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外集卷上 赋文志
书名:柳宗元集    作者:柳宗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披沙拣金赋(求宝之道,同乎选才。刘义庆《世说》:陆士衡文如披沙拣
金,往往见宝。又见钟嵘《诗品》。公外集赋三首,皆贞元五年以后举进士时作。)
沙之为物兮,视污若浮,金之为宝兮,耻居下流。沉其质兮,五才或阙,
(《左氏》:天生五才,民并用之,阙一不可。)耀其光兮,六府以修。(《书》:
六府孔修。)然则抱成器之珍,必将有待,当慎择之日,则又何求?配圭璋而取
贵,岂泥滓而为俦!(滓,壮仕切。)披而择之,斯焉见宝。荡浸淫而顾眄,指
炫熀而探讨。(炫,荧绢切。熀,户广切。探,音贪。)动而愈出,幽以即
明,涅而不缁,(《论语》: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缁,墨色。)既坚且好。
(《诗》:既坚既好。)潜虽伏矣,(《诗》:潜虽伏矣,亦孔之昭。)获则取
之。翻混混之浊质,见熠熠之殊姿。(熠,弋入切。)久暗未彰,固亦将君是望;
(《左氏》:寡君将君是望,敢不稽首!)先迷后得,(《易》:先迷,后得主
利。)孰谓弃予如遗!(《诗》: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其隐也,则杂昏昏,
沦浩浩,晦英姿兮自保,和光同尘兮,合于至道;其遇也,则散弈弈,动融融,
焕美质兮其中,明道若昧兮,契彼玄同。
倘俯拾而不弃,谅致美于无穷。欲盖而彰,(出《春秋左氏传》序。)将炯
尔而见素;不索何获,(昭二十七年《左氏》: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遂昭
然而发蒙。观其振拔污涂,积以锱铢,碎清光而竞出,耀直质而特殊。锥处囊而
纤光乍比,(赵平原君曰:“贤者之处世也,譬如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剑拭土而异彩相符。(雷焕得丰城剑,取南昌西山下土拭之,送一剑并土与张华。
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土,报雷焕书兼华阴土一斤致焕,焕将拭剑,转精明也。)
用之则行,斯为美矣;求而必得,不亦说乎!
岂独媚旭日以晶荧,带长川之清浅。皎如珠吐,疑剖蚌之乍分;粲若星繁,
似流云之初卷。是以周德思比,而歧昌即咏;陆文可侔,(陆机事见题注。)而
昭明是选。(梁昭明太子集《文选》。)若然者,可以议披沙之所托,明拣金之
所裁。良工何远,善价爰来。拂以增光,宁谢满籝之学;(汉韦贤曰:遗子黄金
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汰之愈朗,讵惭掷地之才。(晋孙绰字兴公,作《天台
山赋》,示范荣期曰:“此赋掷地,必为金声也。”)客有希采掇于求宝之际,
庶斯文之在哉!
○迎长日赋(三王迎日,礼用夏郊。出《礼·郊特牲》。天子适四方,先柴。
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注云:《易·说》曰: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夏正,
建寅之月也。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故赋谓“寅方”、
“卯位”以此焉。)
惟飨帝以事天,必推策而迎日。(策,蓍也。)寅方肇建,俟启蛰以展仪。
(桓九年《左传》:凡祀,启蛰而郊。启蛰,谓建寅之月。)卯位将初,爰用牲
而协吉。送烈烈之凝气,(《诗》:仲冬送烈烈。)导迟迟之阳律。(《诗》:
春日迟迟。)犹分可爱之辉。(文九年。《左传》:贾季曰:赵衰,冬之日。赵
盾,夏之日。注云: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式伫寅宾之质。(《书》:寅宾出
日。注云:寅敬宾导秩序也。)稽之虞典,期匪疾而匪徐;行以夏时,(《论语》:
行夏之时。)契惟精而惟一。职在冯相,(《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
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序。)事传《小正》。(《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
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注云:得夏四时之书。其书存者
有《小正》。)符上春以备仪,必修其始;先仲春而有事,故谓之迎。时也淑景
初延,幽阳潜启。当四时之首位,用三代之达礼。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极
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事冠前古,仪标后王。皮弁乍临,(《郊特牲》:祭之
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尊上也。)土圭之影犹积;(《周礼》:土方氏掌土
圭之法,以致日景。)泰坛既罢,(《礼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玉漏之
声渐长。(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
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变熙熙之纯曜,流杲杲之晴光。
(《诗》:杲杲出日。)璧影始融,丽景才凝于城阙;轮形尚疾,斜晖未驻于康
庄。是知迎长日之仪,实王心之所共;兆南郊之位,乃阳事之所用。
故可以知上下之际,见天人之交,动浮光于俎豆,散微照于苞茅。周流金石,
晖照陶匏。(《礼记》: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异乎天纪不修,(《书》:
俶扰天纪。)秦伯尚矜其泰畴;(以《秦本纪》及《封禅书》考之,秦襄公作西
畤,祠白帝。至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下畤祭炎帝,
献公作畦畤,祀白帝。皆未尝立泰畤。至汉武元鼎中始立泰畤,祠太一,则泰畤
乃汉立也,赋云“秦矜泰畤”恐误。)日官失职,(《左传》:天子有日官,诸
侯有日御。)晋侯徒继乎夏郊。(《左传》:昭公七年,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
疾。韩宣子逆客,曰:“寡君疾今三月矣,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对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晋为盟主,其或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于以迎之,则无为者。
委照将久,岂三舍之足凭;(《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酣,日暮,援戈挥之,
日反三舍。)延光可期,胡再中之云假!(《汉书》:文帝时,新垣平言:“臣
候日再中。”居顷之,日却复中,乃更以十七年为元年。《风俗通》曰:成帝问
刘向:“俗说文帝及后征到期不得立,日为再中。”向曰:“文帝少即位,不容
再中。”)自然应以繁祉,锡之纯嘏。(《诗》:天锡公纯嘏。)礼仪允洽于人
神,正朔克周于戎夏。今我后再新古礼,与天地相参。应戬谷之宜。(《诗》,
俾尔戬谷。)受之千亿;奉郊祀之报,至于再三。然则迎长日恭祀事,并虞夏而
何惭!
○记里鼓赋(圣人立制,智者研精。题见《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
马,制如司南车。又见葛洪所集《西京杂记》。崔豹《古今注》曰:大章车,所
以识道里也,起于西京,亦曰记里车。车上有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
鼓,行十里,上层击镯。尚方故事,有作车法。)
异哉鼓之设也,恢制度于天邑。佐大礼于时行即行,赞盛容而立之斯立。观
其象,可以守威仪之三千;(《礼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节其音,可以
表吉行之五十。(《贾捐之传》: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配和
鸾以入用,(桓二年,《左传》:锡鸾和铃,昭其声也。注云:铃在马额,鸾在
镳,和在衡。)并司南而为急。(取车制如司南之义,详见题注。)若乃郊荐之
仪既陈,封禅之礼攸执,经千里之分寸可候,度四方而礼容是集。施五击于华山
之野,知雾气已笼;用百发乎南山之阳,(《诗》:殷其雷,在南山之阳。)识
雷声所及。先圣有作,后王式遵。启玄机以求旧,运巧智而攸新。相彼良工,自
殊昧道之士;眷兹木偶,应异迷途之人。齐步武而无佚,差远近而有伦。遵大路,
罔愆乎礼典;听希声,(《老子》:大音希声。)克正于时巡。虽道有环回,地
分险易,固善应而莫实,谅知几而有为。(于伪切。)载考载击,所辨于长亭短
亭;(庾子山《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匪疾匪徐,足分乎有智无
智。(《世说》:魏武帝过曹娥碑,碑背上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杨修便
解,魏武行三十里方悟。魏武叹曰:我才不如卿。有智无智,较三十里。)观其
妙矣,孰测其微细?观其徼矣,(《老子》: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讵知其启闭!音不衰而得度,响其镗而有制。(镗,音汤。《诗》曰:击鼓其镗。)
于以翊龙御,于以引天旋。异铜浑之仪,亦可叙紫微之星次;殊玉漏之制,而能
涉黄道之日躔。周物之智斯设,极深之几是研。(《易》曰:夫《易》,圣人所
以极深而研几也。)鄙繁音之坎坎,(坎坎,鼓声。《诗》,坎其击鼓,宛丘之
下。)陋促节之阗阗。妙出人谋,思由神假。时然后击,赞赏典于今兹;动惟其
常,契同文于古者。由是皇衢以正,帝道斯盛。恭出震以成威,膺御乾而启圣。
我后得以昭文物,展声明,不■于素,(■A20,音愆。)可举而行。宜乎骋
墨妙,呈笔精,固敢先三雅而献赋,庶将开万国之颂声。
○吾子
曰:“吾子来也,以有余而欲及人乎?”曰:“然。”“若用子而能使竭忠
孝乎?”曰:“否。夫无忠而忠见,无孝而孝闻,曷若使不见而忠,无闻而孝,
肃然已出,熙然已及,夫已也浑然矣乎!”
○刘叟传
鲁有刘叟者,尝以御龙术进于鲁公。(云云。)刘叟曰:“岁不雨,无以出
终无以入。民枯然视天,卿士大夫绝智,谋山川、祷神只以祈,咸不应。臣投是
龙于尺地之内,不逾晷,雷孚上下,雷孚东西,于是先之以风,腾之以云,从之
以雨。如君之意,欲一邑足之,欲一国足之,欲天下足之。”鲁公曰:“斯龙也
其神乎?是则寡人之国非敢用。”刘叟曰:“臣闻避风雨,御寒暑,当在未寒暑
乎?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于是鲁公止刘叟而内龙。明年,果大
旱,命刘叟出龙,果大雨。
○河间传
河间,淫妇人也,不欲言其姓,故以邑称。始妇人居戚里,(前汉,《万石
君传》注:于上有姻戚者,则皆居之,故名其里为戚里。)有贤操。(七到切。
节操也。)自未嫁,固已恶群戚之乱尨,羞与为类,独深居为翦制缕结。既嫁,
不及其舅,独养姑,谨甚,未尝言门外事。又礼敬夫宾友之相与为肺腑者。其族
类丑行者谋曰:“若河间何?”其甚者曰:“必坏之。”乃谋以车众造门,(造,
七到切,至也。)邀之遨嬉,且美其辞曰:“自吾里有河间,戚里之人日夜为饬
厉,一有小不善,唯恐闻焉。今欲更其故,以相效为礼节,愿朝夕望若仪状以自
惕也。”河间固谢不欲。姑怒曰:“今人好辞来,以一接新妇来为得师,何拒之
坚也?”辞曰:“闻妇人之道,以贞顺静专为礼。若夫矜车服,耀首饰,族出欢
闹,以饮食观游,非妇人宜也。”姑强之,乃从之游。过市,或曰:市少南入浮
图,有国工吴叟始图东南壁,甚怪。可使奚官先壁道乃入观。观已,延及客位,
具食帷床之侧。闻男子欬者,(欬,口溉切。逆气。)河间惊,跣走出,召从者
驰车归。泣数日,愈自闭,不与众戚通。戚里乃更来谢曰:“河间之遽也,犹以
前故,得无罪吾属耶?向之欬者,为膳奴耳。”曰:“数人笑于门,如是何耶?”
群戚闻且退。
期年,乃敢复召,邀于姑,必致之,与偕行,遂入■A54隑州西浮图两
池间。(■A54,《篇》、《韵》无此字,未详。隑,或口溉、柯开二切。
江南人呼梯为■A54,按《集韵》,沂祈二音,曲岸也,又鱼开切,修长也。
《前汉·相如传》:“临曲江之隑州兮。”注:曲,岸头也。巨衣切。)叩
槛出鱼鳖食之,河间为一笑,众乃欢。俄而,又引至食所,空无帷幕,廊庑廓
然,河间乃肯入。先,壁群恶少于北牖下,降帘,使女子为秦声,倨坐观之。
有顷,壁者出宿选貌美阴大者主河间。乃便抱持河间。河间号且泣,婢夹持之,
或谕以利,或骂且笑之。河间窃顾视持己者甚美,左右为不善者已更得适意,鼻
息咈然,意不能无动,力稍纵,主者幸一遂焉。因拥致之房,河间收泣甚适,
自庆未始得也。至日仄,食具,其类呼之食。曰:“吾不食矣。”且暮,驾车相
戒归,河间曰:“吾不归矣,必与是人俱死。”群戚反大闷,不得已,俱宿焉。
夫骑来迎,莫得见,左右力制,明日乃肯归。持淫夫大泣,啮臂相与盟而后就车。
既归,不忍视其夫,闭目曰:“吾病。”与之百物,卒不食。饵以善药,挥
去。心怦怦(披耕切,心急貌。)恒若危柱之弦。夫来,辄大骂,终不一开目,
愈益恶之,夫不胜其忧。数日,乃曰:“吾病且死,非药饵能已,为吾召鬼解除
之,然必以夜。”其夫自河间病,言如狂人,思所以悦其心,度无不为。时上恶
夜祠甚,夫无所避,既张具,(张,音帐。)河间命邑臣告其夫召鬼祝诅,上下
吏讯验,笞杀之。将死,犹曰:“吾负夫人!吾负夫人!”河间大喜,不为服,
辟门召所与淫者,倮逐为荒淫。(倮,力果切。)
居一岁,所淫者衰,益厌,乃出之。召长安无赖男子,晨夜交于门,犹不慊。
(苦簟切。)又为酒垆西南隅,己居楼上,微观之,凿小门,以女侍饵焉。凡来
饮酒,大鼻者,少且壮者,美颜色者,善为酒戏者,皆上与合。且合且窥,恐失
一男子也,犹日呻呼懵懵以为不足。(懵,音蒙。又母总、弥登、母亘三切。)
积十余年,病髓竭而死。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鼻戚頞皆不
欲道也。(戚,与蹙同,促也,急也。頞,音遏,鼻頞也。)
柳先生曰:天下之士为修洁者,有如河间之始为妻妇者乎?天下之言朋友相
慕望,有如河间与其夫之切密者乎?河间一自败于强暴,诚服其利,归敌其夫犹
盗贼仇雠,不忍一视其面,卒计以杀之,无须臾之戚。则凡以怀爱相恋结者,得
不有邪利之猾其中耶?亦足知恩之难恃矣!朋友固如此,况君臣之际,尤可畏哉!
余故私自列云。
○筝郭师墓志(郭师,时之善筝者,故以是称焉。公时在柳州,《刘梦得集》
有与公书云:“发书,得《筝郭师墓志》一篇,以为其工独得于天姿,使木声丝
声均其所自出,抑折愉绎,学者无能知。”又云:“郭师与不可传者死矣,弦张
柱差,枵然貌存。中有至音,含糊弗闻。噫!人亡而器存,布在方册者是已。余
之伊郁也,岂独为郭师发耶?想足下因仆书,重有慨耳。”盖睹郭师之事,观公
之文而有感也。)
郭师名无名,无字。父爽,云中大将。无名生善音,能鼓十三弦。(阮弦
《筝赋》曰:筝长六尺以应律,弦十有二象十二时,柱高三寸象三才。《唐史·
音乐志》云:筝本秦声也。制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唯此瑟十三弦,
此乃筝也。今雅乐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皆十有三弦。郭师所能者,盖十三弦
者也。)其为事天姿独得,推七律三十五调,切密邃靡,布爪指,运掌掔。(掔,
于焕切。旧作“紧”,胥山沈公谓当作“掔”。《仪礼》曰:钩中指,结于掔,
掌后节中也。又音牵,音悭。击也牵也。)使木声丝声均其所自出,屈折愉绎。
(屈,一作“抑”,知,一作“如”。)学者无能知。自去乳,不近荤肉,以是
慕浮图道。既失父母,即弃去兄弟,自髡缁入代清凉山,(代,谓代州。)又南
来楚中,然遇其故器,不能无抚弄。
吴王宙刺复州,(太宗子吴王恪、恪子琨、琨子只、只子巘,巘子宙,皆嗣
为王。)或以告,乃延入,强之,宙号知声音,拚蹈以为神奇。会宙贬贺州,遂
以来。性爱酒,不能已,因纵发为黄老术。薛道州伯高抵宙以书,必致之,至与
坐起。伯高,褒斜人也,嗜其音,至善处,辄自为击节。教阍管谨视出入。饵仄
柏,不食谷。三年,变服遁逃九疑丛祠中,(《史记》,神之依丛木者,谓之
“丛祠”。)披取之益善,亲遇,终不屑。卒乘暴水入小船,下岣嵝山,(岣嵝,
山名。嵝,力主反。)求道箓,会欧阳师死,不果受。张诫副岭南,又强与偕。
诫死,至是抵余。时已得骨髓病,日犹鼓音四五行。居数日,益笃。既病,自为
歌。死三日,葬州北岗西。志其词曰:
云州生,柳州死,年五十,病骨髓,天与之音今止矣。丁酉之年秋既季,
(元和十二年季秋也。)月阙其团于是始。(谓九月十六日也。)心为浮图形道
士,仁人我哀埋勿弃。
○赵秀才群墓志
婴、臼死信孤乃立,(《史记·赵世家》曰:“晋至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
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
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婴曰:“朔妇有遗腹,若
幸而男,吾奉之。”后果生男。屠岸贾索之,婴与杵臼谋,乃取他人子,使杵臼
负而匿。诸将遂索杵臼杀之。程婴与赵氏真孤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景公疾,卜
云: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于是召赵孤及程婴,复与赵田邑如故。)王侯世家天
水邑。群字容成系是袭,祖某父某仕相及。(一本,止作“祖仕相及”。一作考
某。)嗟然秀才胡汲汲?体貌之恭艺始习。娶于赤水礼犹执,南浮合浦遽远集。
元和庚寅神永戢,(庚寅,元和五年。)问年二纪益以十。(年三十四也。)仆
夫返柩当启蛰,(《左氏》:启蛰而郊。启蛰,建寅之月,盖正月也。)潇湘之
交瘗原隰。稚妻号叫幼女泣,和者凄欷行路悒。追初悯夭铭兹什。
○太府李卿外妇马淑志(公集有《与李睦州书》,名字皆不得而详。然公志
及其私,必与公相厚者。元和五年,公时与李俱在永州,故云卒于湘水之东。志
是时作也。《汉书》:齐悼惠王,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颜师古曰:谓与旁通
者。其云外妇,本此。)
氏曰马,字曰淑,生广陵。(扬州。)母曰刘,客倡也。淑之父曰总,既孕
而卒,故淑为南康讴者。李君为睦州,诋狂寇见诬,左官为循州录,过而慕焉,
(李为睦州刺史,元和二年,为李锜所诬,得罪,贬循州。)纳为外妇,偕窜南
海上。及移永州,(更大赦,李量移永州。)州之骚人多李之旧,日载酒往焉。
闻其操鸣弦为新声,抚节而歌,莫不感动其音,美其容,以忘其居之远而名之辱,
方幸其若是也。元和五年五月十九日,积疾卒于湘水之东,葬东岗之北垂,年二
十四。铭曰:
容之丰兮艺之功,隐忧以舒和乐雍。佳冶雕殒逝安穷!谐鼓瑟兮湘之浒,
(谓湘灵鼓瑟也。)嗣灵音兮永终古。(湘灵鼓瑟。今淑之死,能嗣其音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柳宗元】更多作品:
《柳宗元集》柳宗元集
《全唐诗》第17卷044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全唐诗》第17卷045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全唐诗》第17卷046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战武牢〗
《全唐诗》第17卷047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泾水黄〗
《全唐诗》第17卷048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
《全唐诗》第17卷049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全唐诗》第17卷050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河右平〗
《全唐诗》第17卷051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全唐诗》第17卷052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全唐诗》第17卷053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吐谷浑〗
《全唐诗》第17卷054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全唐诗》第17卷055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
《全唐诗》第20卷026首〖相和歌辞·东门行〗
《全唐诗》第22卷016首〖舞曲歌辞·白纻歌〗
《全唐诗》第25卷062首〖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全唐诗》第26卷046首〖杂曲歌辞·杨白花〗
《全唐诗》第350卷001首〖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全唐诗》第350卷002首〖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全唐诗》第350卷003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为晋阳武第一〗
《全唐诗》第350卷004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败来归以开黎阳斥东土为兽之穷第二〗
《全唐诗》第350卷005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助逆师奋击武牢下擒之遂降充为战武牢第三〗
《全唐诗》第350卷006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薛举据泾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师平之为泾水黄第四〗
《全唐诗》第350卷007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辅氏凭江淮竟东海命将平之为奔鲸沛第五〗
《全唐诗》第350卷008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穷南越良将取之不以师为苞枿第六〗
《全唐诗》第350卷009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不克变或执以降为河右平第七〗
《全唐诗》第350卷010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焉师大破之降其国告于庙为铁山碎第八〗
《全唐诗》第350卷011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刘武周败裴寂咸有晋地太宗灭之为靖本邦第九〗
《全唐诗》第350卷012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为吐谷浑第十〗
《全唐诗》第350卷013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全唐诗》第350卷014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夷状如周书王会为东蛮第十二〗
《全唐诗》第350卷015首〖贞符〗
《全唐诗》第350卷016首〖视民诗〗
《全唐诗》第351卷001首〖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全唐诗》第351卷002首〖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全唐诗》第351卷003首〖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全唐诗》第351卷004首〖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全唐诗》第351卷005首〖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全唐诗》第351卷006首〖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全唐诗》第351卷007首〖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全唐诗》第351卷008首〖赠江华长老〗
《全唐诗》第351卷009首〖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全唐诗》第351卷010首〖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全唐诗》第351卷011首〖界围岩水帘〗
《全唐诗》第351卷012首〖古东门行〗
《全唐诗》第351卷013首〖寄韦珩〗
《全唐诗》第351卷014首〖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全唐诗》第351卷015首〖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全唐诗》第351卷016首〖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全唐诗》第351卷017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全唐诗》第351卷018首〖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全唐诗》第351卷019首〖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全唐诗》第351卷020首〖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全唐诗》第351卷021首〖汨罗遇风〗
《全唐诗》第351卷022首〖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全唐诗》第351卷023首〖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全唐诗》第351卷024首〖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全唐诗》第351卷025首〖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全唐诗》第351卷026首〖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全唐诗》第351卷027首〖李西川荐琴石〗
《全唐诗》第351卷028首〖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全唐诗》第351卷029首〖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全唐诗》第351卷030首〖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楦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全唐诗》第351卷031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全唐诗》第351卷032首〖重别梦得〗
《全唐诗》第351卷033首〖三赠刘员外〗
《全唐诗》第351卷034首〖再上湘江〗
《全唐诗》第351卷035首〖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全唐诗》第351卷036首〖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全唐诗》第351卷037首〖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全唐诗》第351卷038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全唐诗》第351卷039首〖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全唐诗》第352卷001首〖登柳州峨山〗
《全唐诗》第352卷002首〖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全唐诗》第352卷003首〖答刘连州邦字〗
《全唐诗》第352卷004首〖岭南江行〗
《全唐诗》第352卷005首〖柳州峒氓〗
《全唐诗》第352卷006首〖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全唐诗》第352卷007首〖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全唐诗》第352卷008首〖种柳戏题〗
《全唐诗》第352卷009首〖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全唐诗》第352卷010首〖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全唐诗》第352卷011首〖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全唐诗》第352卷012首〖别舍弟宗一〗
《全唐诗》第352卷013首〖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全唐诗》第352卷014首〖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全唐诗》第352卷015首〖重赠二首〗
《全唐诗》第352卷016首〖叠前〗
《全唐诗》第352卷017首〖叠后〗
《全唐诗》第352卷018首〖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全唐诗》第352卷019首〖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唐诗》第352卷020首〖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全唐诗》第352卷021首〖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全唐诗》第352卷022首〖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全唐诗》第352卷023首〖柳州寄京中亲故〗
《全唐诗》第352卷024首〖种木槲花〗
《全唐诗》第352卷025首〖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全唐诗》第352卷026首〖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全唐诗》第352卷027首〖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28首〖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29首〖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全唐诗》第352卷030首〖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全唐诗》第352卷031首〖南涧中题〗
《全唐诗》第352卷032首〖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全唐诗》第352卷033首〖与崔策登西山〗
《全唐诗》第352卷034首〖构法华寺西亭〗
《全唐诗》第352卷035首〖夏夜苦热登西楼〗
《全唐诗》第352卷036首〖觉衰〗
《全唐诗》第352卷037首〖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38首〖韦道安〗
《全唐诗》第352卷039首〖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全唐诗》第352卷040首〖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全唐诗》第352卷041首〖独觉〗
《全唐诗》第352卷042首〖首春逢耕者〗
《全唐诗》第352卷043首〖溪居〗
《全唐诗》第352卷044首〖夏初雨后寻愚溪〗
《全唐诗》第352卷045首〖入黄溪闻猿〗
《全唐诗》第352卷046首〖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全唐诗》第352卷047首〖郊居岁暮〗
《全唐诗》第352卷048首〖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全唐诗》第352卷049首〖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全唐诗》第352卷050首〖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全唐诗》第352卷051首〖零陵春望〗
《全唐诗》第352卷052首〖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全唐诗》第352卷053首〖夏昼偶作〗
《全唐诗》第352卷054首〖雨晴至江渡〗
《全唐诗》第352卷055首〖江雪〗
《全唐诗》第352卷056首〖冉溪〗
《全唐诗》第352卷057首〖法华寺西亭夜饮〗
《全唐诗》第352卷058首〖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全唐诗》第353卷001首〖茅檐下始栽竹〗
《全唐诗》第353卷002首〖种仙灵毗〗
《全唐诗》第353卷003首〖种术〗
《全唐诗》第353卷004首〖种白蘘荷〗
《全唐诗》第353卷005首〖新植海石榴〗
《全唐诗》第353卷006首〖戏题阶前芍药〗
《全唐诗》第353卷007首〖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全唐诗》第353卷008首〖植灵寿木〗
《全唐诗》第353卷009首〖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全唐诗》第353卷010首〖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全唐诗》第353卷011首〖早梅〗
《全唐诗》第353卷012首〖南中荣橘柚〗
《全唐诗》第353卷013首〖红蕉〗
《全唐诗》第353卷014首〖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全唐诗》第353卷015首〖巽公院五咏·曲讲堂〗
《全唐诗》第353卷016首〖巽公院五咏·禅堂〗
《全唐诗》第353卷017首〖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全唐诗》第353卷018首〖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全唐诗》第353卷019首〖梅雨〗
《全唐诗》第353卷020首〖零陵早春〗
《全唐诗》第353卷021首〖田家三首〗
《全唐诗》第353卷022首〖行路难三首〗
《全唐诗》第353卷023首〖闻籍田有感〗
《全唐诗》第353卷024首〖跂乌词〗
《全唐诗》第353卷025首〖笼鹰词〗
《全唐诗》第353卷026首〖放鹧鸪词〗
《全唐诗》第353卷027首〖龟背戏〗
《全唐诗》第353卷028首〖闻黄鹂〗
《全唐诗》第353卷029首〖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全唐诗》第353卷030首〖杨白花〗
《全唐诗》第353卷031首〖渔翁〗
《全唐诗》第353卷032首〖饮酒〗
《全唐诗》第353卷033首〖读书〗
《全唐诗》第353卷034首〖感遇二首〗
《全唐诗》第353卷035首〖咏史〗
《全唐诗》第353卷036首〖咏三良〗
《全唐诗》第353卷037首〖咏荆轲〗
《全唐诗》第353卷038首〖掩役夫张进骸〗
《全唐诗》第353卷039首〖省试观庆云图诗〗
《全唐诗》第353卷040首〖春怀故园〗
《唐诗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诗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诗 溪居
《唐诗三百首》卷三 七言古诗 渔翁
《唐诗三百首》卷六 七言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诗三百首》卷七 五言绝句 江雪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