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十七 传
书名:柳宗元集    作者:柳宗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宋清传(公此文,当在谪永州后作,盖有激云。)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居,谓积也。)有自山泽来者,必归
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音售,卖也。易,以豉
切。)咸誉清。疾病疕疡者。(疕,卑履切,一本作“咸誉清,信能疗
病,故病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皆”,一作
“咸”。)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
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汉高纪》折券注:以简牍为契券。《战
国策》:冯驩使吏召诸民悉来合券,券遍合,因烧其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
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
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赊”,一作“贱”。)不
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
(怫,音佛。)再则骂而仇耳。(“耳”,一作“取”。)彼之为利,不亦翦翦
乎!(翦,子贱切。)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
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
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
“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
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市道交”岂可少耶?或曰:“清,非市道人
也。”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
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种树郭橐驼传(驼,马类也。背肉似橐,故以名之。橐,音托。驼,徒何
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史记》:荆王刘贾,诸刘者不知其何属。《汉史》:
荆王刘贾,不知其初起时。刘屈氂,不知其始所以进。公文法本此。)病瘘,
(陇主切,伛疾也,一作“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史记》:陈胜败固当,见《项羽本纪》。
《汉书》亦同。公语法本此。)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
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豪”下一有“家”字。)为观游及卖果者,
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
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汉书》:万物孳萌于子。孳,
音兹。一有“以”字。)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去,一作
“亦”。)其莳也若子,(莳,音侍,种也。)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
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
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一有“焉”字。)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
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一本作“矣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
也。然吾居乡,(“吾”,一作“而”。)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
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勖,呼玉切,勉也。)督尔
获。蚤缫而绪,(缫,谓绎茧为丝。缫,苏曹切。)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
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辍”,一作
“具”,一无“者”字。)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
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嘻”,一作“喜”。)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一有“也”字。)
○童区寄传(其文曰“桂部从事为余言之”,当在柳州作。东坡有《刘丑厮
诗》曰:“此可名区寄,追配郴之荛;恨我非柳子,击节为尔谣。”谓此。)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必”,一作“以”。)自毁
齿已上,(《说文》:男八月齿生,八岁而齿乚,女七月齿生,七岁而齿乚。齿
乚,毁齿也。)父兄鬻卖,(鬻,音育。)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则”
下有“盗”字。)束缚钳梏之。(钳者,以铁束之。梏,手械。钳,其廉切。梏,
姑沃切。)至有须鬛者,(鬛,音猎,长须也。)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
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么弱者。(么,小也。)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
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
(此用太史公《与任安书》斯已奇矣语法,公凡数用之。)桂部从事杜周士(周
士贞元十七年第进士,元和中,从事桂管。)为余言之。
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荛,采薪也。)二豪贼劫持反接,布
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南越中谓野市曰虚。)寄伪儿啼,恐慓为儿
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
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一有
“然”字。)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
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证,杲卿之
孙,元和初为桂管刺史观察使。证,音征,又之盛切。)留为小吏,不肯。与衣
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战国策》:燕太子丹欲以匕首刺秦王,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三,杀人,
人不敢忤视,乃令为荆轲副而往。《史记》作舞阳。)而讨杀二豪,(“讨”一
作“计”。)岂可近耶!”
○梓人传(王承福,圬者,而得传于韩。
杨潜,梓人,而得传于柳。)
裴封叔之第,(名墐,公之姊夫。)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隟
宇而处焉。(《说文》:隟,厄塞也,当作“隙”,写转作“隟”,去逆切,
详注第九卷。)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寻八尺。引,十丈。寻引,所以度长
短也。)家不居砻斫之器。(砻,音聋。斫,音卓。)问其能,曰:“吾善度材,
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
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
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
曰:“斧彼!”(或曰“斧”为句绝。)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
(或曰“锯”为句绝。)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
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
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易》:上栋下宇,
以避风雨。)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
视大骇,(《贾谊传》:天下圜视而起。注云:惊愕也。)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
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
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
里胥;(徒隶,给徭役者。乡师,一乡之长。里胥,一里之长。胥,有才智者,
平上二声通。)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
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记·王制》:千
里之外设方伯。又曰: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帅”,
与“率”同。)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
尹,(汉制:乡小者,置啬夫一人。版尹,掌户版者。)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
有执伎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
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
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
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炫,音县,行且卖也。)不矜名,不亲小劳,
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材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
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
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
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
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
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廷,(听,鱼隐切,笑也。)而
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
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
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
(《诗·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
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部鄙切,毁也。)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
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
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挠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周礼·
考工记》之文。)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李赤传(赤自谓歌诗类李白,而赤其名,狂士也。其所养可知。司马长卿
名相如,以名慕蔺相如者也。不效其全璧之高风,而佞谀之辞有蔺氏所不为。牛
僧孺字思黯,以字慕汲黯者也。不效其好谏之高节,而市人之行有汲直所不齿。
李太白以神仙风姿,布衣入翰苑,使高力士脱靴,眼空四海。而李赤惑于妖鬼,
以世为溷,以溷为帝居清都,白固如是耶?)
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游
宣州,州人馆之。(一本,无“州人”二字。)其友与俱游者有姻焉。间累日,
乃从之馆。赤方与妇人言,其友戏之。赤曰:“是媒我也,吾将娶乎是。”友大
骇,曰:“足下妻固无恙,(《汉书·李陵传》:霍与上官无恙乎。师古注:恙,
忧病也。)太夫人在堂,安得有是?岂狂易病惑耶?”(易,音亦。)取绛雪饵
之,赤不肯。有间,妇人至,又与赤言,即取巾经其脰。(音豆,项也。经,缢
也。)赤两手助之,舌尽出。其友号而救之,妇人解其巾走去。赤怒曰:“汝无
道,吾将从吾妻,汝何为者?”赤乃就牖间为书,辗而圆封之。(卧不阖口曰辗。
音展,又尼展、女箭二切。)又为书,博封之。讫,如厕。久,(一有“而”字。)
其友从之,见赤轩厕抱瓮诡笑而侧视,势且下。入,乃倒曳得之。又大怒曰:
“吾已升堂面吾妻。吾妻之容,世固无有,堂之饰,宏大富丽,椒兰之气,油然
而起。顾视汝之世犹溷厕也,(溷,胡困切。)而吾妻之居,与帝居钧天、清都
无以异(《史记》:赵简子梦游钧天、广乐。)若何苦余至此哉?”然后其友知
赤之所遭,乃厕鬼也。聚仆谋曰:“亟去是厕。”遂行宿三十里。夜,赤又如厕。
久,从之,且复入矣。持出,洗其污,众环之以至旦。去抵他县,县之吏方宴,
赤拜揖跪起无异者。酒行,友未及言,已饮而顾赤,则已去矣。走从之。赤入厕,
举其床扞门,门坚不可入,其友叫且言之。众发墙以入,赤之面陷不洁者半矣,
又出洗之。县之吏更召巫师善咒术者守赤,赤自若也。夜半,守者怠,皆睡。及
觉,更呼而求之,见其足于厕外,赤死久矣,独得尸归其家。取其所为书读之,
盖与其母妻诀,其言辞犹人也。
柳先生曰,李赤之传不诬矣。是其病心而为是耶?抑固有厕鬼耶?赤之名闻
江湖间,其始为士,无以异于人也。一惑于怪,而所为若是,乃反以世为溷,溷
为帝居清都,其属意明白。今世皆知笑赤之惑也,及至是非取与向背决不为赤者,
几何人耶?反修而身,无以欲利好恶迁其神而不返,则幸矣,(一作“耳”。)
又何暇赤之笑哉?(东坡有《李赤诗》并题跋,见本集。)
○蝜蝂传(公之所言,盖指当时用事贪取滋甚者。蝜,音负,又扶缶
切。蝂,音板。)
蝜蝂者,(蝜蝂,《尔雅》作负版。)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
取,卬其首负之。(卬,音昂,亦作“仰”。)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
涩,物积因不散,(“因”,一作“固”。)卒踬仆不能起。(踬,知利切。搢,
音赴,又音匐。)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
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
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一本有“曾”也。)不知戒。虽其形魁
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哀”,一作“悲”。)
○曹文洽韦道安传(元阙)
(曹文洽,本义成军牙将也。贞元十六年,监军薛盈珍遣小吏程务盈诬奏节
度使姚南仲罪,文洽亦奏事长安,知之,追及务盈于长乐驿,中夜杀之,沉盈珍
表于厕中,自作表雪南仲之冤,且首专杀之罪,亦作状白南仲,遂自杀。明旦,
门不启,驿吏排之入,得表状于文洽尸旁。上闻而异之。又是岁五月庚戌,徐州
节度使张建封卒。壬子,军乱,杀判官郑通诚,建封子愔知军事,以抗王命,韦
道安死之。二公传,诸本皆阙,然集中有《韦道安》诗,言其事甚详。观其诗,
则传之意可见矣。题云《曹文洽韦道安传》,则事必相关,岂诗所谓自言故刺史
者耶?或与道安同救刺史之急者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柳宗元】更多作品:
《柳宗元集》柳宗元集
《全唐诗》第17卷044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全唐诗》第17卷045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全唐诗》第17卷046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战武牢〗
《全唐诗》第17卷047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泾水黄〗
《全唐诗》第17卷048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
《全唐诗》第17卷049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全唐诗》第17卷050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河右平〗
《全唐诗》第17卷051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全唐诗》第17卷052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全唐诗》第17卷053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吐谷浑〗
《全唐诗》第17卷054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全唐诗》第17卷055首〖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
《全唐诗》第20卷026首〖相和歌辞·东门行〗
《全唐诗》第22卷016首〖舞曲歌辞·白纻歌〗
《全唐诗》第25卷062首〖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全唐诗》第26卷046首〖杂曲歌辞·杨白花〗
《全唐诗》第350卷001首〖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全唐诗》第350卷002首〖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全唐诗》第350卷003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为晋阳武第一〗
《全唐诗》第350卷004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败来归以开黎阳斥东土为兽之穷第二〗
《全唐诗》第350卷005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助逆师奋击武牢下擒之遂降充为战武牢第三〗
《全唐诗》第350卷006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薛举据泾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师平之为泾水黄第四〗
《全唐诗》第350卷007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辅氏凭江淮竟东海命将平之为奔鲸沛第五〗
《全唐诗》第350卷008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穷南越良将取之不以师为苞枿第六〗
《全唐诗》第350卷009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不克变或执以降为河右平第七〗
《全唐诗》第350卷010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焉师大破之降其国告于庙为铁山碎第八〗
《全唐诗》第350卷011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刘武周败裴寂咸有晋地太宗灭之为靖本邦第九〗
《全唐诗》第350卷012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为吐谷浑第十〗
《全唐诗》第350卷013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全唐诗》第350卷014首〖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夷状如周书王会为东蛮第十二〗
《全唐诗》第350卷015首〖贞符〗
《全唐诗》第350卷016首〖视民诗〗
《全唐诗》第351卷001首〖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全唐诗》第351卷002首〖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全唐诗》第351卷003首〖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全唐诗》第351卷004首〖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全唐诗》第351卷005首〖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全唐诗》第351卷006首〖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全唐诗》第351卷007首〖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全唐诗》第351卷008首〖赠江华长老〗
《全唐诗》第351卷009首〖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全唐诗》第351卷010首〖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全唐诗》第351卷011首〖界围岩水帘〗
《全唐诗》第351卷012首〖古东门行〗
《全唐诗》第351卷013首〖寄韦珩〗
《全唐诗》第351卷014首〖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全唐诗》第351卷015首〖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全唐诗》第351卷016首〖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全唐诗》第351卷017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全唐诗》第351卷018首〖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全唐诗》第351卷019首〖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全唐诗》第351卷020首〖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全唐诗》第351卷021首〖汨罗遇风〗
《全唐诗》第351卷022首〖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全唐诗》第351卷023首〖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全唐诗》第351卷024首〖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全唐诗》第351卷025首〖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全唐诗》第351卷026首〖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全唐诗》第351卷027首〖李西川荐琴石〗
《全唐诗》第351卷028首〖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全唐诗》第351卷029首〖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全唐诗》第351卷030首〖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楦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全唐诗》第351卷031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全唐诗》第351卷032首〖重别梦得〗
《全唐诗》第351卷033首〖三赠刘员外〗
《全唐诗》第351卷034首〖再上湘江〗
《全唐诗》第351卷035首〖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全唐诗》第351卷036首〖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全唐诗》第351卷037首〖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全唐诗》第351卷038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全唐诗》第351卷039首〖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全唐诗》第352卷001首〖登柳州峨山〗
《全唐诗》第352卷002首〖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全唐诗》第352卷003首〖答刘连州邦字〗
《全唐诗》第352卷004首〖岭南江行〗
《全唐诗》第352卷005首〖柳州峒氓〗
《全唐诗》第352卷006首〖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全唐诗》第352卷007首〖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全唐诗》第352卷008首〖种柳戏题〗
《全唐诗》第352卷009首〖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全唐诗》第352卷010首〖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全唐诗》第352卷011首〖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全唐诗》第352卷012首〖别舍弟宗一〗
《全唐诗》第352卷013首〖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全唐诗》第352卷014首〖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全唐诗》第352卷015首〖重赠二首〗
《全唐诗》第352卷016首〖叠前〗
《全唐诗》第352卷017首〖叠后〗
《全唐诗》第352卷018首〖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全唐诗》第352卷019首〖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唐诗》第352卷020首〖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全唐诗》第352卷021首〖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全唐诗》第352卷022首〖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全唐诗》第352卷023首〖柳州寄京中亲故〗
《全唐诗》第352卷024首〖种木槲花〗
《全唐诗》第352卷025首〖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全唐诗》第352卷026首〖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全唐诗》第352卷027首〖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28首〖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29首〖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全唐诗》第352卷030首〖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全唐诗》第352卷031首〖南涧中题〗
《全唐诗》第352卷032首〖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全唐诗》第352卷033首〖与崔策登西山〗
《全唐诗》第352卷034首〖构法华寺西亭〗
《全唐诗》第352卷035首〖夏夜苦热登西楼〗
《全唐诗》第352卷036首〖觉衰〗
《全唐诗》第352卷037首〖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全唐诗》第352卷038首〖韦道安〗
《全唐诗》第352卷039首〖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全唐诗》第352卷040首〖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全唐诗》第352卷041首〖独觉〗
《全唐诗》第352卷042首〖首春逢耕者〗
《全唐诗》第352卷043首〖溪居〗
《全唐诗》第352卷044首〖夏初雨后寻愚溪〗
《全唐诗》第352卷045首〖入黄溪闻猿〗
《全唐诗》第352卷046首〖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全唐诗》第352卷047首〖郊居岁暮〗
《全唐诗》第352卷048首〖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全唐诗》第352卷049首〖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全唐诗》第352卷050首〖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全唐诗》第352卷051首〖零陵春望〗
《全唐诗》第352卷052首〖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全唐诗》第352卷053首〖夏昼偶作〗
《全唐诗》第352卷054首〖雨晴至江渡〗
《全唐诗》第352卷055首〖江雪〗
《全唐诗》第352卷056首〖冉溪〗
《全唐诗》第352卷057首〖法华寺西亭夜饮〗
《全唐诗》第352卷058首〖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全唐诗》第353卷001首〖茅檐下始栽竹〗
《全唐诗》第353卷002首〖种仙灵毗〗
《全唐诗》第353卷003首〖种术〗
《全唐诗》第353卷004首〖种白蘘荷〗
《全唐诗》第353卷005首〖新植海石榴〗
《全唐诗》第353卷006首〖戏题阶前芍药〗
《全唐诗》第353卷007首〖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全唐诗》第353卷008首〖植灵寿木〗
《全唐诗》第353卷009首〖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全唐诗》第353卷010首〖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全唐诗》第353卷011首〖早梅〗
《全唐诗》第353卷012首〖南中荣橘柚〗
《全唐诗》第353卷013首〖红蕉〗
《全唐诗》第353卷014首〖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全唐诗》第353卷015首〖巽公院五咏·曲讲堂〗
《全唐诗》第353卷016首〖巽公院五咏·禅堂〗
《全唐诗》第353卷017首〖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全唐诗》第353卷018首〖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全唐诗》第353卷019首〖梅雨〗
《全唐诗》第353卷020首〖零陵早春〗
《全唐诗》第353卷021首〖田家三首〗
《全唐诗》第353卷022首〖行路难三首〗
《全唐诗》第353卷023首〖闻籍田有感〗
《全唐诗》第353卷024首〖跂乌词〗
《全唐诗》第353卷025首〖笼鹰词〗
《全唐诗》第353卷026首〖放鹧鸪词〗
《全唐诗》第353卷027首〖龟背戏〗
《全唐诗》第353卷028首〖闻黄鹂〗
《全唐诗》第353卷029首〖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全唐诗》第353卷030首〖杨白花〗
《全唐诗》第353卷031首〖渔翁〗
《全唐诗》第353卷032首〖饮酒〗
《全唐诗》第353卷033首〖读书〗
《全唐诗》第353卷034首〖感遇二首〗
《全唐诗》第353卷035首〖咏史〗
《全唐诗》第353卷036首〖咏三良〗
《全唐诗》第353卷037首〖咏荆轲〗
《全唐诗》第353卷038首〖掩役夫张进骸〗
《全唐诗》第353卷039首〖省试观庆云图诗〗
《全唐诗》第353卷040首〖春怀故园〗
《唐诗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诗三百首》卷一 五言古诗 溪居
《唐诗三百首》卷三 七言古诗 渔翁
《唐诗三百首》卷六 七言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诗三百首》卷七 五言绝句 江雪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