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七十七 列传第二
书名: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后妃下
张皇后 章敬吴太后 贞懿独孤皇后 睿真沈太后 昭德王皇后 韦贤妃
庄宪王皇后 懿安郭太后 孝明郑太后 恭僖王太后 贞献萧太后 宣懿韦太后
尚宫宋若昭 郭贵妃 王贤妃 元昭晁太后 惠安王太后 郭淑妃 恭宪王太后
何皇后
肃宗废后庶人张氏,邓州向城人,家徙新丰。祖母窦,昭成皇后女弟也。玄
宗幼失昭成,母视姨,鞠爱笃备。帝即位,封邓国夫人,亲宠无比。五息子,曰
去惑、去疑、去奢、去逸、去盈,皆显官。去盈尚常芬公主。去逸生后。
肃宗为忠王时,纳韦元珪女为孺人。既建太子,以孺人为妃,后为良娣。妃
兄坚为李林甫构死,太子惧,请与妃绝,毁服幽禁中。安禄山反,陷於贼,至德
中薨。
始,妃既绝,良娣得专侍太子,慧中而辩,能迎意傅合。玄宗西幸,娣与太
子从,度渭,民鄣道乞留复长安,太子不听。中人李辅国密启,娣又赞其谋,遂
定计北趣灵武。时军卫单寡,夕次,娣必寝前,太子曰:“暮夜可虞,且扞贼非
妇人事,宜少戒。”对曰:“方多事,若仓卒,妾自当之,殿下可徐为计。”驻
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太子敕止,对曰:“今岂自养时邪?”乾元初,
册拜淑妃,赠其父尚书左仆射,姊妹皆封号,弟清、潜尚大宁、延和二郡主。遂
立为皇后,诏内外命妇悉朝光顺门。
后能牢宠,稍稍豫政事,与李辅国相助,多以私谒桡权。亲蚕苑中,群命妇
相礼,仪物甚盛。二年,群臣上帝尊号,后亦讽群臣尊己号“翊圣”,帝问李揆,
揆争不可。会月蚀,帝以咎在后宫,乃止。又与辅国谋徙上皇西内。端午日,帝
召见山人李唐,帝方拥幼女,顾唐曰:“我念之,无怪也。”唐曰:“太上皇今
日亦当念陛下。”帝泫然涕下,而内制於后,卒不敢谒西宫。帝不豫,后自箴血
写佛书以示诚。
初,建宁王倓数短后於帝,上皇在蜀,以七宝鞍赐后,而李泌请分以赏战
士,倓助泌请,故后怨,卒被谮死。繇是太子深畏,事后谨甚。后犹欲危之,
然以子佋早世而侗幼,故太子得无患。宝应元年,帝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等
谋立越王系,而李辅国、程元振以兵卫太子,幽后别殿。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请
废为庶人,杀之。清、潜与舅窦履信皆流放,支党伏诛。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濮州濮阳人。父令珪,以郫丞坐事死,故后幼入掖廷。
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阴构不测,太子内忧,鬓发班秃。后入谒,玄宗见
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蠹,左右无嫔侍,帝愀然谓高力士曰:
“儿居处乃尔,将军叵使我知乎?”诏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力士曰:
“京兆料择,人得以藉口,不如取掖廷衣冠子,可乎?”诏可。得三人,而后在
中,因蒙幸。忽寝厌不寤,太子问之,辞曰:“梦神降我,介而剑,决我胁以入,
殆不能堪。”烛至,其文尚隐然。生代宗,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孙
体挛弱,负姆嫌陋,更取他宫儿以进,帝视之不乐,姆叩头言非是。帝曰:“非
尔所知,趣取儿来!”於是见嫡孙,帝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
还,尽留内乐宴具,顾力士曰:“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
后性谦柔,太子礼之甚渥,年十八薨。代宗即位,群臣请以后祔肃宗庙,乃
追尊为皇后,上谥,合葬建陵。启故窆,貌泽若生,衣皆赭色,见者叹异,谓有
圣子之符云。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失其何所人。父颖,左威卫录事参军。
天宝中,帝为广平王,时贵妃杨氏外家贵冠戚里,秘书少监崔峋妻韩国夫人
以其女女皇孙为妃。妃生子偲,所谓召王者。妃倚母家,颇骑媢。诸杨诛,礼
浸薄,及薨,后以姝艳进,居常专夜。王即位,册贵妃,生韩王回、华阳公主。
大历十年薨,追号为皇后,上谥。帝悼思不已,故殡内殿,累年不外葬。后
三年,始诏於都左治陵,欲朝夕望见之。补阙姚南仲谏而止,乃葬庄陵。诏宰相
常衮为哀册,帝於后厚,故送终华广,务称其情,衮极道凄婉,以中帝意。又诏
群臣为挽辞,帝择其尤悲者令歌之。
初,后爱遇第一,官其宗叔卓少府监,兄良佐太子中允。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开元末,以良家子入东宫,太子以赐广平王,
实生德宗。
天宝乱,贼囚后东都掖廷。王入洛,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未及归长安,而
河南为史思明所没,遂失后所在。代宗立,以德宗为皇太子,诏访后在亡,不能
得。
德宗即位,乃先下诏赠后曾祖士衡太保,祖介福太傅,父易直太师,弟易良
司空,易直子震太尉。一日封拜百二十七人,诏制皆锦翠池饰,以厩马负载赐其
家。易良妻崔入谒,帝易服,召王、韦美人出拜,诏崔勿答。
建中元年,乃具册前上皇太后尊号,帝供张含元殿,具衮冕,出自左序,立
东方,群臣在位,帝再拜奉册,欷歔感咽,左右皆泣。於是中书舍人高参上议:
“汉文帝即位,遣薄昭迎太后於代。今宜用汉故事,令有司择日分遣诸沈行州县
物色咨访,以述宣皇帝孝思意,冀上天降休,灵命允答。须审知皇太后行在,然
后遣大臣备法驾奉迎。”帝乃以睦王述为奉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昇平公主
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
故中官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与女官李真一尝从后游。李见高,疑问之,
含糊不坚,而年状差似后。又后尝削脯哺帝,伤左指,高亦尝剖瓜伤指。是时宫
中无识后者。於是迎还上阳宫,驰以闻。帝喜,群臣皆贺。力士子知非是,具言
其情,诏贷之。帝谓左右:“吾宁受百罔,冀一得真。”於是自谓太后者数矣,
及索验左,皆辞穷,终帝世无闻焉。贞元七年,诏赠外高祖琳为司徒,封徐国公,
为立五庙,以琳为始祖,诏族子房为金吾将军,奉其祀。
宪宗即位,有司建言:“皇太后沈氏厌代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哀思
罔极,建中时,发明诏,遣使者奉迎,凡舟车所至罔不逮,岁推月迁,参访理绝。
请因大行皇帝启殡,诏群臣为皇太后发哀肃章内殿,中人奉廞衣置幄坐,宫中朝
夕上食,告天地宗庙,上太皇太后谥册,作神主祔代宗庙,备法驾,奉袆衣,
纳於元陵祠至。”诏曰“可”。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本仕家,失其谱系。帝为鲁王时纳为嫔,生顺宗,尤见
宠礼。既即位,册号淑妃,赠其父遇扬州大都督,子姓姻出悉得官。
贞元三年,妃久疾,帝念之,遂立为皇后。册礼方讫而后崩,群臣大临三日,
帝七日释服。将葬,后母郕国郑夫人请设奠,有诏祭物无用寓,欲祭听之。於
是宗室王、大臣李晟浑瑊等皆祭,自发涂日日奠,终发引乃止。葬靖陵,置令丞
如它陵台。立庙,奏《坤元之舞》。敕宰相张延赏、柳浑等制乐曲,帝嫌文不工;
李纾上谥册曰“大行皇后”,帝又谓不典。并诏翰林学士吴通玄改撰,册曰“咨
后王氏”。然议者谓岑文本所上文德皇后册言“皇后长孙氏”为得礼。永贞元年,
改祔崇陵。
德宗贤妃韦氏,戚里旧族也。祖濯,尚定安公主。初为良娣,德宗贞元四年,
册拜贤妃。宫壶事无不听,而性敏淑,言动皆有绳矩,帝宠重之,后宫莫不师其
行。帝崩,自表留奉崇陵园。元和四年薨。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琅邪人。祖难得,有功名於世。代宗时,后以良家选入
宫,为才人。顺宗在藩,帝以才人幼,故赐之,为王孺人,是生宪宗。王在东宫,
册为良娣。后性仁顺,宫中化其德,莫不柔雍。顺宗即位,疾已绵顿,后侍医药
不少怠。将立后,会病棘而止。宪宗内禅,尊为太上皇后。元和元年,乃上尊号
曰皇太后。
后谨畏,深抑外家,无豪丝假贷,训厉内职,有古后妃风。十一年崩,年五
十四。遗令曰:“皇太后敬问具位。万物之理,必归於有极,未亡人婴霜露疾,
日以衰顿,幸终天年,得奉陵寝,志愿获矣,其何所哀。易月之典,古今所共。
皇帝宜三日听政,服二十七日释。天下吏民,令到临三日止。宫中非朝暮临,无
辄哭。无禁昏嫁、祠祀、饮食酒肉。已释服,听举乐。侍医无加罪。陪祔如旧制。”
有司上谥,葬丰陵。
宪宗懿女皇后郭氏,汾阳王子仪之孙。父暧,尚昇平公主,实生后。宪宗为
广陵王,娉以为妃。顺宗以其家有大功烈,而母素贵,故礼之异诸妇,是生穆宗。
元和元年,进册贵妃。八年,群臣三请立为后,帝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
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穆宗嗣位,上尊号皇太后,赠暧太尉,母齐国大长公主,擢兄钊刑部尚书,
鏦金吾大将军。后移御兴庆宫,凡朔望三朝,帝率百官诣宫门为寿。或岁时
庆问燕飨,后宫戚里内外妇,车骑骈壅,环佩之声满宫。帝亦豪矜,朝夕供御,
务华衍侈大称后意。后尝幸骊山,登览裴回,诏景王督禁甲从,帝自到昭应奉迎,
留帐饮数日还。帝崩,中人有为后谋称制者,后怒曰:“吾效武氏邪?今太子虽
幼,尚可选重德为辅,吾何与外事哉?”
敬宗立,号太皇太后。宝历仓卒,后召江王嗣皇帝位,是为文宗。文宗性谨
孝,事后有礼,凡羞果鲜珍及四方奇奉,必先献宗庙、三宫,而后御之。
武宗喜畋游,角武拚,择五坊小儿得出入禁中。它日问后起居,从容请曰:
“如何可为盛天子?”后曰:“谏巨章疏宜审览,度可用用之,有不可,以询宰
相。毋拒直言,勿纳偏言,以忠良为腹心,此盛天子也。”帝再拜,还索谏章阅
之,往往道游猎事,自是畋幸稀,小儿武拚等不复横赐矣。
宣宗立,於后,诸子也,而母郑,故侍儿,有曩怨。帝奉养礼稍薄,后郁郁
不聊,与一二侍人登勤政楼,将自陨,左右共持之。帝闻不喜,是夕后暴崩。有
司上尊谥,葬景陵外园。太常官王暤请后合葬景陵,以主祔宪宗室,帝不悦,
令宰相白敏中让之。暤曰:“后乃宪宗东宫元妃,事顺宗为妇,历五朝母天下,
不容有异论。”敏中亦怒,周墀又责谓,暤终不桡,墀曰:“皞信孤直。”
俄贬暤句容令。懿宗咸通中,暤还为礼官,申抗前论,乃诏后主祔於庙。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丹杨人,或言本尔朱氏。元和初,李锜反,有相者言后
当生天子。锜闻,纳为侍人。锜诛,没入掖廷,侍懿安后。宪宗幸之,生宣宗。
宣宗为光王,后为王太妃。及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不肯别处,故帝奉养大明
宫,朝夕躬省候焉。懿宗立,尊后为太皇太后。咸通三年,帝奉后宴三殿,命翰
林学士侍立结绮楼下。六年崩,移仗西内,上谥册,葬景陵旁园。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越州人,本仕家子。幼得侍帝东宫,生敬宗。长庆时,
册为妃。敬宗立,上尊号为皇太后,赠后父绍卿司空,母张追封赵国夫人。文宗
时,称宝历太后。大和五年,宰相建白以太皇太后与宝历太后称号未辨,前代诏
令不敢斥言,皆以宫为称,今宝历太后居义安殿,宜曰义安太后。诏可。会昌五
年崩,有司上谥,葬光陵东园。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闽人也。穆宗为建安王,后得侍,生文宗。文宗立,上
尊号曰皇太后。
初,后去家入长安,不复知家存亡,惟记有弟,帝为访之。俄有男子萧洪因
后姊婿吕璋白见之,太后谓得真弟,悲不自胜。帝拜洪金吾将军,出为河阳三城
节度使,稍徙坊。始,节度自神策出者,举军为辨装,因三倍取偿。洪所代未及
偿而死,军中并责偿於洪,洪不许,左军中尉仇士良憾之。会闽有男子萧本又称
太后弟,士良以闻,自坊召洪下狱按治,洪乃代人,诏流驩州,不半道,赐死。
擢本赞善大夫,宠赠三世,帝以为真,不淹旬,赐累钜万。然太后真弟庸软莫能
自达,本绐得其家系,士良主之,遂听不疑。历卫尉卿、金吾将军。会福建观察
使唐扶上言,泉州男子萧弘自言太后弟,御史台参治非是,昭义刘从谏又为言,
请与本辨,有诏三司高元裕、孙简、崔郇杂问,乃皆妄。本流爱州,弘儋州,而
太后终不获弟。
初,大和中,懿安太后居兴庆宫,宝历太后居义安殿,后居大内,号“三宫
太后”。帝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谒,率繇复道至南内,群臣及命妇诣宫门候起居。
有司献四时新物送三宫,亦称赐,帝曰:“上三宫,何可言赐?”遽索笔灭“赐”
为“奉”。开成中,正月望夜,帝御咸泰殿,大然镫作乐,迎三宫太后,奉觞进
寿,礼如家人,诸王、公主皆得侍。
武宗时,徙积庆殿,又号积庆太后。大中元年崩,上今谥。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失其先世。穆宗为太子,后得侍,生武宗。长庆时,册
为妃。
武宗立,妃已亡,追册为皇太后,上尊谥,又封后二女弟为夫人。有司奏:
“太后陵宜别制号。”帝乃名所葬园曰福陵。既又问宰相:“葬从光陵与但祔庙
孰安?”奏言:“神道安於静,光陵因山为固,且二十年,不可更穿。福陵崇筑
已有所,当遂就。臣等请奉主祔穆宗庙便。”帝乃下诏:“朕因诞日展礼於太皇
太后,谓朕曰:‘天子之孝,莫大於承续。’今穆宗皇帝虚合享之位,而宣懿太
后实生嗣君,当以祔庙。”繇是奉后合食穆宗室。
尚宫宋若昭,贝州清阳人,世以儒闻。父廷芬,能辞章,生五女,皆警慧,
善属文。长若莘,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莘、昭文尤高。皆性素洁,鄙薰
泽靓妆,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家亦不欲与寒乡凡裔为姻对,听其学。若莘诲
诸妹如严师,着《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
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
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禁中,试文章,并问经史大谊,
帝咨美,悉留宫中。帝能诗,每与侍臣赓和,五人者皆预,凡进御,未尝不蒙赏。
又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擢其父饶州司马、习艺馆内教,赐第一区,
加谷帛。
元和末,若莘卒,赠河内郡君。自贞元七年,秘禁图籍,诏若莘总领,穆宗
以若昭尤通练,拜尚宫,嗣若莘所职。历宪、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
王、主率以师礼见。宝历初卒,赠梁国夫人,以卤簿葬。
若宪代司秘书,文宗尚学,以若宪善属辞,粹论议,尤礼之。大和中,李训、
郑注用事,恶宰相李宗闵,谮言因驸马都尉沈厚赂若宪求执政。帝怒,幽若宪
外第,赐死,家属徙岭南。训、注败,帝悟其谗,追恨之。
若伦、若荀早卒。廷芬男独愚不可教,为民终身。
敬宗贵妃郭氏,右威卫将军义之子,失义何所人。长庆时,后以容选入太子
宫。太子即位,为才人,生晋王普。帝以早得子,又淑丽冠后廷,故宠异之。逾
年,为贵妃,赠义礼部尚书,兄环少府少监,赐大第。文宗立,爱晋王若己子,
待妃礼不衰。亡其薨年。
武宗贤妃王氏,邯郸人,失其世。年十三,善歌舞,得入宫中。穆宗以赐颍
王。性机悟。开成末,王嗣帝位,妃阴为助画,故进号才人,遂有宠。状纤颀,
颇类帝。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校服光侈,略同至尊,相与驰出入,观
者莫知孰为帝也。帝欲立为后,宰相李德裕曰:“才人无子,且家不素显,恐诒
天下议。”乃止。
帝稍惑方士说,欲饵药长年,后寝不豫。才人每谓亲近曰:“陛下日燎丹,
言我取不死。肤泽消槁,吾独忧之。”俄而疾侵,才人侍左右,帝熟视曰:“吾
气奄奄,情虑耗尽,顾与汝辞。”答曰:“陛下大福未艾,安语不祥?”帝曰:
“脱如我言,奈何?”对曰:“陛下万岁后,妾得以殉。”帝不复言。及大渐,
才人悉取所常贮散遗宫中,审帝已崩,即自经幄下。当时嫔媛虽常妒才人专上者,
返皆义才人,为之感动。宣宗即位,嘉其节,赠贤妃,葬端陵之柏城。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不详其世。少入邸,最见宠答。及即位,以为美人。大
中中薨,赠昭容,诏翰林学士萧寘铭其窆,具载生郓王、万寿公主。后夔、昭等
五王居内院,而郓独出阁。及即位,是为懿宗。外颇疑帝非长。寘出铭辞以示外
廷,乃解。帝追册昭容为皇太后,上尊谥,诏后二等以上亲悉官之,配主宣宗庙,
自建陵曰庆陵,置宫寝。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亦失所来。咸通中,册号贵妃,生普王。七年薨。十四
年,王即位,是为僖宗。追尊皇太后,册上谥号,祔主懿宗庙,即其园为寿陵。
后属缌以上,帝悉官之。
懿宗淑妃郭氏,幼入郓王邸。宣宗在位,春秋高,恶人言立太子事。王以嫡
长居外宫,心常忧惴。妃护侍左右,慰安起居,终得无恙。生女未能言,忽曰:
“得活。”王惊异之。及即位,以妃为美人,进拜淑妃。
女为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
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僖宗立,保衡缘它罪为人所发,且污旧谤,卒贬死。
妃犹处禁中。黄巢之难,天子出蜀仓卒,妃不及从,遂流落闾里,不知所终。
懿宗恭宪皇后王氏,其出至微。咸通中,列后廷,得幸,生寿王而卒。王立,
是为昭宗,追号皇太后,上谥,祔主懿宗室,即故葬号安陵,召后弟瑰官之。
景福初,瑰位任浸重,帝亦以外家倚之,为中尉杨复恭所媢,表为黔南节
度使。瑰之镇,道吉柏江,复恭密喻杨守亮覆其家。
昭宗皇后何氏,梓州人,系族不显。帝为寿王,后得侍,婉丽多智,恩答厚
甚。既即位,号淑妃。从狩华州,诏册为皇后。
光化三年,帝猎夜归,后遣德王还邸,遇刘季述,留王紫廷院。明日,季述
等挟王陈兵召百官,胁帝内禅。后恐贼臣加害天子,即取玺授季述,与帝同幽东
宫。贼平,反正。
天复中,从帝驻凤翔,李茂贞请帝劳军,不得已,后从御南楼。会朱全忠逼
帝东迁,后谓帝曰:“此后大家夫妇委身贼手矣!”涕数行下。帝奔播既屡,威
柄尽丧,左右皆悍逆庸奴,后侍膳服,无须臾去侧。至洛,帝忧,忽忽与后相视
无死所。已而遇弑。
哀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宫中不敢哭,徙居积善宫,号积善太后。帝将禅天
下,后亦遇害。初,蒋玄晖为全忠邀九锡,入喻,后度不免,见玄晖垂泣祈哀,
以母子托命。宣徽使赵殷衡谮於全忠曰:“玄晖等铭石像瘗积善宫,将复唐。”
全忠怒,遂遣缢后,以丑名加之,废为庶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欧阳修】更多作品:
《六一诗话》六一诗话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
《欧阳修集》欧阳修集
《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
《千家诗》七言律诗 答丁元珍
《全宋词》卷015.【西湖念语】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眉意)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清商怨】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一名凤栖梧,又名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七夕)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题上林后亭一名木兰花令)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子规)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南歌子】
《全宋词》卷015.【御街行】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一名虞美人影)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蓦山溪】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御带花】
《全宋词》卷015.【虞美人】
《全宋词》卷015.【鹤冲天】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洛阳春】
《全宋词》卷015.【雨中花】
《全宋词》卷015.【越溪春】
《全宋词》卷015.【贺圣朝影】
《全宋词》卷015.【洞天春】
《全宋词》卷015.【忆汉月】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凉州令】(东堂石榴)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鹊桥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摸鱼儿】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鹧鸪天】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醉蓬莱】
《全宋词》卷015.【于飞乐】
《全宋词》卷015.【鼓笛慢】
《全宋词》卷015.【看花回】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咏枕儿)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武陵春】
《全宋词》卷015.【梁州令】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惜芳时】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品令】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锦香囊】
《全宋词》卷015.【系裙腰】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怨春郎】
《全宋词》卷015.【滴滴金】
《全宋词》卷015.【卜算子】
《全宋词》卷015.【感庭秋】
《全宋词》卷015.【满路花】
《全宋词》卷015.【好女儿令】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恨春迟】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忆秦娥】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慢】
《全宋词》卷015.【蕙香囊】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印眉)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迎春乐】
《全宋词》卷015.【一落索】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宴瑶池】
《全宋词》卷015.【解仙佩】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瑞鹧鸪】(此词本李商隐诗,公尝笔于扇云,可入此腔歌之)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芳草渡】
《全宋词》卷015.【更漏子】
《全宋词》卷015.【贺明朝】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江神子】
《全宋词》卷015.【舞春风】
《全宋词》卷015.【望梅花】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春恨)
《全宋词》卷015.【献衷心】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