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书名: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
孟门山与龙门山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
垩、涅石。《尸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
邱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盟门,
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
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扞,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
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濬波颓叠,
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又有燕完水注之,
异源合舍,西流注河。河水又南得鲤鱼涧,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尔雅》
曰: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非夫往
还之会,何能便有兹称乎?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水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
故城南,城即夷吾所奔邑也。王莽之朕北也。《汲郡古文》曰:翟章救郑,次于
南屈。应劭曰:有南故加北。《国语》:二五言于献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
其水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
是也。赤水出西北罢谷,东流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
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
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
北注河。河水又南,丹水西南出丹阳山。东北迳冶官东,俗谓之丹阳城,城之左
右犹有遗铜矣。其水东北会白水口,水出丹山东而西北注之。丹水又东北入河。
河水又南,黑水西出丹山东,而东北入于河。河水又南至崿谷,傍谷东北穷涧,
水源所导也。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南,洛水自猎山枝分东派,东南注于河。昔
魏文侯筑馆洛阴,指谓是水也。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
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
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
和中立。《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
于龙门三日。京房《易妖占》曰:河水赤,下民恨。河水又南右合畅谷水。水自
溪东南流,迳夏阳县西北,东南注于河。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原自山东南出至
河,晋之望也。在冯翊夏阳县之西,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晋侯以问
伯宗,即是处也。《春秋谷梁传》曰:成公五年,梁山崩,遏河水三日不流。召
伯尊。遇辇者,不避,使车右鞭之。辇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远矣。伯尊因
问之。辇者曰:君亲素缟,率群臣哭之,斯流矣。如其言而河流。河水又南,
崌谷水注之。水出县西北梁山,东南流,横溪水注之。水出三累山,其山层密
三成,故俗以三累名山。按《尔雅》,山三成为昆仑邱,斯山岂亦昆仑邱乎?山
下水际有二石室,盖隐者之故居矣。细水东流,注于崌谷。侧溪山南有石室,
西面有两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结牖,连扃接闼,所谓石室相距也。东厢
石上,犹传杵臼之迹。庭中亦有旧宇处,尚仿佛前基。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丰
周瓢饮,似是栖游隐学之所。昔子夏教授西河,疑即此也,而无以辨之。溪水又
东南,迳夏阳县故城北,故少梁也,秦惠文王十一年,更从今名矣。王莽之冀亭
也。其水东南流注于河。昔韩信之袭魏王豹也,以木罂自此渡。河水又南,右合
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迳汉阳太守殷济精庐南。俗谓之子夏庙。陶水
又南迳高门南,盖层阜堕缺,故流高门之称矣。又东南迳华池南,池方三百六十
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故《司马迁碑》文云:高门华池,在兹夏阳。今高门
东去华池三里。溪水又东南迳夏阳县故城南。服虔曰:夏阳,虢邑也,在大阳东
三十里。又历高阳宫北。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
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太史公自叙》
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溪水东南流入河。昔魏武侯与吴起浮河而下,
美河山之固,即于此也。河水又南,徐水注之。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迳汉武帝
登仙宫东。东南流绝疆梁原,迳刘仲城北。是汉祖兄刘仲之封邑也,故徐广《史
记音义》曰:合阳,国名也。高祖八年,侯刘仲是也。其水东南迳子夏陵北,东
入河。河水又南,迳子夏石室东。南北有二石室,临侧河崖,即子夏庙室也。
△又南过汾阴县西。
河水东际汾阴脽,县古城在脽侧。汉高帝六年,封周昌为侯国。《魏土
地记》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邱,上有
后土祠。《封禅书》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脽邱是也。又有万岁宫,
汉宣帝神爵元年,幸万岁宫,东济大河,而神鱼舞河矣。昔赵简子沈栾激于此,
曰:吾好声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进一人;是长吾过而绌吾善。君子
以为能谴矣。河水又迳合阳城东,周威烈王之十八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
雒阴、合阳,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诗》云:在合之阳,在渭
之涘。又曰: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谓此也。城北有瀵水,南去二水各数里。其
水东迳其城内,东入于河。又于城内侧中,有瀵水,东南出城,注于河。城南又
有瀵水,东流注于河,水南犹有文母庙,庙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合水也。
县取名焉。故应劭曰:在合水之阳也。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阴县南四十
里,西去河三里。平地开源,濆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
古人壅其流以为陂水,种稻,东西二百步,南北一百余步,与合阳瀵水夹河。河
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
西南流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
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
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
此始之。南对蒲津关。汲冢《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薄坂关。四
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
△又南过蒲坂县西。
《地理志》曰:县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有长坂,
故加坂也。孟康曰:晋文公以赂秦,秦人还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
反也。薛瓒注《汉书》曰:《秦世家》以垣为蒲反,然则本非蒲也。皇甫谧曰:
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阳,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庙。魏秦州刺史治,太
和迁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多流杂,谓之徙民。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
采挹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
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兰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
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
反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徵之隽句,中书之英谈。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
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迳历山下,上有舜庙。
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
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余案:周处此《志》
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
壤。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
书》所谓厘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
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入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
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
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
尧城。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
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邈,非所详耳。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
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
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邱阜,俗谓之夷、齐墓也。其水西南流,
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
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赵盾田首山,食祁弥明翳桑
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谓之阳
安涧水。
△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
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
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璧于此。子推笑曰:天开公子,子犯以为功,吾
不忍与同位,遂逃焉。河水历船司空与渭水会。《汉书·地理志》:旧京兆尹之
属县也。古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
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遁甲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
山川,出江河,所谓巨灵赑屃,首冠灵山者也。常有好事之人,故升华岳而观厥
迹焉。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
谓之北君祠。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请焉。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
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顿曲而上,
可高六丈余。山上又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者皆所由涉,更无
别路。欲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也。出井东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
此坂二里许,又复东上百丈崖,升降皆须扳绳挽葛而行矣。南上四里,路到石壁,
缘旁稍进,迳一百余步。由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神,名曰胡越寺。神像有童子
之容。从祠南历夹岭,广裁三尺余,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祀祠有感,则
云与之平,然后敢度,犹须骑岭抽身,渐以就进,故世谓斯岭为搦岭矣。度此二
里,便届出顶,上方七里,灵泉二所:一名蒲池,西流注于涧,一名太上泉,东
注涧下。上宫神庙近东北隅,其中塞实杂物,事难详载。自上宫东北出四百五十
步,有屈岭,东南望巨灵手迹,惟见洪崖壁而已,都无山下上观之分均矣。河在
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灌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迳通谷,世
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述征记》所谓潼谷水者也。或说,因水以名地也。
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所
谓氵斥黄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
道之陕,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故《西京赋》曰:岩崄周固,衿带易守,所谓秦
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
其弊足霸矣。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
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西征
记》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
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王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
大小七营,滨带河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关之直北,隔
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
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迳皇天原
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
上,名之为皇天原,上有汉武帝思子台。又北迳阌乡城西。《郡国志》曰:宏农
湖县在閺乡。世谓之阌乡水也。魏尚书仆射阌乡侯河东卫伯儒之故邑。其水北流
注于河。河水又东迳阌乡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迳皇天原东。
《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
矣。《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园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
其水又北流注于河,
△又东过河北县南。
县与湖县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
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晋献公灭魏,以封毕万。卜偃
曰:魏,大名也。万后其昌乎?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今城南、
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一十许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
《魏风》着《十亩》之诗也。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又南,断而不流。永乐溪
水又南,入于河。余按《中山经》,即渠猪之水也。太史公《封禅书》称华山以
西,名山七,薄山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山海经》
曰:蒲山之首,曰甘棘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东则渠猪之山,渠猪之
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如准《封禅书》,二水无西南注河之理。今诊蓼水川流
所趣,与共水相扶;永乐溪水导源注于河,又与渠猪势合。蒲山统目总称,亦与
襄山不殊。故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踢,掌华蹈襄。注云:襄山在潼关北十
余里。以是推之,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即渠猪之水也。河水自河北城南,东迳芮
城。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干木,晋之贤人也。魏文侯过其门,轼其庐,所谓
德尊万古,芳越来今矣。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
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纪年》又云:晋武公七年,芮
伯万之母芮姜逐万,万出奔魏。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
戎人逆芮伯万于郏。斯城亦或伯万之故画也。河水右会盘涧水。水出湖县夸父山,
北迳汉武帝思子宫、归来望思台东,又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湖县故城北,
昔范叔入关,遇穰侯于此矣。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广圆三百里。武王伐纣,
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
得骅骝、绿耳,盗骊之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湖水又北迳湖县东,
而北流入于河。《魏土地记》曰:宏农湖县,有轩辕黄帝登仙处。黄帝采首山之
铜,铸鼎于荆山之下,有龙垂胡于鼎。黄帝登龙,从登者七十人,遂升于天,故
名其地为鼎湖。荆山在冯翊,首山在蒲坂,与湖县相连。《晋书地道记》、《太
康记》并言胡县也。汉武帝改作湖。俗云:黄帝自此乘龙上天也。《地理志》曰:
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黄帝升龙也。《山海经》曰:西九十
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
曰桃林,其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故《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
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
过矣。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山下有《石堤铭祠》云:魏
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宏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其
水北流,迳其亭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故潘岳《西征赋》曰: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
而献餐,谓此亭也。谷水又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右合门水,门水即洛水之枝
流者也。洛水自上洛县东北,于拒阳城之西北,分为二水,枝渠东北出为门水也。
门水又东北,历阳华之山,即《山海经》所谓阳华之山,门水出焉者也。又东北
历峡,谓之鸿关水。水东有城,即关亭也。水西有堡,谓之鸿关堡,世亦谓之刘、
项裂地处,非也。余按上洛有鸿胪围池,是水津渠沿注,故谓斯川为鸿胪涧。鸿
关之名,乃起是矣。门水又东北历邑川,烛水注之。左水出于阳华之阴,东北流
迳盛墙亭西,东北流与右水合,右水出阳华之阳,东北流迳盛墙亭东,东北与左
水合,即《山海经》所谓纟昔姑之水,出于阳华之阴,东北流注于门水者也。又
东北,烛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于衡岭,世谓之石城山。其水东北流,迳
石城西,东北合右水,右水出石城山,东北迳石城东,东北入左水。《地理志》
曰:烛水出衙岭下谷。《开山图》曰:衙山在函谷山西南。是水乱流,东注于
纟昔姑之水,二水悉得通称矣。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水侧有阜,谓之方伯
堆。宋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等,与建威将军柳元景北入,军次方伯
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平所筑也。又东北迳邑川城南,即汉封窦门之故邑,川
受其名。亦曰窦门城,在函谷关南七里。又东北,田渠川水注之。水出衡山之白
石谷,东北流迳故丘亭东,是薛安都军所从城也。其水又迳鹿蹄山西,山石之上,
有鹿蹄,自然成着,非人功所刊。历田渠川,谓之田渠水,西北流注于烛水。烛
水又北入门水,水之左右即函谷山也。门水又北迳宏农县故城东,城即故函谷关
校尉旧治处也。终军弃繻于此。燕丹、孟尝亦义动鸡鸣于其下,可谓深心有感,
志诚难夺矣,昔老子西入关,尹喜望气于此也。故《赵至与嵇茂齐书》曰:李叟
入秦,及关而叹。亦言与嵇叔夜书,及关尹望气之所。异说纷纶,并未知所定矣。
汉武帝元鼎三年,徙关于新安县,以故关为弘农县,弘农郡治。王莽更名右队。
刘桓公为郡,虎相随渡河,光武闻而善之。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
有浢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宝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
玉阶,厚尝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窦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赋》云:酬
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谬官?袁豹之徒,并以为然。余案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
津,谓之浢津。河北县有浢水、浢泽,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
名,不从门始,盖事类名同,故作者是之。《竹书·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窴
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考其沿历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
之,知非因门矣。俗或谓之偃乡涧水也。河水又东,左合一水,其水二源疏引,
俱导薄山,南流会成一川。其二水之内,世谓之闲原,言虞、芮所争之田,所未
详矣。又南注于河。河之右,曹水注之。水出南山,北迳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
入秦,少府章邯斩之于此。魏氏以为好阳。《晋书地道记》曰:亭在弘农县东十
三里。其水西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菑水注之,水出常烝之山。西北迳曲沃城
南,又屈迳其城西,西北入河。诸注述者,咸言曲沃在北,此非也。魏司徒崔浩
以为曲沃,地名也。余案《春秋·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处此以
备秦。时以曲沃之官守之,故曲沃之名,遂为积古之传矣。河水又东,得七里涧,
涧在陕西七里,故因名焉。其水自南山通河,亦谓之曹阳坈,是以潘岳《西征
赋》曰:行于漫渎之口,憩于曹阳之墟。袁豹、崔浩,亦不非其地矣。余按《汉
志》,昔献帝东迁,逼以寇难,李傕、郭汜追战于弘农涧,天子遂露次曹阳。
杨奉、董承外与催和,内引白波李乐等破傕,乘舆于是得进。复来战,奉等大
败,兵相连缀四十余里,方得达陕。以是推之,似非曹阳,然以《山海经》求之,
菑、曹字相类,是或有曹阳之名也。河水又东合谯水,水导源常烝之山,俗谓之
为干山,盖先后之异名也。山在陕城南八十里。其川,二源双导,同注一壑,而
西北流注于河。
△又东过陕县北。
橐水出橐山,西北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迳崖峡,北流,与干山之水
会。水出干山东谷,两川合注于崖水。又东北注橐水,北流出谷,谓之漫涧矣。
与安阳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迳安阳城南,汉昭帝封上官桀为侯国,潘岳所谓
我徂安阳也。西合漫涧水,水北有逆旅亭,谓之漫口客舍也。又西迳陕县故城南。
又合一水,谓之读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其水又西北,迳陕城西,西北入
于河,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者也。津亦取
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是也。东则咸阳
涧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陕津,注河。河南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
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
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戴延之云:
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西北角河水涌起,方数
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云:铜翁仲所投处。又云:石虎载经,于此沈没。二物
并存,水所以涌,所未详也。或云:翁仲头髻常出,水之涨减,恒与水齐。晋军
当至,髻不复出,今惟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案秦始皇二十六年,长
狄十二见于临洮,长五丈余,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
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皆铭其胸云: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为郡县,
正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身长五丈,足六尺。李斯书也。故卫恒《叙篆》
曰:秦之李斯,号为工篆,诸山碑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自阿房,徙之未央宫
前,俗谓之翁仲矣。地皇二年,王莽梦铜人泣,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兼天下
文,使尚方工镌灭所梦铜人膺文。后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
洛阳,重不可胜,至霸水西,停之。《汉晋春秋》曰:或言金狄泣,故留之。石
虎取置邺宫,苻坚又徙之长安,毁二为钱,其一未至而苻坚乱,百姓推置陕北河
中,于是金狄灭。余以为鸿河巨渎,故应不为细梗踬湍,长津硕浪,无宜以微物屯
流。斯水之所以涛波者,盖《史记·魏世家》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
壅河所致耳。献帝东迁,日夕潜渡,坠坑争舟,舟指可掬,亦是处矣。
△又东过大阳县南。
交涧水出吴山,东南流入河。河水又东,路涧水亦出吴山,东迳大阳城西,
西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大阳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
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地理
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庙。王莽更名勤田。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城在大河
之阳也。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水北出虞山,东南迳传岩,历传说隐室前,俗
名之为圣人窟。孔安国《传》:传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传岩东北十余
里,即巅軨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巅軨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
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为軨桥也。傅说佣隐,止息于此,
高宗求梦得之是矣。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
周武王以封太伯后虞仲于此,是为虞公。《晋太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城东有山,
世谓之五家冢,冢上有虞公庙。《春秋谷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曰:君
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枣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
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宫之奇
所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虢亡则虞亦亡矣。其城北对长坂二十许
里,谓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东,
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盖其困处也。桥之东北出溪中,有小水,西南
流注沙涧,乱流迳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涧水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左合积
石、土柱二溪,并北发大阳之山,南流入于河。是山也,亦通谓之为薄山矣。故
《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盬己丑,南登于薄山窴軨之隥,乃宿于虞,是也。
△又东过砥柱间。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
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
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
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
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
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
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
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
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迁记·齐世家》云:景
公十二年,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复见晋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
事或在兹。又云观者以为河伯,贤于江沅之证,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河
之右则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盘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谓之鸭桥也。历涧东
北流,与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
所避风雨矣。言山径委深,峰阜交荫,故可以避风雨也。秦将袭郑,蹇叔致谏而
公辞焉。蹇叔哭子曰:吾见其出,不见其入。晋人御师必于崤矣,余收尔骨焉。
孟明果覆秦师于此。崤水又北,左合西水,乱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千崤之水注
焉。水南导于千崤之山,其水北流,缠络二道。汉建安中,曹公西讨巴、汉,恶
南路之险,故更开北道。自后行旅,率多从之。今山侧附路,有石铭云:晋太康
三年,宏农太守梁柳,修复旧道。太崤以东,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西有二石,
又南五六十步,临溪有《恬漠先生翼神碑》,盖隐斯山也。其水北流注于河。河
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千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
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按:
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一百二十里,
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
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
所患。汉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镌广之。上乃令焉镌之,
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
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慈,帅工五千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晋泰始三年正月,
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帅众五千余人,修治河滩,事见
《五户祠铭》。虽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涛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
蹰难济,故有众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也。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亦不知
所以也。
△又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
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
关防也。清水历其南,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
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者也。
与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于清。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又东南流,
右会南溪水,水出南山而东注清水,又东,合乾枣涧水。水出石人岭下,南流,
俗谓之扶苏水。又南历奸苗北,马头山,亦曰白水原,西南迳垣县故城北,《史
记》,魏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即是县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水色白浊,
初会清流,乃有玄素之异也。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晋迁
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与教水合。水出垣县北教山,
南迳辅山。山高三十许里,上有泉源,不测其深。山顶周圆五六里,少草木。
《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
即平山也。其水南流,历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高,壁立直上,
轻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赪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
若图绣矣。水广一十许步,南流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
里,山岫回岨,才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乾河里故沟存焉,今无复
有水。一水历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
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山海经》曰:鼓钟之
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截坡下,
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山海经》曰:教山,教水出
焉,而南流注于河。是水冬乾夏流,实惟乾河也。今世人犹谓之为乾涧矣。河水
又与畛水合。水出新安县青要山,今谓之疆山。其水北流,入于河。《山海经》
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东,正回之水入焉。水出騩山,
疆山东阜也。东流,俗谓之疆川水,与石瓜畴川合。水出西北石涧中,东南流,
注于疆水。疆水又东迳疆治铁官东,东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合庸庸之水。水
出河南垣县宜苏山,俗谓之长泉水。《山海经》曰:水多黄贝,伊、洛门也。其
水北流,分为二水,一水北入河,一水又东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平阴县北。
《地理风俗记》曰:河南平阴县,故晋阴地,阴戎之所居。又曰:在平城之南,
故曰平阴也。三老董公说高祖处。陆机所谓皤皤董叟,谟我平阴者也。魏文帝改
曰河阴矣。河水左会濝水出垣县王屋西山濝溪,夹山东南流,迳故城东,即
濝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濝关、天井关,击赤眉别挍,
皆降之。献帝自陕,北渡安邑,东出濝关,即是关也。濝水西屈迳关城南,
历轵关南,迳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东流注于河。《经》书清水,非也,
是乃濝水耳。
△又东至邓。
洛阳西北四十二里,故邓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