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
书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纪昀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总集类存目四
△《萧氏世集》·(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萧伯升编。伯升字孟昉,泰和人。是集皆录其先世诗文,曰《正固先生
集》,诗文各一卷,萧岐撰。岐字尚仁,洪武初以贤良徵,授潭府左长史,改平
凉训导。自颜其斋曰“正固”。一曰《坦行自志》,岐子遵撰。遵字用道,号坦
行,以明经荐,授靖江王府长史。永乐间谪宣府鹞儿岭巡检,有《仕学斋集》,
散佚不存。独存其自志所载陈靖江王八启及《四门箴》一篇,曰《雪崖诗集》,
萧晅撰。晅字仰善,号雪崖。宣德丁未进士,官南京礼部尚书。前有伯升自
序,称与吏部郎中萧士玮《春浮园集》并士玮弟士琦《陶庵杂记》、《牍隽》诸
书同时合刻,为《萧氏世集》。今士玮、士琦之书各有别本,而此帙之内均不载。
未知何故也。
△《太仓十子诗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伟业编。伟业有《绥寇纪略》,已着录。是书采其同里能诗者得十人,
人各一集。首周肇《东冈集》,次王揆《芝廛集》,次许旭《秋水集》,次黄与
坚《忍庵集》,次王撰《三馀集》,次王昊《硕园集》,次王拚《健庵集》,次
王曜升《东皋集》,次顾湄《水乡集》,次王摅《步蟾集》。皆其同时之人,前
有伟业序,盖犹明季诗社馀风也。伟业本工诗,故其所别裁,犹不至如他家之冗滥,
特风格如出一手,不免域於流派,是亦宗一先生之故耳。
△《乐府英华》·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有孝编。有孝字茂伦,吴江人。自序称自汉迄唐乐府有数十家,而最
着者郭茂倩之《乐苑》(案郭茂倩书名《乐府诗集》,不名《乐苑》。名《乐苑》
者乃梅鼎祚书)、左克明之《乐府》、吴兢之《乐录》(案吴兢书名《乐府古题
要解》,不名《乐录》)、郄昂之《题解》、沈建之《广题》、徐献忠之《乐府》,
各有意见,因取而参定之。然所分各类,亦多踵茂倩旧目,於体制无所考订。惟
每章下略加注释,而附以评语。盖其例主於选诗,与吴、郭诸家用意各不同也。
△《同人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冒襄编。襄字辟疆,如皋人。自号巢民。所居有朴巢、水绘园、深翠山
房诸胜。晚年却扫家居,与友朋觞咏,辑其酬答诗文都为一集,凡十二卷。盖仿
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而作。然阿瑛但文酒之欢,此并其寿序之类亦皆载入。
故繁富胜之,而精美则不及焉。
△《唐宫闺诗》·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费密编。密有《燕峰文抄》,已着录。是编录唐代女子之作,颇有别裁,
然皆习见。
△《牍隽》·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萧士琦撰。士琦字季公,泰和人,前明贡生。是编选自汉至宋尺牍,分
三十二门。卷首有其子伯升所记缘起,大旨主於清省。故所录往往摘一二语,非
其全文。又如“龚使者告隗炤妻”一条,原非尺牍,而亦载之,殊不可解也。
△《斯文正统》·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刁包编。包有《易酌》,已着录。是编所录历代理学诸儒之文凡二百一
十有六篇。其凡例称专以品行为主,若言是人非,虽绝技无取。盖本真德秀《文
章正宗》之例,持论可云严正。然三代以前,文皆载道。三代以后,流派渐分。
犹之衣资布帛,不能废五采之华;食主菽粟,不能废八珍之味。必欲一扫而空之,
於理甚正,而於事必不能行。即如《文章正宗》,行世已久,究不能尽废诸集,
其势然也。至苏轼《大悲阁四大菩萨》诸记,因题制文,原非讲学。言各有当,
义岂一端?而包於欧阳修本论评语中极词诋斥,然则真德秀《西山集》中为二氏
而作者不知凡几,包既讲学,不应不见是集,何以置之不言。岂非以苏氏为程子
之敌,真氏则朱子之徒乎?恐未足服轼之心也。
△《乐府广序》·三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国朝朱嘉徵编。嘉徵字岷左,别号止谿圃人,海宁人。前明崇祯壬午举人,
入国朝官徽州府推官。此编取汉、魏乐府及诗分为三集。以相和、吟叹、平调、
清调、瑟调、楚调、大曲、杂曲之类为风,以鼓吹、横吹之类为雅,以雅舞、杂
舞之类为变雅,以郊祀乐章为颂,而别附以歌诗、琴曲。又仿《诗序》之例,每
篇各为小序以明其意。盖刻意续经,惟恐一毫之不似。然三代乐制,至汉尽亡。
乐府之於三百篇,犹阡陌之於井田,郡县之於封建也。端绪亦有时相属,而不相
属者十之九。嘉徵必摹拟刻画,一一以风、雅、颂分配之,牵强支离,固其所矣。
△《三苏谈》·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高阜撰。阜字康生,号萝栖,祥符人。所录凡苏洵文二卷,苏轼文六卷,
苏辙文二卷。每篇为之反覆详论,故名曰《三苏谈》。其言澜翻不竭,亦足以自
畅其说。然必谓三苏本旨如是,则不尽然也。
△《柳洲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增新等编。增新字子更,嘉善人。柳洲在嘉善熙宁门外。顺治初,增
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诗社相倡和,称“柳洲八子”。其后攀附者日众,因遴次所
作录为一编,共七十馀人。其诗体格相似,大抵五言多宗选体,七言悉学唐音。
盖犹明季几社馀派也。
△《江左十五子诗选》·十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宋荦编。荦有《沧浪小志》,已着录。是编乃荦为苏州巡抚时,甄拔境
内能文之士王式丹等十五人,各选诗一卷刻之。考自古类举数人,共为标目,四
八之所载,其来久矣。然文士则无是名也。文士之有是名,实胚胎於建安之七子。
历代沿波,至明代而前后七子、广续五子之类,或分垒交攻,或置棋不定,而泛滥
斯极。往往以声气之标榜,酿为朋党之倾轧,覆辙可历历数也。荦与王士祯并以
文章宿老,领袖诗坛。士祯既以同时之人为《十子诗选》,荦亦以所拔之士编为
此集。虽奖成后进,原不失为君子之用心,究未免前明诗社之习也。夫诸人诗傥
不佳,裒刻何益?其诗果佳,则人人各足以自传,又何必藉此品题乎。
△《溯洄集》·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着录。裔介尝选国初诗为《观始集》,
今未见传本。是编乃所选康熙中诗,以续前集者也。意求备一时之人,故限於卷
帙,不能备一人之诗,大抵一人三数首而已。惟每体之末,必附以己作,所收较
他人为夥。则似不若待诸他人之论定焉。
△《高言集》·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田茂遇、董俞同编。茂遇字佛渊,顺治戊子举人。俞字苍水,终於布衣。
皆华亭人。是书题曰《十五国风高言集》,而别标一闽字为子目。据其凡例,乃
以一省之诗为一集。此乃十五集中之一也。
△《古文辑略》·(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本荣编。本荣有《奏议稽询》,已着录。是书文以体分,各体前俱引
文体明辨一条,大概因是书而广之。然所分子目,冗琐特甚,舛误尤多。汉文帝
《贤良文学策问》、武帝《贤良策问》之类亦往往一文而两载,皆失详检。“铁
券文类”止载《唐德宗赐王武俊》一篇,“谕祭文类”止载隋文帝《祭薛濬》一
篇之类,亦殊挂漏。至所载之文,每篇删削,尤不免失其本未。
△《临川文献》·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胡亦堂编。亦堂字二齐,慈谿人。顺治辛卯举人。官临川县知县,后行
取主事。是编选临川一县之文。宋晏殊、晏几道、王安石三人,明章衮、陈九川、
帅机、汤显祖、邱兆麟、章世纯、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揭重熙十人,国朝
游东昇、傅占衡二人。皆有集行世者。每集各为小序,书中仍各标本集之名,略
如张溥《百三家集》例。但溥书全录其集,此则多所删削耳。
△《诗原》·二十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顾大申撰。大申有《堪斋诗存》,已着录。是编以诗教起於三百。降而
屈、宋,则有王逸之章句;汉、魏、六朝,则有昭明之《文选》;三唐之诗,则
以明李攀龙之《诗选》为能存唐声。於是总辑诸家,裒为五集:一集曰《毛诗》
四卷,附以子夏之序;二集曰《楚词》五卷,述王逸之《章句》;三集曰《选诗》
五卷;四集曰《选赋》四卷,录《昭明》之所选;五集曰《唐诗》七卷,录攀龙
之所选。音释撰次,命曰《诗原》。每集皆有自序,夫三百篇列为《六经》。岂
容以后人总集僣续其后?王逸、萧统已病不伦,乃更益以李攀龙,不亦异乎?
△《滕王阁集》·十三卷、《滕王阁续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蔡士英编。士英字伯彦,奉天人,官漕运总督。顺治十四年,士英巡抚
江西,葺滕王阁。因集自唐至明登临记胜之作,分类诠次为十三卷。又徵近人诗
文为二巨册,但分体而不分卷。盖欲附入前集各体后也。陈维崧《迦陵集》有
《滕王阁赋》,绝工丽,非诸人所及。然是集不载。或刊版时尚未得其稿欤?
△《宋金元诗永》·二十卷、《补遗》·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吴绮选。绮有《岭南风物记》,已着录。是编选宋、金、元诗合为一集,
首有康熙戊午绮自序。其凡例谓“所选诸篇,品骨气味,规矩方圆,要不与李唐
丰格致有天渊之别”云云。故颇能刊除宋人生硬之病,与元人缛媚之失。然一朝
之诗,各有体裁;一家之诗,各有面目。江淹所谓楚谣汉风既非一骨,魏制晋造
固已二体。蛾眉讵同貌而俱动於魂,芳草宁共气而皆悦於魄者也。必以唐法律宋、
金、元,而宋、金、元之本真隐矣。即如唐人之诗,又岂可以汉、魏六朝绳之,
汉、魏、六朝又岂可以风骚绳之哉?是集之所以隘。
△《澄远堂三世诗存》·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绳远编。绳远有《姓氏谱》,已着录。是集合刻其曾祖应徵、祖士标、
父寅之诗。应徵字伯远,万历癸酉举人,官临安县教谕,迁国子监博士。所着曰
《藿园诗存》,凡六卷。士标字窿庵,官山东宁海同知。所着曰《苍雪斋诗存》,
凡一卷。寅字寅生,县学生。所着曰《视彼亭诗存》,凡一卷。应徵诗有《青莲
馆》、《汗漫游蓟易寓言》、《苕溪漫草》、《两都社草》、《河梁编》、《两
目纪游》、《偶寄轩稿》诸编。兹集总题《藿园诗存》,盖绳远汇为一集也。朱
彝尊《静志居诗话》谓弇州标榜前后五子而外,广为四十子,若似乎此外无遗贤
矣。说诗者遇隆、万朝士或置不观,不知隆、万诸人已力挽叫嚣之习,归於平淡,
而定陵初年,人皆修辞琢句,出入风雅之林。若李伯远、郑允升、归季思、区用
孺辈,尤卓然名家,未见万历初之不及嘉靖季也。今观《藿园》一集,诚戛戛独
造,亦能自立门径者。其子孙则沿波而讨奇耳。
△《古诗选》·三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编。士祯有《古欢录》,已着录。此编凡五言诗十七卷,七言诗
十五卷。五言自汉、魏、六朝以下,唐代惟载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
柳宗元五人。七言古逸一卷,汉、魏、六朝一卷,唐则李峤、宋之问、张说、王
翰四人为一卷,王维、李颀、高适、岑参、李白为一卷。而王昌龄、崔颢二人则
称附录。五卷以下则唐杜甫、韩愈,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晁说之、
晁补之、陆游,金元好问,元虞集、吴莱十三人之诗。而李商隐、苏辙、刘迎、
刘因四人称附录。夫五言肇於汉氏,历代沿流,晋、宋、齐、梁业已递变其体格。
何以武德之后,不容其音响少殊。使生於隋者,如侯夫人《怨词》之类,以正调
而得存。生於唐者,如杜甫之流,亦以变声而见废。且王粲《七哀》,何异杜甫
之《三别》?乃以生有先后,使诗有去留。揆以公心,亦何异李攀龙唐无五言古
诗而有其古诗之说乎?至七言歌行,惟鲍照先为别调。其馀六朝诸作大抵皆转韵
抑扬。故初唐诸人多转韵,而李白以下始遥追鲍照之体。终唐之世,两派并行。
今初唐所录寥寥数章,亦未免拘於一格。盖一家之书,不足以尽古今之变也。至
於越人歌惟存二句之类,则校刊者之疏,或以是而议士祯,则过矣。
△《十种唐诗选》·十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编。取唐人总集八家及摘宋姚铉《唐文粹》所载诸诗,各为删汰。
凡《河岳英灵集》一卷,《中兴间气集》一卷,《国秀集》一卷,《箧中集》一
卷,《搜玉集》一卷,《御览集》一卷,《极玄集》一卷,《又玄集》一卷,
《才调集》三卷,《唐文粹》六卷。附以士祯所选《唐贤三昧集》,共为十种。
其去取一以神韵为宗,犹其本法。惟《才调集》、《唐文粹》删汰未精,门径丛
杂,而《文粹》尤甚。如卢仝《月蚀》诗、陆龟蒙《江湖散人歌》,皆不能谓之
盛唐格也。又韦庄《又玄集》,原书已佚,今所传者乃赝本。冯氏《才调集》凡
例言之,而士祯仍为选录,亦失别裁。其《三昧集》一种,乃其生平宗旨所在,
去取较为精密。世多摘出别行,今亦别着於录。又士祯《居易录》曰:“近日金
陵有刻《唐诗十集》者,谓为予所订。或作序假予言曰:‘余奉此为金科玉律,
年来於此道稍有会心者,得力於是书良多’云云。及访是书阅之,乃标华亭唐汝
询仲言名。大旨在通高漫士、李沧溟、锺退谷三选之邮,而以汝询诗解附之,强
分甲乙丙丁等目,浅陋割裂,可一笑也。”然则是书未出以前,先有伪本矣。今
伪本已不传,盖辨之早也。
△《载书图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编。康熙辛巳,士祯官刑部尚书时,乞假旋里,改窆其亲,载书
数车以归。其门人扬州禹之鼎绘为是图。一时多为题咏,士祯汇以成编。图后首
载奏疏二篇,次序二篇,次题图诗八十六首,皆其门人所作。而附其侄启《座送
还京》诗一首。次赠行二十四首,皆朝臣之作。而附侍讲尤侗《寄怀诗》一首,
次《赐沐起程》一篇。而附朱彝尊《池北书库记》一篇,则以载书及之也。
△《樵川二家诗》·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霞编。案《浙江通志》载:“朱霞,建德人,顺治乙未进士。”未知
即此人否也。樵川为今邵武县。二家者,宋严羽,元黄镇成也。羽有《沧浪集》,
镇成有《秋声集》,皆已着录。是本每集分为二卷,诸杂体为一卷,五七言近体
为一卷。而附《沧浪诗话》于其后焉。
△《宋四名家诗》·(无卷数,内府藏本)
国朝周之鳞、柴升同编。之鳞字雪苍,海宁人。升字锦川,仁和人。是编选
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之诗,分体排次。《东坡集》选六百首,《山谷集》
选三百首,《石湖集》选四百首,《剑南集》选九百首。较吴之振《宋诗钞》所
录较多,而去取未能悉当也。
△《杨氏五家文钞》·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长世及其从子以睿、以俨,从孙兆凤、兆年合刻稿也。长世字延会,
瑞金人。官兴安县训导,着《影居文钞》一卷。以睿字维明。邑诸生,着《汲亭
文钞》一卷、《诗钞》二卷,以俨字维庄,贡生,着《强恕斋文钞》四卷。兆凤
字尔翔,官上饶县训导。着《寓鸿亭文钞》二卷。兆年字尔逢,官宜黄县训导,
着《栩栩园文钞》二卷。以睿《汲亭稿》中有诗二卷,而总题曰《文钞》,用
《文选》例也。
△《翠楼集》·三卷(内府藏本)
国朝刘之份编。之份字平胜,里籍未详。是集选明代闺合之诗,分初集、二
集、新集,集各一卷。其族里别编於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尝讥其真赝交错
云。
△《诗苑天声》·二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良撰。良字眉生,徽州人。是集选自汉至明之诗为五类:曰乐章、曰
应制、曰应试、曰朝堂、曰馆课,各冠以小引。所选皆铺张富丽之作,由其体宗
台阁故也。然精觕互呈,颇为淆杂。而卷首列参订姓氏凡五百九人,亦断无是
事也。
△《练音集补》·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王辅铭编。辅铭字翊思,嘉定人。初,明翠校尝以嘉定代有作者,而诗
篇多散逸,因采宋天圣以后迄於宏治合为一集。其第一卷为宦志,皆官於嘉定者
所作。中四卷则邑人之诗。第六卷为附卷,则流寓游览诸人。第七卷为外卷,则
释道之作也。其后版毁於倭,仅存钞本。辅铭以其尚有遗阙,因搜采厘订,补入
三十四人。其原有姓氏而诗什未备,更加补辑者,又二十六人。原本每人各着出
处本末,辅铭间采他书附之。如杨之彝尝为都统制官,非真释子,校误载入方外
中,亦为驳正。其曰练音者,因嘉定本古之练祁市也。
△《国朝练音集》·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王辅铭编。辅铭既辑补翟校《练音集》,复采本朝诗人之作,编为此集。
所收自官师至方外共三百人。其体例略仿翟校原本,惟闺秀一类为辅铭所增。至
校凡例,其人尚存者不录,深合古法。而辅铭此集,第一卷所载见存者至三十六
人,并及其子所作。亦视校原本较为泛滥矣。
△《姑苏杨柳枝词》·一卷(内府藏本)
国朝汪琬编。琬有《尧峰文钞》,已着录。初,琬自翰林告归,居尧峰别业。
偶仿白乐天作《姑苏杨柳枝词》十八章,一时东南文士多相属和。琬乃手自选定,
得一百十二家,一百九十七首。令周枝楙排次成帙,而周靖为之笺注。刊本题为
枝楙所辑,非其实也。今仍题琬名焉。
△《金华文略》·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王崇炳编。崇炳有《金华徵献略》,已着录。是编录金华一郡之文。始
自汉尚书杨乔,迄於国朝徐腾,共一百一十七人,而崇炳之文亦自录焉。凡例称
取《金华文徵》十之五,《金华文统》十之二,而益以他书十之三。又称《文统》
之例凡论及兵机政术及为释氏而作者不录。是选汉文不及长沙家令,选宋文不及
苏学士矣。故惟侧词艳语在所禁绝,他则悉凭文章,不区疆域云。
△《尺牍新语》·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徐士俊、汪淇同编。士俊字野君,淇字瞻漪,并钱塘人。是编刻於康熙
癸卯,采明末国初诸家尺牍,分二十四门,名有评语。大抵不出万历以来纤仄之
派。
△《说唐诗》·二十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徐增撰。增字子能,长洲人。所录唐诗三百馀首,一一推阐其作意。其
说悠谬支离,皆不可训。至於分解之说,始於乐府。如《陌上桑》等篇,所注一
解、二解、三解字,尚不拘句数。晋、魏所歌古辞,如《白头吟》、《塘上行》
等篇,乃注四句为一解。所谓古歌以四句为一解,伧歌以一句为一解是也。然所
说乃歌之节奏,非诗之格律。增与金人瑞游,取其《唐才子书》之说,以分解之
说施於律诗。穿凿附会,尤失古人之意。
△《百名家诗选》·八十九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魏宪编。宪字惟度,福清人。杭世骏《榕城诗话》载所着有《枕江楼集》,
今未见其本。世骏称其同友《宿白云洞》诗一首,则浮声也。宪以曹学佺有《十
二代诗选》,止於天启,因选是集以补之。自天启甲子以后,康熙壬子以前,由
缙绅迄方外,共得百人,人各立一小引,并列字号籍贯於前。其诗或以体序,或
以类序,或以时与地序,各从原本。其登选则以得诗之先后为次,不拘行辈,而
宪诗亦附於后焉。今观所选诸人,大抵皆声气标榜之习。至叶方蔼以下十人,未
得其诗而先列其目。益见其不为论诗作矣。
△《皇清诗选》·三十卷(内府藏本)
国朝孙鋐编。鋐字思九,江南华亭人。其书采国初诸诗,分体编录。其
凡例有曰:“论诗者必规摹初、盛,诚类优孟衣冠。然使挟其佻巧之姿,曼音促
节,以为得中、晚之秘,则风斯下矣。”又曰:“数年以来,又家眉山而户剑南
矣。在彼天真烂漫,畦径都绝,此诚诗家上乘。倘不衫不履,面目颓唐;或大袖
方袍,迂阔可厌。辄欲夺宋人之席,几何不见绝於七子耶?”其持论未为不当。
然其所选,则皆为交游声气之地,非有所别裁也。
△《国雅初集》·(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陈允衡编。允衡有《古人几部》,已着录。是编选国初人诗。体例一仿
明顾起纶之旧,故亦以国雅为名。自魏裔介以下凡五十馀家。
△《宋诗删》·二十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顾贞观编。贞观字华封,无锡人。由监生考授秘书院中书,后中康熙丙
午举人,迁国史院典籍。是编蒐采宋代之诗,分体纂集。自谓宽於正变,而严於
雅俗。删繁就简,得诗二千五百有奇。然采摭既富,颇不能自守其例。
△《历朝赋格》·十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陆葇编。葇字义山,平湖人。康熙丁未进士,授内阁典籍。己未召试博
学宏词,改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编汇选历代之赋,分为
三格:曰文赋,曰骚赋,曰骈赋。於三格之中,又各分为五类:曰天文,曰地理,
曰人事,曰帝治,曰物类。起自荀卿、宋玉,下迄元、明。每格前有小引,皆其
婿沈季友所作。骚赋之引则为骚赋一篇,骈赋之引则为骈赋一篇,殊为纤仄,古
无是例也。
△《续垂棘编·三集》十卷、《四集》·九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鄗鼎编。鄗鼎有《理学备考》,已着录。初,鄗鼎父芸茂,当
明末年,尝选辑山西之文二十卷,题曰《晋国垂棘》。鄗鼎复取其乡近人之文,
依例汇辑成帙,谓之《续垂棘编》。前后共为四集。兹仅其三、四两集,非全本
也。三集所录凡五十二人,四集所录凡四十七人。然多有人已前见而文属补录者,
又有一集之中而一人之文前后分见者。盖随选随刊,故漫无体例如是耳。
△《传是楼宋人小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着编辑者名氏。卷尾有嘉定戴范云跋语云,是昆山徐氏所辑,故仍题之曰
《传是楼宋人小集》,然则徐乾学家本也。所录凡二十二家,一廉村薛嵎仲《止
云泉诗》,一剡溪姚镛《希声雪蓬稿》,一长沙刘翰《武子小山》集,一大梁张
良臣《武子雪窗小集》,一笠泽叶茵景《文顺适堂吟稿》前集及续集,一沧州高
九万《菊磵小集》及续编,一钱塘俞桂曦《郄渔溪诗稿》及《渔溪乙稿》,一
壶山许棐忱父《梅屋诗稿》及《融春小缀》、《梅屋杂着》、《梅屋》第三稿、
第四稿,一山阴葛天民《无怀小集》,一邘州张蕴仁《溥斗野稿支卷》,一南
丰石门黄大受《德容露香拾稿》,一阳谷周文璞《晋仙方泉先生诗集》,一钱塘
陈起宗之《芸居乙稿》,一龙泉沈说《惟肖庸斋小集》,一金华王同祖《与之学
诗初稿》,一钱塘何应龙《子翔橘潭诗稿》,一浮玉施枢《芸隐倦游稿》及《芸
隐横舟稿》,一临川危稹《逢吉巽斋小集》,一螺川罗与之《与甫雪坡小稿》,
一霅川吴仲孚《菊潭诗集》,一建州张至龙《季灵雪林删馀集》,一唐栖释永颐
《山老云泉诗集》。皆吴之振宋诗钞所未收。然陈起《江湖小集》中则皆已收录,
所遗者惟释永颐一人耳。
△《榕村讲授》·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李光地编。光地有《周易观彖》,已着录。是书凡分三编。上编载周、
张、二程、朱子所着,中编为董仲舒、扬雄、王通、韩愈及邵子、胡宏所着,下
编则贾谊、匡衡、刘向、谷永、刘歆、班固、诸葛亮、欧阳修、宋祁及王安石、
曾巩、陆九渊、真德秀所着。多取其足发圣贤之理者,大抵皆儒者之言。其扬雄、
谷永、刘歆诸人,则不以人废之义也。光地自序:“举成、弘之文章以勖人,举
王鏊会试墨卷以韩愈成句对论语者为法,而以读杂书异说为深戒。”盖即科举之
文以诱掖初学之书也。
△《古文精藻》·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李光地编。光地为兵部侍郎时,提督顺天学政。选录此集,以诲乡曲诸
生,不求尽古文之变也。
△《群雅集》·十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李振裕编。振裕有《白石山房稿》,已着录。是编乃其督学江南时,选
录诸生诗赋杂文,汇刻成集,凡十二卷,而目录则作四卷。盖卷一中分四子卷,
卷二分二子卷,卷三、卷四又各分三子卷。由於随时续镌,故辗转增益。其编次
漫无体例,亦由於是也。
△《瑞竹亭合稿》·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愈扩及其弟王愈融撰。愈扩字若先,泰和人,康熙庚戌进士。愈融字
侣新,终於诸生。兄弟俱从魏禧游。愈扩文长於论古,颇能曲折如意。盖其师授
如是也。愈融笔力稍弱,风骨尚未老成,较亚於其兄。是集初刻毁於兵。后愈融
子元坤得旧本於建昌布衣梁份所,又手录而重刊之。
△《姚江逸诗》·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宗羲编。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着录。是编皆录馀姚一邑之诗。
自南齐迄明,以时代为叙。其方外、闺秀、仙鬼则总汇於末卷。每人各为小传,
颇足以补史事之阙。然第十五卷《韩应龙传》末云:“梨洲先生选逸诗,广极搜
辑,不解何故遗此。”则此卷为后人所续无疑。非宗羲之原书,不知何以混而一
之。又刘妙容事出於吴均《续齐谐记》,其人乃吴令刘惠明之女,没后魂见,是
鬼非神,题曰神女,已大谬。又王敬伯虽馀姚人,而女则不知何方之产,所遇之
地又在吴中,引而入之姚江,尤为无理。亦必非宗羲之旧也。
△《明文授读》·六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宗羲编。初,宗羲辑有明一代之文为《文案》,后得昆山徐氏传是楼
藏书,益以所未见文集三百馀种,增为《文海》。后其子百家以《文海》卷帙浩
繁,请宗羲选其尤者为此编。其序则仍《文海》之旧,盖其门人宁波张锡琨移冠
此集。以见去取宗旨云。
△《洛如诗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彝尊选录,陆奎勋编次。彝尊有《经义考》,奎勋有《陆堂易学》,
皆已着录。此集皆康熙丁亥平湖人社集之作。据《奎勋诗集》,载洛如之唱起丙
戌三月,至丁亥而中间。诗什则奎勋集中编次,颇有前后不同,未详其故。其以
洛如名者,洛如,花名,干如竹,实似荚,郡有文士则生也。
△《汉诗音注》·五卷、《汉诗评》·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因笃撰。因笃有《受祺堂集》,已着录。是编评点汉诗,兼注音韵。
一卷至五卷题曰“汉诗音注”,六卷至十卷题曰“汉诗评”,一书而中分二名。
又前五卷之评夹注句下,后五卷之评大书诗后,体例亦迥不同,不知其何所取也。
顾炎武有《与因笃书》,极论古今音韵,刻於所撰《音学五书》前,盖以因笃为
知古音者。然声音文字,与世转移,三代有三代之音。秦、汉有秦汉之音,晋、
宋有晋、宋之音,齐、梁有齐、梁之音,自唐以后,有唐以后之音。犹之籀变而
篆,篆变而隶,隶变而行。因革损益,辗转渐移,不全异亦不全同,不能拘以一
律。自吴棫举六朝以上概曰古音,於是或执后以搀前,其失也杂。或执前以绳
后,其失也拘。如朱虚侯《歌疏》与之韵,证之史游《急就篇》亦然;梁鸿适
《吴诗隅》与流、浮、休韵,证以《日出南东隅行》亦然;燕剌王《歌鸣》与人
韵,证以崔骃安《封侯诗》亦然。知汉人有汉人之韵,下不可律以今,上亦不可
律以古。因笃概以三百篇之韵断其出入,未免胶柱之见。至其所评,亦罕精鉴。
如谓司马迁尊项羽为本纪,冠之《汉书》,为千古具眼之类,犹隆、万后人好为
高论习气也。
△《诗观》·十四卷、《别集》·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邓汉仪编。汉仪字孝威,泰州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以年老授中
书舍人。是编皆选辑国初诸人之作,别集则闺阁诗也。
△《朱子论定文钞》·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震方编。震方有《读书正音》,已着录。是编取经传子史以至唐、宋
诸家之文曾经朱子论定者,摘录成编。皆先列朱子之论,而以其文列於后。然编
次过於求全,有因一字而录一篇者。如因辨一“腊”字,遂录“晋假道於虞”全
传。“公矢鱼於棠”自是春秋经文,朱子惟辨一“矢”字,与传无关,而亦全录
公子彄谏词。如是者不一而足,盖明末国初王学渐厌,又折而宗朱。风气所趋,
事事借朱子以为重。遂不免牵连阑入,取盈卷帙耳。
△《凤池集》·(无卷数,内府藏本)
国朝沈玉亮、吴陈琬同编。玉亮字瑶岑,武康人。陈琬有《春秋三传同异考》,
已着录。是编刻於康熙乙酉,裒国朝应制之诗,分体编辑,无所诠择。末附杂剧
一折,则自古所无之创例也。
△《续三体唐诗》·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高士奇编。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着录。士奇尝校注周弼三体唐
诗,因复辑此编。弼书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为三体。故此以五言古
诗、七言古诗、五言排律为续三体,以补其阙。惟弼书每体分数格,而此书则每
体以人为序,各有小传、诗话,为例小异耳。独是士奇既以弼书为未备,则当补
完诸体,乃亦袭三体之目,仍不录五言绝句,将谓非诗之一体乎?
△《唐诗掞藻》·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高士奇编。是书仿《文选》、《文苑英华》之例,分类选录。凡三十二
门,皆馆阁之体,故名曰“掞藻”。
△《楚风补》·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廖元度编。元度字大隐,长沙人。是书成於康熙甲子、丙子之间。乾隆
丙寅,长沙府知府吕肃高重为删定刻之。然意主夸多,冗杂特甚,又疏於考证,
舛漏尤多。如神农因茶山之葬,而收其《蜡词》;虞舜因苍梧之巡,而收其《南
风》诗。甚以楚为高阳之苗裔,而收其《丹书》。假借牵附,不一而足。而罗含
《湘中记》所载禹《玉牒词》,见《后汉书·郡国志》注者,乃遗而不载。沈诸
梁、石乞诸口语靡不滥入,而楚词乃删削不完。至戴凯之《竹谱》之类,本非诗
篇,汉高帝《鸿鹄歌》之类,无与楚事,亦牵率并登,殆不可解。又如刘跛子乃
北宋人,而列於六朝之际;严羽乃昭武人,而引於三湘之间。盖州县志书,率多
附会先贤,借为光耀。而元度乃据志书以为之,宜其至於如是也。
△《四家诗钞》·二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企埥编。企埥字苾远,雄县人。康熙乙丑进士,官至江西巡抚。
四家者,清苑郭棻、钜鹿杨思圣、任邱庞垲、文安纪炅也。所录棻《学源堂集》
凡六卷、思圣《旦亭集》凡八卷,垲《丛碧山房集》凡六卷,《炅桂山堂集》凡
八卷。每集各为之序。棻及垲、炅皆有集,已着于录。惟思圣集今未见,独见于
此编耳。
△《濂洛风雅》·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着录。是编辑周子、二程子、邵子、
张子、游酢、尹焞、杨时、罗见素、李侗、朱子、张栻、真德秀、许衡、薛瑄、
胡居仁、罗洪先十七家之诗。乃其官福建巡抚时所刊。案金履祥先有《濂洛风雅》,
伯行是书,仍其旧名,而一字不及履祥,不可解也。
△《历朝赋楷》·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王修玉编。修玉字倩修,钱塘人。是编成於康熙丙寅。卷首恭录圣祖仁
皇帝御制《阙里桧赋》、《竹赋》二篇,次为御试叶方蔼、彭孙遹、汪霦、徐乾
学四赋,均不入卷数。其集中所录,则由周末至国朝康熙中,凡一百六十七篇,
各为之注。修玉所自作七赋亦附焉。末又有李兴祖《梅》、《竹》二赋,则刻成
以后所续入,故题曰增选,意其欲作补遗而未成也。
△《于野集》·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原编。原号西亭,青浦人。康熙戊辰进士,官至给事中。是编刻於康
熙庚子,乃其同郡朱霞等三十二人唱和之作,请原厘择而选定之。名曰于野者,
取《易》同人于野义也。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五十一卷(通行本)
国朝储欣编。欣有《春秋指掌》,已着录。是编乃仿明茅坤《唐宋八家文钞》,
增李翱、孙樵为十家,各为批评。亦间附考注。其中标识,悉依茅本之旧。欣自
序谓“即茅所评论以窥其所用心,大抵为经义计耳。予欲破学者抱匮守残之见,
所录加倍焉。至增入习之、可之,似属创见。然大家岂有定数,可以八,即可以
十”云云。其说良是。然观其持论,仍不离乎经义之计。恭读御制《唐宋文醇》
序文,有曰:“欣用意良美,顾其识之未充,而见之未当。则所去取,与茅坤亦
未始迳庭。”睿鉴高深,物无遁状,斯诚万古之定论矣。
△《松风馀韵》·五十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姚宏绪编。宏绪号听岩,娄县人。康熙辛未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是选
上自六朝,下迄有明,凡云间诸人之以全集传,或篇什之仅存一二者,悉收辑之。
人各缀以小传,义取博收,不能一一澄汰。其凡例有云:“集内诗有鄙僿可笑
者,以采得不忍复逸,存诗所以存其人也。一之已甚”云云。则宏绪已自言之矣。
△《述本堂诗集》·十八卷(内阁中书方维甸家藏本)
国朝桐城方氏三世家集也。凡《依园诗略》一卷,《星砚斋存稿》一卷,
《垢砚吟》一卷,《葆素斋集》三卷,《如是斋集》一卷,皆方登峄撰。《陆塘
初稿》一卷,《出关诗》一卷,皆登峄之子式济所撰。《东闾剩稿》一卷,《入
塞诗》一卷,《怀南草》一卷,《竖步吟》一卷,《叩舷吟》一卷,《宜田汇稿》
一卷,《看蚕词》一卷,《松漠草》一卷,皆式济之子观承撰。登峄字凫宗,号
屏垢。康熙甲戌贡生,官工部主事。坐事谪黑龙江卜魁塞。式济有《龙沙纪略》,
本附刻此集之中,今别着录。观承别有《薇香》、《燕香》诸集,亦别着录。
△《青溪先正诗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鲍楹编。楹字觉庭,馀杭人。康熙丙子举人,官知县。是编采淳安之诗,
合为一编。以淳安古青溪地,故以为名。凡唐一人,宋六人,元五人,明十人,
国朝二人。其总目所列宋之方一夔,元之方道坚、夏溥、洪震老、徐贯,国朝之
徐士讷等七人,《总目补遗》又有宋方有开等六人,元汪云等二人,明余溥等七
人,皆有录无书。非完本也。
△《延陵书塾合璧》·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吴季长编。季长始末未详。前有康熙丁丑自序,称“少嗜俪体文,平生
酷爱梁简文、江文通二家,以为开徐、庾之先,莫有过於此者。爰手录合为一集,
遂名曰《延陵书塾合璧》。盖以一人之嗜好,偶录为诵读之本,其实未为定论也。
徐、庾生於梁代,於江淹为后辈,於简文则为同时。当其早年,竞为轻艳,犹可
肩随。洎乎晚岁,则徐视庾瞠乎后矣,又何论简文乎?
△《八刘唐人诗集》·八卷(内府藏本)
题曰淮阴刘青夕选,不着其名。前有康熙癸未李翰熙序,称青夕尝有《唐诗
十三家》之刻。又辑为此本。凡刘义、刘商、刘言史、刘得仁、刘驾、刘沧、刘
兼、刘威八人,皆《全唐诗》所已具。且既以家数区分,而版心又标曰中唐诗、
晚唐诗,体例亦殊未协也。
△《唐诗叩弹集》·十二卷、《续集》·三卷(内府藏本)
国朝杜诏、杜庭珠同编。诏有《云川阁诗集》,已着录。庭珠,秀水人,尚
书臻之子也。是书以明高棅《唐诗品汇》所录皆贞元以前之诗,故选录元和迄
唐末诸作,凡一千八百七十馀篇,以补所遗。名曰《叩弹》,取陆机《文赋》语
也。诸人俱系以小传,卷末间有品评。其训释考证,亦颇多可采。然如元稹《莺
莺诗》、李群玉《杜丞相筵中作》及韩偓《香奁集》诸诗,皆所谓靡靡之音。一
概滥登,於精审犹有愧焉。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十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焦映汉、贾棠所刻邱濬、海瑞集也。濬、瑞皆琼州人。映汉与棠同官於
琼,故有兹刻。濬、琼《台类稿本》七十卷,此选定为十卷。瑞集有《自作稿》
引,不着卷数,此选定为六卷。映汉为濬作传,又载梁云龙所作瑞传。盖是编刻
於康熙戊子,时《明史》尚未成也。
△《明文远》·(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徐文驹编。文驹有《师经堂集》,已着录。是编辑有明一代之文。前后
无序跋,亦无目录。其圈点批语,皆用八比之法。至如戴良系元代遗老,王猷定
系国朝人。俱收入明代,殊失断限也。
△《尺牍嘤鸣集》·十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王相编。相字晋升,临川人。是书成於康熙己丑。采明末及国初简札分
十二类,类中又分子目四十有三。大抵轻佻纤巧,沿陈继儒等之馀习。
△《文章鼻祖》·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绳武编。绳武字文叔,长洲人。康熙乙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编
录六代以前诗文凡十四篇,各为评注。一《尧典》,二《禹贡》,三《洪范》,
四《国语·桓公自莒反》一篇,五《左传·城濮之战》,六《邲之战》,七
《鄢陵之战》,八《史记·项羽本纪》,九《高祖本纪》,十《封禅书》,十一
《平准书》,十二《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十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四
庾信《哀江南赋》,皆鸿笔也。然以为千古文章尽从此出,则绳武一家之说矣。
△《唐四家诗》·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汪立名编。立名有《钟鼎字源》,已着录。是编合刻唐王维、孟浩然、
韦应物、柳宗元四家之诗。前有自序,称四家诗为宋、元人鼻祖,学宋、元诗者
当仍於唐诗求之。故以此矫其弊云。
△《二家诗钞》·二十卷(内府藏本)
国朝邵长蘅编。长蘅有《青门集》,已着录。此其所选新城王士祯、商邱宋
荦之诗也。是时士祯为刑部尚书,荦为苏州巡抚。而长蘅实长洲人,又荦之门客。
赵执信见之,有违言。故士祯《寄荦诗》有“《尚书》北阙霜侵鬓,开府江南雪
满头。当日朱颜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之句。盖言己为扬州推官之日,荦为
黄州通判之日,已同以诗名。初不以致位通显始并称也,然长蘅实不自远嫌,致
干物议。至今论者不允,殆亦有由矣。
△《棣华书屋近刻》·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历城朱缃、朱绛、朱纲兄弟三人之合集也。缃有《橡村集》,纲有《苍
雪山房稿》,皆已着录。绛字子桓,由贡生官至广东布政使。此集凡《缃岭南草》
一卷,《端江集》一卷,乃其省亲粤东时作。《绛岭南草》一卷,盖与缃同行所
作。《纲济南草》一卷,中有《闻二兄自粤北归诗》,盖与缃、绛《岭南诗》同
时所作。故合刊云。
△《诚求堂汇编》·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徐开锡撰。开锡字定山,常山人。康熙中贡生,官至彰德府同知。是编
第一卷曰赠言,为出都时赠行之作。第二卷曰杞言,官杞县知县时邑人相赠之作,
第三卷曰介言,为绅士介寿之作;曰杂着,为颂扬政绩之作。第四卷曰诗草,第
五卷曰文稿,第六卷曰实政,则皆诗文及案牍也。
△《明文在》·一百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薛熙编。熙有《练阅火器阵记》,已着录。是书仿《昭明文选》体例,
於诸体之中各以类从,所录亦颇存鉴别。盖熙为汪琬门人,於古文有所受之也。
然数多则简择难精,世近则是非未定。榛楛未翦,固亦势使之然耳。
△《汉诗说》·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费锡璜、沈用济同编。锡璜字滋衡,吴江人。自署曰成都。盖其父费密,
自成都避乱,家於江南,锡璜犹署其故里也。用济字方舟,钱塘人。是编因冯惟
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略为评释。卷首有凡例,持论似高,而
所说殊草草。如汉人铙歌,鼓吹诸曲,沈约《宋书·乐志》明言声词合写,不可
复辨。本无文义可推,而必求其说以通之,遂横生穿凿。又本词与入乐之词,截
然有别。如《白头吟》中“郭东亦有樵”诸句,乃伶工增入以谐律,亦曲为之解,
更嫌附会。至《铎舞曲》之“圣人制礼乐”篇,不过以字记声,亦录之以为诗式。
又不考据《宋志》,明其句读,尤进退无据。其中仍冯氏《诗纪》、梅氏《诗乘》
之谬,皆不及订正。他姑勿论,如庞德公《于忽操》三章,本王禹偁所拟,今载
于《宋文鉴》中,而列于汉诗之内。一例推尊,茫无鉴别,是可云识曲听真乎?
△《岭南五朝诗选》·三十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黄登编。登宇俊升,号积庵,番禺人。是编分为二帙。第一帙二十卷,
皆载诗之为粤东作者。第二帙凡十五卷,则皆粤东人诗也。第一帙谓之名宦,颇
为无理。无论其人不仕於粤东,即开卷之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唐书》具
载其事,何可以名宦称欤!
△《义门郑氏奕叶吟集》·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尔垣编。尔垣字一枢,浦江人。义门二十世裔也。郑氏自宋建炎至明
初,合族而居者十三世,故称义门。永乐十六年,郑昺辑其先世之诗为三卷,其
从叔检讨棠序之。康熙中,尔垣又续编四卷,是为此本。其於昺原书或有所增窜
与否,则莫能详也。集中或题其字,或题其官,而以其名及仕履侧注於下。考元
结撰《箧中集》,载其弟融之诗,题曰季川。吕向《文选注》,谓任昉启自称任
君,乃因其家集之文。而《玉台新咏》徐陵独题其字,赵宧光以为亦其子姓所钞。
则家集书字,原为古例。但五卷以下既题官题字於前,而每题之下又大书姓名,
则自乱其例耳。其诗往往如出一手,疑不能无所粉饰也。
△《义门郑氏奕叶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尔垣编。尔垣既续郑昺之书为七卷,又编次遗文得十五种。曰元郑大
和《贞和集》,曰元郑钦《青梿居士》文,曰元郑涛《药房集》,曰元郑泳
《半轩集》,曰明郑渊遂《初斋集》,曰明郑干《恕斋集》,曰明郑楷《凤鸣集》,
曰明郑棠《道山集》,曰明郑柏进《德斋稿》。凡仅存三首者,亦列於中。其全
佚者八十种,则附存其目。大和一名又融,字顺卿,官至建康龙湾务提领大使。
钦字子敬。涛字仲舒,官至大常博士。泳字仲潜,官温州路经历。渊字仲涵,干
字叔恭,官至监察御史。楷字叔度,官至蜀府长史。棠字叔美,官至翰林检讨。
柏字叔端。
△《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陈訏编。訏有《句股引蒙》,已着录。十五家者,梅尧臣、欧阳修、曾
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万里、王十朋、朱子、高
翥、方岳、文天祥也。每集各系小传及前人诗话,而以己所评论附焉。
△《笃叙堂诗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侯官许氏之家集也。凡作者七人,集八种。前明一人,曰《春及堂遗稿》,
许豸撰。国朝六人,曰《米友堂集》,许友撰;曰《紫藤花庵诗钞》,许遇撰;
曰《少少集》,许鼎撰;曰《雪邨集》、《玉琴书屋诗集》,许均撰;曰《客
游草》,许荩臣撰;曰《影香窗存稿》,许良臣撰。豸字玉史,崇祯辛未进士,
官至浙江提学副使。友字有介,号瓯香,豸子也。喜书画,慕米芾之为人,构米
友堂祀之。新城王士祯尝称其诗。遇字不弃,号月溪,友子也。康熙间官陈留、
长洲二县知县。鼎号梅崖,均号雪邨,皆遇子。荩臣号秋泉,良臣号石泉,皆
鼎子。其家有笃叙堂,为华亭董其昌所题额,因以名集。
△《续姚江逸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倪继宗编。继宗字复野,馀姚人。初,黄宗羲作《姚江逸诗》,所录自
齐迄明。此集续选国朝之诗,即以宗羲为首。所录凡七十五人,每人各为小传。
采辑事实,颇为详备。然亦时有附会。如第二卷“谭宗”条下曰:“一日於维扬
酒楼唱西楼错梦,按板谐声,备极婉转。俄有人起自邻座曰:‘子歌诚善,但中
有某字犹未尽调耳。’宗初犹负气不相下。继询其人,即谱曲之于叔夜也。遂相
与登西楼,访穆素徽,尽兴而别。顾其时穆已红颜化为白发”云云。案《西楼记》
为袁于令所作,王士祯诗所谓“红颜顾曲袁荆州”者是也。于叔夜乃其寓名,何
得云即于叔夜。况西楼今在吴江县,距扬州尚远,何得即相与同登?恐流传失实,
似此不检者多矣。
△《韬光庵纪游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释山止编。初,唐沙门韬光,卓锡西湖之巢隖。白居易守杭日,相与
倡和。后人因以韬光名其庵。庵踞山之胜,历代游人,颇多题咏。山止康熙中住
持是庵,因裒集付梓。自唐迄本朝得古今体诗五百馀首。然其中多同时投赠山止
之作。声气攀援,不尽为胜地作也。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释净溥编。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是书上卷载诗,下卷载碑
记。内有明大学士吕原记云:“寺创自梁天监二年,至周显德年间,坦法师开山
为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兴善院。”然卷首载卢纶《题兴善寺后池诗》,则寺
之着名在唐代,岂原未之考耶?全书篇幅寥寥,可资考证者殊少。旧本题明释净
溥撰。今考国朝彭孙遹诸人诗,皆载于后。则净溥为康熙中人,旧题误矣。
△《倪城风雅》·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劳巁编。巁有《半庵诗稿》,已着录。是编所录皆阳信一县之诗。
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得刘世伟等十人。下卷自国朝雍正以前得张崖等二十三人。
上卷少而可观,下卷不免冗滥矣。则同时假借之故也。
△《三诗合编》·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光岳编。光岳字硕庐,上高人。雍正甲辰进士,官金华县知县。是编
合刻其乡吴学诗、黄鎡、李坚三人之诗。学诗字伯兴,号虚宇,嘉靖乙丑进士,
官山西按察使副使。鎡字文叔,隆庆庚午举人,官西和县知县。即光岳之从高祖。
坚号双江。学诗诗,共一百四十馀首。鎡所着集九种,俱残阙。光岳录其全者得
一百六十九首,坚诗一百四十七首。三人同时相倡和,其诗格亦颇相似。
△《渠风集略》·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马长淑编。长淑字汉荀,安邱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磁州知州。初,
安邱张贞欲辑其邑自明以来迄於国朝之诗,名曰《渠风》。久而未就,长淑因踵
成是编。称渠风者,安邱古渠邱地也。书凡四卷,其五卷则专辑马氏一家诗,其
六卷为流寓、方外、闺秀、续编四门,其七卷为诗馀。然意主夸饰风土,不免附
会古人。如方外内阑入唐释皎然一诗,殊不合断自前明之例。而流寓内首列苏轼,
亦非事实也。
△《七十二峰足徵集》·一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定璋编。定璋字友篁,吴县人。是集蒐历代文士之生於太湖七十二峰
间者,录其所作,共为一编。凡诗八十三卷,词二卷,赋三卷,文十三卷。所选
之诗不叙时代,惟每姓各以类从,题曰某氏合编。仿《中州集》之例,人各冠以
小传。徵引颇为赅洽,而大旨在因诗以存人。不免夸饰之见,复不免乡曲之私。滥
采兼收,固其势所必至。又如称濮婪为吴季札之孙,录其《高山诗》三章。其诗
自古未闻,不识出何典记。称周术即甪里先生,为泰伯之后,载其《紫芝歌》一
首。无论四皓姓名出於附会,先儒辨之已明。即旧籍流传,此歌亦但称四皓,未
云独出甪里也。是盖家牒地志自古相沿之通病,无足深诘者矣。
△《明伦初集》·五卷、《续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文炳编。文炳字慕斯,莆田人。是书取历朝文之有关五伦者,分类辑
之。每篇缀评语於后。初集刊於雍正辛亥,续集刊於乾隆甲申。其立义甚正,而
所选诸文,颇无体例。即如帝王诏诰,独载唐玄宗《焚珠玉锦绣》一敕,所收未
免太隘。至於徐淑《答兄弟》、锺琬《与妹》两书,不附於昆弟,而列於夫妇,
尤为未协矣。
△《长林四世弓冶集》·五卷(礼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
国朝林其茂编。其茂有《山阴集》,已着录。是集裒其家四世之诗。《后乐
堂集》一卷,《双峰吟》一卷,皆其茂曾祖逸作。《贻桂轩集》一卷,其茂祖秉
中作。《吟台诗草》一卷,其茂父赞龙作。《鷇音集》一卷,则其茂自作也。逸
字德子。顺治庚子举人。秉中字与人。康熙己卯副榜贡生。赞龙有《学易大象要
参》,已着录。
△《广东诗粹》·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梁善长编。善长字崇一,顺德人。乾隆己未进士。此集所选广东诗,上
起於唐,下至国朝。凡四百一十三家,一千五百五十馀首,各为之评注。先是,
黄登有《五朝诗选》。善长以其持择未精,故更加蒐访,定为此集云。
△《莆风清籁集》·六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王臣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人。乾隆辛酉拔贡生,官至兰
州府知府。是集选兴化一府自唐至国朝之诗。凡三千馀篇,作者一千九百馀人。
仿金元好问《中州集》例,於诗首详其人之里居出处,生平着作。并缀以各家评
语,而所自着《兰陔诗话》亦附载焉,则朱彝尊《明诗综》例也。其仙游一县,
本莆阳旧地,唐时析置。明郑岳撰《莆阳文献》,尝并载入。王臣则别为三卷,
以示区别。然蔡襄、蔡京、蔡卞本为同里,襄以名流推重,遂收之莆田。京,卞
以奸迹彰闻,遂推之仙游。郑樵夹漈草堂,今仙游尚有遗迹。而以其博洽,又
移之莆田,则亦不符公论矣。
△《山左明诗钞》·三十五卷(广东潮阳县知县李文藻家刊本)
国朝宋弼编。弼字仲良,德州人。乾隆乙丑进士,官至甘肃按察使。是集辑
明代山东一省之诗,所录凡四百三十一人。其体例全仿朱彝尊之《明诗综》。其
去取之间,则谨守王士祯之门径,纤毫不肯异同也。
△《丰阳人文纪略》·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聂芳声编。芳声字晦之,永丰人。是编裒其邑人之文,自宋至明,分类
编辑。然宋、元不过十人,馀皆明人之作也。
△《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文藻等编。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
时行五人诗也。大任六卷,有誉五卷,民表七卷,旦四卷,时行六卷。前列五人
姓氏,并诸家诗评。每集之前又各附小传。其曰《南园后五子》者,南园即抗风
轩,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明初孙蕡、赵介、李德、黄哲、王佐唱酬於此,称
南园五子。故大任等有后五子之目也。大任等四人各有专集,皆已着录。惟吴旦
之诗久无刊本,藉此集以流传。然虽编四卷,每卷仅数首而已。后附《南园花信》
一卷,则明末番禺黎遂球於《扬州社集》咏黄牡丹十首,当时推为第一。归粤之
后,同里追和者九人,人各十首。编是书者因并刻於后,以备粤诗故实焉。
△《二南遗音》·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绍攽编。绍攽有《周易详说》,已着录。是编所录皆国朝关中人诗。
自孙枝蔚以下共一百四十人,每人俱载履贯於前。其曰《二南遗音》者,以周时
岐丰建国而言。其实周、召二南之地不止关中也。
△《崇川诗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孙翔编。翔字吕溪,南通州人。是集辑通州及州属如皋、泰兴、海门三
邑之诗。自宋、元至国朝,附以流寓。每人记其姓氏爵里。后缀补遗一卷。其第
十卷所载皆同时之人,殊非《文选》不收何逊之义也。
△《东皋诗存》·四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之珩编。之珩字楚白,如皋人。是集选其邑人之诗。自宋以迄於国朝,
每人各详其字号官爵。所载既多近时之作,而之珩之诗收至二百馀首。王逸、徐
陵、芮挺章自录己作,未如是之繁富也。
△《濮川诗钞》·三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着编辑者名氏。所载濮淙《澹轩集》一卷,沈机梅《泾集》二卷,沈朗
《恬翁集》一卷,冯允秀《梅花逸叟集》一卷,杨炜《云竹集》一卷,杨燮《勖
亭集》一卷,杨炯《南游草》一卷,周映《康雪芝集》一卷,周龙雯《怀孟草》
一卷,周甸《峄山集》一卷,陈选蓝《染斋集》一卷,徐曦《赤岩集》一卷,徐
嘉《得月楼集》一卷,张其是《碧草轩集》一卷,陈曾祉《心隐集》四卷,沈履
端《竹岳楼草》一卷,沈尧咨《晚盥集》三卷,濮光孝《学圃集》一卷,程琦
《芳嵕稿》一卷,陈乐《故乡草》一卷,曹勋《萍梗集》一卷,锺梁《来霞集》
一卷,陈光裕《荻书楼稿》一卷,《石墩草》一卷,张宏牧《懒髯集》一卷,陈
梓客《星零草》一卷,《寓硖草》一卷,张宏范《霁阳集》二卷,沈锺泰《荻书
楼遗稿》一卷,潘亮《一得吟》一卷,释佛眉《龙潭集》一卷,凡二十九人之诗,
观张宏范《霁阳集》后有陈春宇跋,称从祖谨堂公选刻《濮川诗钞》,而陈光裕
《荻书楼稿》前题曰《谨堂集》。是编殆即光裕所辑欤?
△《闺秀集初编》·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季娴编。季娴字静姎,兴化女子,适李氏。是集选前明闺阁诸诗,编
为四卷,皆近体也。后附词一卷。
△《磁人诗》·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杨方晃编。方晃有《孔子年谱》,已着录。是集皆录磁州之诗。自唐迄
本朝作者八十馀人,得诗千馀首。各系其人之事迹出处甚详,亦颇有考据。然意
在表彰,未能严於决择。其第八卷至第十卷悉载方晃及孙濂诗。濂亦磁州诸生,
即校刊此集者也。
△《晚唐诗钞》·二十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查克宏编。克宏,海宁人。是集所录凡一百一十二家。盖本明胡震亨
《唐音戊签》刊削成帙,人各缀以小传,兼附考核。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三家
所收最多,皮日休、陆龟蒙二家次之,馀皆不满百篇。其以五代末人入宋者,溷
入晚唐,亦仍震亨之旧。
△《友声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赖鲲升编。鲲升字沧峤,会昌人。其父方勃偕弟方度於邑治之西辟霞绮
园,与邑人沈开进、胡应相、曾鉴、欧有骏读书其中,一时多为题咏。后鲲升兄
弟复读书园中,因辑投赠之作合为一编。凡序记、书、传、赋二卷,诗五卷,盖
仿《玉山草堂集例》也。
△《残本湖陵江氏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八斗编。八斗字四达,号纯夫,贵溪人。其始祖公荣,自宋建炎间官
弋阳,始迁居於贵溪之湖陵,是为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
文,分体编次,以成此集。八斗所自作亦载入焉。目录列文五卷,诗二卷,弁以
历代敕命制诰,而终以附录。此本阙第二卷、第七卷及附录,疑装缉佚之。其编
次颇为参错,如祷疏在题草之先,四言、六言在词调之后,《子夜》、《采莲》
本为古诗,而别之为曲。其都议、关议诸名,他集亦不经见也。
──右“总集类”三百九十八部,七千一百三十四卷内二十六部无卷数,皆
附《存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