饰面及手足,人持柳枝沾水散洒,昼
夜环绕,诵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
元丰元年十月,太皇太后违豫,命辅臣以下分祷天地、宗庙、社稷,及都内
诸神祠。又作祈福道场于寺观及五岳、四渎凡灵迹所在。八年,帝疾,分祷亦如
之。又以京城火灾,建醮于集禧观,且为民祈福。元佑元年十二月,以华州郑县
山摧,命太常博士颜复往祭西岳。七年,诏:“太皇太后本命岁,正月一日,京
师及天下州军,各斋僧尼、道士、女冠一日,在京宫观、寺院,开建道场七昼夜,
内外狱囚并设食三日。”八年,太皇太后违豫,祈祷如元丰,仍致祷诸陵。又令
南京等处长吏,诣祖宗神御所在建置道场。绍兴二年三月苦雨,命往天竺山祈晴,
即日雨止。四年,知枢密院张浚言:“四川自七月以来霖雨、地震,乞制祝文,
名山大川祈祷。”上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兵久在蜀,调发供馈,民怨所
致。当修德以应之,又可祷乎?”
七年正月一日,诏:“朕痛两宫北狩,道君皇帝春秋益高,念无以见勤诚之
意,可遣官往建康府元符万岁宫修建祈福道场三昼夜,务令严洁,庶称朕心。”
又谓辅臣曰:“宣和皇后春秋浸高,朕朝夕思之,不遑安处。已遣人于三茅山设
黄箓醮,仰祝圣寿。”是岁七月,张浚等言:“雨泽稍愆,乞祷。”上曰:“朕
患不知四方水旱之实,宫中种稻两区,其一地下,其一地高,高者其苗有槁意矣,
须精加祈祷,以救旱
。”八年,宰臣奏积雨伤蚕,上曰:“朕宫中自蚕一薄,
欲知农桑之候,久雨叶湿,岂不有损?”乃命往天竺祈晴。
三十二年,太常少卿王普言:“逆亮诛夷,虏骑遁去,两淮无警,旧疆浸归。
兹者回銮临安,当行报谢之礼。”从之。嘉定八年八月,蝗,祷于霍山。九年六
月蝗,祷群祀。淳佑七年六月大旱,命待从祷于天竺观音及霍山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