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四十九下 志第三十九下
书名: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百官四下
○王府官
傅一人,从三品。掌辅正过失。谘议参军事一人,正五品上。掌訏谋议事。
友一人,从五品下。掌侍游处,规讽道义。侍读,无定员。文学一人,从六品上。
掌校典籍,侍从文章。东、西合祭酒各一人,从七品上。掌礼贤良、导宾客。(
自祭酒以下为王官。武德中,置师一人、常侍二人、侍郎四人,皆掌表启书疏,
赞相礼仪;舍人四人,掌通传引纳;谒者二人、舍人二人、谘议参军事、友,皆
正五品下;文学、祭酒,皆正六品下。高宗、中宗时,相王府长史以宰相兼之,
魏、雍、卫王府以尚书兼之,徐、韩二王为刺史,府官同外官,资望愈下。永淳
以前,王未出合则不开府。天授二年,置皇孙府官。玄宗诸子多不出合,王官益
轻而员亦减矣。景云二年,改师曰傅,开元二年废,寻复置,废常侍、侍郎、谒
者、舍人。开成元年,改诸王侍读曰奉诸王讲读,大中初复旧。)
长史一人,从四品上;司马一人,从四品下。皆掌统府僚、纪纲职务。掾一
人,掌通判功曹、仓曹、户曹事,属一人,皆正六品上,掌通判兵曹、骑曹、法
曹、士曹事。主簿一人,掌覆省书教,记室参军事二人,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
事一人,皆从六品上,掌付事、句稽,省署钞目。录事一人,从九品下。功曹参
军事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仓曹参军事掌禄禀、厨膳、出内、市易、畋渔、
刍藁,户曹参军事掌封户、僮仆、弋猎、过所,兵曹参军事掌武官簿书、考课、
仪卫、假使,骑曹参军事掌厩牧、骑乘、文物、器械,法曹参军事掌按讯、决刑,
士曹参军事掌土功、公廨,自功曹以下各一人,正七品上。参军事二人,正八品
下;行参军事四人,从八品上。皆掌出使杂检校。典签二人,从八品下,掌宣传
书教。(武德中,改功曹以下书佐、法曹行书佐、土曹佐皆曰参军事,长兼行书
佐曰行参军,废城局参军事。又有铠曹参军事二人,掌仪卫兵仗;田曹参军事一
人,掌公廨、职田、弋猎;水曹参军事二人,掌舟船、渔捕、刍草。皆正七品下。
家吏二人,百司问事谒者一人,正七品下。司合一人,正九品下。贞观中,废铠
曹、田曹、水曹。武后时,家吏以下皆废。主簿、记室有史二人;录事、功曹、
仓曹、兵曹、骑曹、法曹、士曹,各府一人、史二人;户曹府、史各二人。自典
签以上为府官,郡王、嗣王不置长史。)
○亲事府
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二人,从五品上。皆掌校尉以下守卫、陪从,
兼知鞍马。校尉五人,从六品上;旅帅,从七品下;队正,从八品下,队副,从
九品下。皆掌领亲事、帐内陪从。自旅帅以下,视亲事多少乃置。
○帐内府
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二人,从五品上。自校尉以下,员、品如亲事
府。(初,典军以武官及流外为之,领执仗、帐内等。秦王、齐王府置左右六护
军府、左右亲军府、左右帐内府。左一、右一护军府,护军各一人,副护军各二
人,长史、录事参军事,仓曹、兵曹、铠曹参军事,各一人,统军各五人,别将
各一人。左二、右二护军府,左三、右三护军府,减统军三人,别将六人。左右
亲军府,统军各一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兵曹、铠曹参军事,左别将,
右别将,各一人。帐内府职员与护军府同。又有库直,隶亲事府;驱咥直,隶帐
内府。选材勇为之。贞观中,库直以下皆废。亲事府有府一人,史二人;执仗亲
事十六人,执弓仗;执乘亲事十六人,掌供骑乘;亲事三百三十人。帐内府有府
一人,史一人,帐内六百六十七人。)
○亲王国
令一人,从七品下;大农一人,从八品下。掌判国司。尉一人,正九品下;
丞一人,从九品下。学官长、丞各一人,掌教授内人;食官长、丞各一人,掌营
膳食;厩牧长、丞各二人,掌畜牧;典府长、丞各二人,掌府内杂事。长皆正九
品下,丞皆从九品下。(有典卫八人,掌守卫、陪从。舍人四人,录事一人,府
四人,史八人。)
○公主邑司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掌公主财货、禀积、田园。主簿一
人,正九品下;录事一人,从九品下。督封租、主家财货出入。(有史八人,谒
者二人,舍人二人,家史二人。)
○外官
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都统、副都统,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
行军右司马,判官,掌书记,行军参谋,前军兵马使、中军兵马使、后军兵马使,
中军都虞候,各一人。元帅、都统、招讨使,掌征伐,兵罢则省。都统总诸道兵
马,不赐旌节。(高祖起兵,置左右领军大都督,各总三军。及定京师,置左右
元帅、太原道行军元帅、西讨元帅,皆亲王领之。天宝末,置天下兵马元帅,都
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招讨、都统之名始于此。大历八年,罢天下
兵马元帅。建中四年,以李希烈反,置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兴元元年,置副都
统。会昌中,置灵、夏六道元帅。黄巢之难,置诸道行营都都统。天复三年,置
诸道兵马元帅,寻复改曰天下兵马元帅。)
行军司马,掌弼戎政。居则习搜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
籍、赐予皆专焉。(武德元年,改赞治曰治中。太宗即位,曰司马,下州亦置焉。
显庆二年,置洛州司马。武后大足元年,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置左
右司马。神龙二年省。太极元年,雍、洛四大都督府增司马一人,亦分左右。)
掌书记,掌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与号令升绌之事。行军参谋,
关豫军中机密。(景龙元年,置掌书记。开元十二年,罢行军参谋,寻复置。)
节度使、副大使知节度事、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
巡官、衙推各一人,同节度副使十人,馆驿巡官四人,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
亲事各一人,随军四人。节度使封郡王,则有奏记一人;兼观察使,又有判官、
支使、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又兼安抚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兼支度、
营田、招讨、经略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支度使复有遣运判官、巡官各一
人。
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
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辄上闻。入境,州县
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
迎于道左。视事之日,设礼案,高尺有二寸,方八尺。判三案:节度使判宰相,
观察使判节度使,团练使判观察使。三日洗印,视其刓缺。岁以八月考其治否;
销兵为上考,足食为中考,边功为下考;观察使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
税为下考;团练使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考,得情为下考;防御使以无虞为上
考,清苦为中考,政成为下考;经略使以计度为上考,集事为中考,修造为下考。
罢秩则交厅,以节度使印自随,留观察使、营田等印,以郎官主之。锁节楼、节
堂,以节院使主之,祭奠以时。入朝未见,不入私第。京兆、河南牧,大都督,
大都护,皆亲王遥领。两府之政,以尹主之;大都督府之政,以长史主之;大都
护府之政,以副大都护主之,副大都护则兼王府长史。其后有持节为节度、副大
使知节度事者,正节度也。诸王拜节度大使者,皆留京师。
观察使、副使、支使、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
奏官,各一人。
团练使、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
防御使、副使、判官、推官、巡官,各一人。
观察处置使,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贞观初,遣大
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神龙二年,以
五品以上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按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二年,置都督二十四
人,察刺史以下善恶,置司举从事二人,秩比侍御史。扬、益、并、荆四州为大
都督,汴、兖、魏、冀、蒲、绵、秦、洪、润、越十州为中都督,皆正三品;齐、
鄜、泾、襄、安、潭、遂、通、梁、夔十州为下都督,从三品。当时以为权重难
制,罢之,唯四大都督府如故。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二年,曰十道按
察采访处置使,至四年罢,八年复置十道按察使,秋、冬巡视州县,十年又罢。
十七年复置十道、京都、两畿按察使,二十年曰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天宝末,
又兼黜陟使,乾元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
西都、东都、北都牧各一人,从二品;西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
中、江陵、兴元、兴德府尹各一人,从三品: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
囚、恤鳏寡。亲王典州,则岁以上佐巡县。(武德元年,雍州置牧一人,以亲王
为之,然常以别驾领州事。永徽中,改尹曰长史。初,太宗伐高丽,置京城留守,
其后车驾不在京都,则置留守,以右金吾大将军为副留守;开元元年,改京兆、
河南府长史复为尹,通判府务,牧缺则行其事;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
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谓之三都留守。三都大都督府有典狱十八人,问事
十二人,白直二十四人;典狱以防守囚系,问事以行罚。中府、上州,典狱十四
人,问事八人,白直二十人;下府、中州,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六人;
下州,典狱八人,问事四人,白直十六人。自三都以下,皆有执刀十五人。)
少尹二人,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之事,岁终则更次入计。
司录参军事二人,正七品上。录事四人,从九品上。功曹、仓曹、户曹、田
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事各二人,皆正七品下。参军事六人,正八品下。六
府录事参军事以下减一人。录事参军事,掌正违失,莅符印。(武德初,改州主
簿曰录事参军事,开元元年,改曰司录。有史十人。大都督府有史四人,中府有
史三人,下府、都护府、上州、中州、下州各有史二人。)
功曹司功参军事,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
祥异、医药、卜筮、陈设、丧葬。(武德初,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
司士书佐皆为司功等参军事,有府四人、史十人。大都督府有府三人、史六人;
中府有府二人、史三人;下府有府一人、史三人。大都护府有府一人、史二人。
上府有府、史各二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州减史二人。)
仓曹司仓参军事,掌租调、公廨、庖厨、仓库、市肆。(有府五人,史十三
人。大都督府有府四人,史六人。中府、下府各有府三人,史五人。都护府有府、
史各二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州、下州减史二人。)
户曹司户参军事,掌户籍、计帐、道路、过所、蠲符、杂徭、逋负、良贱、
刍藁、逆旅、婚姻、田讼、旌别孝悌。(有府八人,史十六人,帐史二人,知籍,
按帐目捉钱。大都督府有府四人,史七人,帐史二人;中府有府三人,史五人,
帐史一人;下府有府二人,史五人,帐史一人。上州有佐四人,史六人,帐史一
人;中州有佐三人,史五人,帐史一人;下州有佐二人,史四人,帐史一人。都
护府有府、史各二人,帐史一人。)
田曹司田参军事,掌园宅、口分、永业及荫田。(景龙三年,初置司田参军
事,唐隆元年省,上元二年复置。有府四人,史十人。大都督府有府二人,史六
人;中府有府、史各二人;下府有府一人,史二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
州、下州减史二人。)
兵曹司兵参军事,掌武官选、兵甲、器仗、门禁、管钥、军防、烽候、传驿、
畋猎。(有府六人,史十四人。大都督府有府四人,史八人;中府有府三人,史
六人;下府有府二人,史五人。都护府有府三人,史四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
人;中州减史二人。)
法曹司法参军事,掌鞠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有府六人,史十四
人。大都督府有府三人,史八人;中府有府三人,史六人;下府有府二人,史五
人。上州有佐四人,史七人;中州有佐一人,史四人;下州有佐一人,史三人。)
士曹司士参军事,掌津梁、舟车、舍宅、工艺。(有府五人,史十一人。大
都督府有府四人,史八人;中府、下府有府三人,史六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
人;中州有佐一人,史四人。)
参军事掌出使、赞导。(武德初,改行书佐曰行参军,寻又改曰参军事。初
有亟使十五人,后省。)
文学一人,从八品上。掌以五经授诸生。县则州补,州则授于吏部。然无职
事,衣冠耻之。(武德初,置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德宗即位,改博士曰文学。
元和六年,废中州、下州文学。京兆等三府,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大都督府、
上州,各助教一人;中都督府,学生五十人;下府、下州,各四十人。)
医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上。掌疗民疾。(贞观三年,置医学,有医药博士及
学生。开元元年,改医药博士为医学博士,诸州置助教,写《本草》、《百一集
验方》藏之。未几,医学博士、学生皆省,僻州少医药者如故。二十七年,复置
医学生,掌州境巡疗。永泰元年,复置医学博士。三都、都督府、上州、中州各
有助教一人。三都学生二十人,都督府、上州二十人,中州、下州十人。)
○大都督府
都督一人,从二品;长史一人,从三品;司马二人,从四品下;录事参军事
一人,正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
田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士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七品下;参军事
五人,正八品下;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文学一人,正八品下;医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上。
○中都督府
都督一人,正三品;别驾一人,正四品下;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
正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下;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功曹参军事、仓
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田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士曹参军事各
一人,从七品上;参军事四人,从八品上;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文学一人,从
八品上;医学博士一人,正九品上。
○下都督府
都督一人,从三品;别驾一人,从四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
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功曹参军事、仓
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田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士曹参军事各
一人,从七品下;参军事三人,从八品下;文学一人,从八品下;医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上。
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府事。(武德初,边要
之地置总管以统军,加号使持节,盖汉刺史之任。有行台,有大行台。其员有尚
书省令一人,正二品,掌管内兵民,总判省事。有仆射一人,从二品,掌贰令事。
自左右丞以下,诸司郎中略如京省。又有食货监一人,丞二人,掌膳羞、财物、
宾客、帐具、音乐、医药;有农圃监一人,丞四人,掌仓廪、园圃、薪炭、刍藁、
运漕;有武器监一人,丞二人,掌兵械、厩牧;有百工监一人,丞四人,掌舟车、
营作。监皆正八品下,丞正九品下。七年,改总管曰都督,总十州者为大都督。
贞观二年,去“大”字,凡都督府有刺史以下如故,然大都督又兼刺史,而不检
校州事。其后都督加使持节,则为将,诸将亦通以都督称,唯朔方犹称大总管。
边州别置经略使,沃衍有屯田之州,则置营田使。武后圣历元年,以夏州都督领
盐州防御使。及安禄山反,诸郡当贼冲者,皆置防御守捉使。乾元元年,置团练
守捉使、都团练守捉使,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二三州。代宗即位,废防御使,唯
山南西道如故。元载秉政,思结人心,刺史皆得兼团练守捉使。杨绾为相,罢团
练守捉使,唯澧、朗、峡、兴、凤如故。建中后,行营亦置节度使、防御使、都
团练使。大率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皆兼所治州刺史。都督府则领长史,
都护府则领都护,或亦别置都护。都督府有掾,有属,有记室参军事,有典签,
武德中省。)
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贞观十七年废市令。
垂拱元年复置。都督府、三都、诸州,各有市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帅三人,
分行检察;仓督二人,颛莅出纳;史二人。下州省丞。)
○大都护府
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二人,从三品;副都护二人,正四品上;长
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上;录事二
人,从九品上;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
事各一人,正七品下;参军事三人,正八品下。
○上都护府
都护一人,正三品;副都护二人,从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
人,正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下;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
军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从七品上;参军事三人,从八品上。
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
○上州
刺史一人,从三品,职同牧尹;别驾一人,从四品下。(武德元年,改太守
曰刺史,加使持节,丞曰别驾。十年,改雍州别驾曰长史。高宗即位,改别驾皆
为长史。上元二年,诸州复置别驾,以诸王子为之。永隆元年省,永淳元年复置。
景云二年,始参用庶姓。天宝元年,改刺史曰太守。八载,诸郡废别驾,下郡置
长史一员。上元二年,诸州复置别驾。德宗时,复省。元和、长庆之际,两河用
兵,裨将有功者补东宫王府官,久次当进及受代居京师者,常数十人,诉宰相以
求官;文宗世,宰相韦处厚建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
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从九品下;司功参军事一人、司仓参军事一人、司户参军事二人、司
田参军事一人、司兵参军事一人、司法参军事二人、司士参军事一人,皆从七品
下;参军事四人,从八品下;市令一人,从九品上;丞一人,从九品下;文学一
人,从八品下;医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下。
○中州
刺史一人,正四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上;
司功参军事、司仓参军事、司户参军事、司田参军事、司兵参军事、司法参军事、
司士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参军事三人,正九品下;医学博士一人,从九品
下。
○下州
刺史一人,正四品下;别驾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
军事一人,从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下;司仓参军事、司户参军事、司田参
军事、司法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参军事二人,从九品下;医学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
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以上有副使一人,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军皆
有仓、兵、胄三曹参军事。刺史领使,则置副使、推官、衙官、州衙推、军衙推。
○京县
令各一人,正五品上;丞二人,从七品上;主簿二人,从八品上;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尉六人,从八品下。
○畿县
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上;尉二人,
正九品下。
○上县
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从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下;尉二人,从
九品上。
○中县
令一人,正七品上;丞一人,从八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
九品下。
○中下县
令一人,从七品上;丞一人,正九品上;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
九品下。
○下县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
九品下。
县令掌导风化,察冤滞,听狱讼。凡民田收授,县令给之。每岁季冬,行乡
饮酒礼。籍帐、传驿、仓库、盗贼、堤道,虽有专官,皆通知。县丞为之贰,县
尉分判众曹,收率课调。(武德元年,改书佐曰县尉,寻改曰正。诸县置主簿,
以流外为之。京县、上县,丞皆一人;畿县、上县,正皆四人。七年,改县正复
曰尉。贞观初,诸县置录事。开元,上县万户、中县四千户以上,增尉一人。京
兆、河南府诸县,户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户一万以上置义仓督三人。其后畿县
户不及四千,亦置尉二人,万户增一人。凡县有司功佐、司仓佐、司户佐、司兵
佐、司法佐、司士佐、典狱、门事等,畿县减司兵,上县有司户、司法而已。凡
县皆有经学博士、助教各一人,京县学生五十人,畿县四十人,中县以下各二十
五人。)
上镇,将一人,正六品下;镇副二人,正七品下;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
各一人,从八品下。中镇,将一人,正七品上;镇副一人,从七品上;兵曹参军
事一人,正九品下。下镇,将一人,正七品下;镇副一人,从七品下;兵曹参军
事一人,从九品下。每镇又有使一人、副使一人。凡军镇,二万人以上置司马一
人,正六品上;增仓曹、兵曹参军事各一人,从七品下。不及二万者,司马从六
品上,仓曹、兵曹参军事正八品上。
上戍,主一人,正八品下;戍副一人,从八品下。中戍,主一人,从八品下。
下戍,主一人,正九品下。
镇将、镇副,戍主、戍副,掌扞防守御。凡上镇二十,中镇九十,下镇一百
三十五;上戍十一,中戍八十六,下戍二百四十五。仓曹参军事,掌仪式、仓库、
饮膳、医药、付事、句稽、省署钞目、监印、给纸笔、市易、公廨。中镇则兵曹
兼掌。兵曹参军事,掌防人名帐、戎器、管钥、马驴、土木、谪罚之事。(上镇:
有录事一人,史一人,仓曹佐一人、史二人,兵曹佐、史各二人,仓督一人、史
二人;中镇:录事一人,兵曹佐一人、史四人,仓督一人、史二人;下镇:录事
一人,兵曹佐一人、史二人,仓督一人、史一人。凡军镇,五百人有押官一人,
千人有子总管一人,五千人又有府三人、史四人。上戍:佐一人、史二人;中戍:
史二人;下戍:史一人。唐废戍子,每防人五百人为上镇,三百人为中镇,不及
者为下镇;五十人为上戍,三十人为中戍,不及者为下戍。开元十五年,朔方五
城各置田曹参军事一人,品同诸军判司,专莅营田。永泰后,诸镇官颇增减开元
之旧。)
五岳、四渎,令各一人,正九品上,掌祭祀。(有祝史三人,赍郎各三十人。)
上关: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中关:令一人,正九品下;
丞一人,从九品下。下关:令一人,亦从九品下。掌禁末游,察奸慝。凡行人车
马出入,据过所为往来之节。凡关二十有六,京四面关有驿道者为上关,元驿道
者为中关,余为下关。丞掌付事、句稽、监印、省署钞目,通判关事。(上关:
录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典事六人;中关:录事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典
事四人;下关:府一人,史、典事各二人。典事掌巡雉及杂当。初,诸关置都尉,
亦有它官奉敕监者。上津置尉一人,掌舟梁之事;府一人,史二人,津长四人。
下津尉一人,府一人,史二人,津长二人。永徽中,废津尉,上关置津吏八人。
永泰元年,中关置津吏六人,下关四人,无津者不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欧阳修】更多作品:
《六一诗话》六一诗话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
《欧阳修集》欧阳修集
《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
《千家诗》七言律诗 答丁元珍
《全宋词》卷015.【西湖念语】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眉意)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清商怨】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一名凤栖梧,又名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七夕)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题上林后亭一名木兰花令)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子规)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南歌子】
《全宋词》卷015.【御街行】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一名虞美人影)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蓦山溪】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御带花】
《全宋词》卷015.【虞美人】
《全宋词》卷015.【鹤冲天】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洛阳春】
《全宋词》卷015.【雨中花】
《全宋词》卷015.【越溪春】
《全宋词》卷015.【贺圣朝影】
《全宋词》卷015.【洞天春】
《全宋词》卷015.【忆汉月】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凉州令】(东堂石榴)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鹊桥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摸鱼儿】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鹧鸪天】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醉蓬莱】
《全宋词》卷015.【于飞乐】
《全宋词》卷015.【鼓笛慢】
《全宋词》卷015.【看花回】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咏枕儿)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武陵春】
《全宋词》卷015.【梁州令】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惜芳时】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品令】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锦香囊】
《全宋词》卷015.【系裙腰】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怨春郎】
《全宋词》卷015.【滴滴金】
《全宋词》卷015.【卜算子】
《全宋词》卷015.【感庭秋】
《全宋词》卷015.【满路花】
《全宋词》卷015.【好女儿令】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恨春迟】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忆秦娥】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慢】
《全宋词》卷015.【蕙香囊】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印眉)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迎春乐】
《全宋词》卷015.【一落索】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宴瑶池】
《全宋词》卷015.【解仙佩】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瑞鹧鸪】(此词本李商隐诗,公尝笔于扇云,可入此腔歌之)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芳草渡】
《全宋词》卷015.【更漏子】
《全宋词》卷015.【贺明朝】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江神子】
《全宋词》卷015.【舞春风】
《全宋词》卷015.【望梅花】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春恨)
《全宋词》卷015.【献衷心】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