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八十九 列传第十四
书名: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屈实尉迟张秦唐段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
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
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
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曰:“朕不明,
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
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时为语曰:“宁食三
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
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
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
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
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
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
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
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帝南幸,使镇长安。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
和于饮马泉。通大惧,乃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蒲,将自武关趋蓝田以援长安。至
潼关,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通令显和夜袭文静,诘朝大战,显和纵兵
破二壁,唯文静一壁独完,然数入壁,短兵接,文静中流矢,军垂败,显和以士
疲,乃传餐食,文静因得分兵实二壁。会游军数百骑自南山还,击其背,三壁兵
大呼,奋而出,显和遂溃,尽得其众。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
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文静
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
“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
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
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
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
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
奉国,名定不虚。”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
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曰:“臣老矣,不
足当重任。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
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
吾今见之。”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世充平,
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
固辞,改工部。建成之变,复检校行台仆射,驰镇洛。贞观初,行台废,为洛州
都督,进左光禄大夫。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后诏配飨太宗庙
廷。永徽中,赠司空。
二子寿、诠,寿袭爵。太宗幸洛,思通忠节,故诠以少子拜果毅都尉,赐粟
帛恤其家,终瀛州刺史。诠子仲翔,神龙中,复守瀛州。
初,桂州都督李弘节亦以清慎显。既殁,其家卖珠。太宗疑弘节实贪,欲追
坐举者。魏徵曰:“陛下过矣!且今号清白死不变者,屈突通、张道源。通二子
来调,共一马;道源子不能自存。审其清者不加恤,疑其浊者罪所举,亦好善不
笃矣。”帝曰:“朕未之思。”置不问。故通之清益显云。
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从军高阳,积阅为朝散大
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得晋、浍等州,袭破永安王孝基,执
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
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引为右一府统军,从击王世充。
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曰:“
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
叛,宁肯后寻相者邪?”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
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
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
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禽其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王顾曰:
“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邪?”赐金银一箧。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积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槊,略其垒,大呼致师。
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
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
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从讨刘黑闼,贼
以奇兵袭李积,王勒兵掩其后,俄而贼众四面合,敬德率壮士驰入贼,王乘阵乱
乃得出。又破徐圆朗。以功授王府左二副护军。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敬德起幽贱,会天下丧乱,久陷
逆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
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
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
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其后隐、巢计日急,敬德与长孙无忌入白曰:“大王不先决,社稷危矣!”
王曰:“我惟同气,所未忍。伺其发,而后以义讨之,如何?”敬德曰:“人情
畏死,众以死奉王,此天授也。天与不取,反得其咎。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
不能交手蒙戮。”无忌曰:“王不从敬德言,敬德亦非王有,今败矣。”王曰:
“寡人之谋,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
王今自计如何?勇士八百人悉入宫控弦被甲矣,尚何辞?”后又与侯君集等恳熟
劝进,计乃定。时房玄龄、杜如晦被斥在外,召不至。王怒曰:“是背我邪?”
因解所佩刀反授之。谓曰:“即不从,可斩其首以来。”敬德遂往谕玄龄等,与
入计议。
隐太子死,敬德领骑七十趋玄武门,王马逸,坠林下,元吉将夺弓窘王,敬
德驰叱之,元吉走,遂射杀之。宫、府兵屯玄武门,战不解,敬德持二首示之,
乃去。时帝泛舟海池,王命敬德往侍,不解甲趋行在。帝惊曰:“今日之乱为谁?
尔来何邪?”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不安,遣臣宿
卫。”帝意悦。于是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斗,敬德请帝手诏诸军听秦王节度,
内外始定。
王为皇太子,授左卫率。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
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论功为第一,赐绢
万匹,举齐府金币、什器赐焉。除右武候大将军,封吴国公,实封千三百户。
突厥入寇,授泾州道行军总管。虏至泾阳,轻骑与战,败之。敬德所得财,
必散之士卒。然婞直,颇以功自负,又廷质大臣得失,与宰相不平。出为襄州
都督。累迁同州刺史。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
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
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
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后改
封鄂国,历鄜、夏二州都督。老就第,授开府仪同三司,朝朔望。
帝将讨高丽,敬德上言:“乘舆至辽,太子次定州,两京空虚,恐有玄感之
变。夷貊小国,不足枉万乘,愿委之将臣,以时摧灭。”帝不纳。诏以本官行太
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师还,复致仕。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高宗诏京官五
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给班剑、羽葆、鼓
吹,陪葬昭陵。
敬德晚节,谢宾客不与通。饬观、沼,奏清商乐,自奉养甚厚。又饵云母粉,
为方士术延年。其战,善避槊,每单骑入贼,虽群刺之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
刺之。齐王元吉使去刃与之校,敬德请王加刃,而独去之,卒不能中。帝尝问:
“夺槊与避槊孰难?”对曰:“夺槊难。”试使与齐王戏,少选,王三失槊,遂
大愧服。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为王世充洧州长史,与刺史崔枢挈城归天子,
授检校邹州别驾,迁累右武候长史,未知名。李积、尉迟敬德数启秦王,乃引入
府。王将讨隐、巢乱,使卜人占之,公谨自外至,投龟于地曰:“凡卜以定犹豫,
决嫌疑。今事无疑,何卜之为?卜而不吉,其可已乎?”王曰:“善。”隐太子
死,其徒攻玄武门,锐甚,公谨独闭关拒之。以功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
实封一千户。
贞观初,为代州都督,置屯田以省馈运。数言时政得失,太宗多所采纳。后
副李靖经略突厥,条可取状于帝曰:“颉利纵欲肆凶,诛害善良,昵近小人,此
主昏于上,可取一也。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属,皆自立君长,图为反
噬,此众叛于下,可取二也。突利被疑,以轻骑免,拓设出讨,众败无余,欲谷
丧师,无托足之地,此兵挫将败,可取三也。北方霜旱,禀粮乏绝,可取四也。
颉利疏突厥,亲诸胡,胡性翻覆,大军临之,内必生变,可取五也。华人在北者
甚众,比闻屯聚,保据山险,王师之出,当有应者,可取六也。”帝然所谋。及
破定襄,败颉利,玺诏慰劳,进封邹国公,改襄州都督,以惠政闻。卒官下,年
四十九。帝将出次哭之,有司奏:“日在辰,不可。”帝曰:“君臣犹父子也,
情感于内,安有所避。”遂哭之。诏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十三年,追改郯
国公。永徽中,加赠荆州都督。
子大素,龙朔中,历东台舍人,兼修国史,着书百余篇,终怀州长史。次子
大安,上元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章怀太子令与刘讷言等共注范晔《汉书》。太
子废,故贬为普州刺史,终横州司马。子悱,仕玄宗时为集贤院判官,诏以其家
所着《魏书》、《说林》入院,缀修所阙,累擢知图书、括访异书使,进国子司
业,以累免官。
秦琼,字叔宝,以字显,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
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
“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水
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
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
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
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
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扞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
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
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
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
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
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
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
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
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
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
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诏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
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后四年,诏司徒、赵国公无忌,司空、河间王孝恭,司空、莱国公如晦,司
空、太子太师、郑国公徵,司空、梁国公玄龄,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特
进、卫国公靖,特进、宋国公瑀,辅国大将军、褒国公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
公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国公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国公开山,荆州都督、
谯国公绍,荆州都督、邳国公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亮,吏部尚书、陈国公君
集,左骁卫大将玖恽郯国公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知节,礼部尚书、永
兴郡公世南,户部尚书、渝国公政会,户部尚书、莒国公俭,兵部尚书、英国公
积,并叔宝,并图形凌烟阁。高宗永徽六年,遣使致祭名臣图形凌烟阁者凡七人,
徵、士廉、瑀、志玄、弘基、世南、叔宝,皆始终着名者也。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祖邕,北齐尚书左仆射。父鉴,隋戎州刺史;
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同在太原。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
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曰:“公日角龙庭,姓
协图谶,系天下望久矣。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
秦、雍,汤、武之业也。”高祖曰:“汤、武之事岂可几?然丧乱方剡,私当图
存,公欲拯溺者,吾方为公思之。”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渭北道元帅司
马。从定京师,为相国府记室,晋昌郡公。
武德初,进内史舍人,迁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
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于筠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
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
私语俭曰:“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
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君实曰:“独孤拔难归,再戍河上,宁其王者
不死乎?”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
至,帝惊,曰:“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
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帝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
复旧官,仍为并州道安抚大使,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礼部尚书、
天策府长史、检校黄门侍郎、莒国公。仍为遂州都督,食绵州六百户。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曰:“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曰:“衔国威灵,
庶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
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
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
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
心于一兽?”帝为罢猎。诏其子善识尚豫章公主。
悸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永徽初,致仕,加特进。显
庆初卒,年七十八。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襄。少子观,
为河西令,知名。孙从心,神龙中,以其子睃娶太平公主女,擢累殿中监。睃太
常少卿,坐太平党诛。
俭弟宪。宪字茂彝,仕隋为东宫左勋卫。太子废,罢归。不治细行,好驰猎,
藏亡命,所交皆博徒轻侠。高祖领太原,颇亲遇之,参与大议。义师起,授正议
大夫,置左右,尤所信倚。封安富县公。武德中,进累云麾将军,加郡公。贞观
中,终金紫光禄大夫。
裔孙次,字文编。建中初,及进士第,历侍御史。窦参数荐之,改礼部员外
郎。参贬,出为开州刺史,积十年不迁。韦皋镇蜀,表为副使,德宗谕皋罢之。
次身在远,久抑不得申,以为古忠臣贤士罹谗毁被放,至杀身,君且不悟者,因
采获其事,为《辩谤略》三篇上之。帝益怒,曰:“是乃以古昏主方我!”改夔
州刺史。宪宗立,召还,授礼部郎中,知制诰,终中书舍人。宪宗雅恶朋比倾陷
者,尝览《辩谤略》,善之。谓学士沈传师曰:“凡君人者,宜所观省。然次编
录未尽,卿可广其书。”传师乃与令狐楚、杜元颖论次,起周讫隋,增为十篇,
更号《元和辨谤略》。
子扶,字云翔,仕历屯田郎中。大和五年,为山南宣抚使。内乡仓督邓琬负
度支漕米七千斛,吏责偿之,系其父子至孙凡二十八年,九人死于狱,扶奏申释
之。诏切责盐铁、度支二使,天下监院偿逋系三年以上者,皆原。进中书舍人,
出为福州观察使。滥杀人,风绩不立。会卒,奴婢争财,有司按其赀至十余万,
时议蚩薄之。
扶弟持,字德守,中进士第。大和中,为渭南尉,试京兆府进士。时尹杜悰
欲以亲故托之,持辄趋降阶伏,悰语塞,乃止。累迁工部郎中,出为容州刺史。
迁给事中,历朔方、昭义节度使,卒。
子彦谦字茂业,多通技艺,尤工为诗,负才无所屈。乾符末,避乱汉南。王
重荣镇河中,辟幕府,累表为副,历晋、绛二州刺史。重荣军乱、彦谦贬兴元参
军事。节度使杨守亮表为判官,迁副使,终阆、壁二州刺史。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父偃师,仕隋为太原司法书佐。从义师,官至郢州刺
史。志玄姿质伟岸,少无赖,数犯法。大业末,从父客太原,以票果,诸恶少年
畏之,为秦王所识。高祖兴,以千人从,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下霍邑、绛郡,
攻永丰仓,椎锋最。历左光禄大夫。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桑显和所
袭,军且溃,志玄率壮骑驰贼,杀十余人,中流矢,忍不言,突击自如,贼众乱,
军乘之,唐兵复振。通败走,与诸将蹑获于稠桑,以多,授乐游府车骑将军。从
讨王世充,深入,马跌,为贼禽。两骑夹持其髻,将度洛,志玄忽腾而上,二人
者俱堕,于是夺其马驰归,尾骑数百不敢近。破窦建德,平东都,迁秦王府右二
护军。隐太子尝以金帛诱之,拒不纳。秦王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实封九百户。诏率兵至青海夺吐谷浑牧马,逗留,免。未几复职。文德皇后之葬,
与宇文士及勒兵卫章武门,太宗夜遣使至二将军所,士及披户内使,志玄拒曰:
“军门不夜开。”使者示手诏,志玄曰:“夜不能辨。”不纳。比曙,帝叹曰:
“真将军,周亚夫何以加!”改封褒国公,历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疾,帝临
视,泣顾曰:“当与卿子五品官。”顿首谢,请与母弟,乃拜志感左卫郎将。及
卒,帝哭之恸。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壮肃。三世孙文昌。
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世客荆州。疏爽任义节,不为龌龊小行。节度使
裴胄礼之。胄采古今礼要为书,数从文昌质判所疑。后依剑南节度韦皋,皋表为
校书郎。宰相李吉甫才之,擢登封尉、集贤校理,再迁左补阙。宪宗数欲亲用,
颇为韦贯之奇诋,偃蹇不得进。贯之罢,引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遂为承旨。
穆宗即位,屡召入思政殿顾问,率至夕乃出。俄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未逾年,自表还政。授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文昌素谙蜀利病,大抵治宽
静,间以威断,不常任也,群蛮震服。长庆二年黔中蛮叛,观察使崔元略以闻,
文昌使一介开晓,蛮即引还,彭濮蛮大酋蹉禄来请立石刊誓,修贡献。入迁兵部
尚书。文宗立,拜御史大夫,进封邹平郡公。俄检校尚书右仆射、平章事,节度
淮南。太和四年,检校左仆射,徙帅荆南。州或旱,禬解必雨;或久雨,遇出
游必霁。民为语曰:“旱不苦,祷而雨;雨不愁,公出游。”南诏袭南安,帝以
文昌得蛮夷心,诏使下檄尉让,即日解而去。复节度西川。九年卒,赠太尉。文
昌先墓在荆州,岁时享祠,必荐以音乐歌舞,习礼者讥其非,少羁窭,所向少谐。
及居将相,享用奢侈,士议尤替。
子成式,字柯古,推荫为校书郎。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侍父于蜀,以畋
猎自放,文昌遣吏自其意谏止。明日以雉兔遍遗幕府,人为书,因所获俪前世事,
无复用者,众大惊。擢累尚书郎,为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着《酉阳书》数十
篇。子安节,乾宁中,为国子司业。善乐律,能自度曲云。
赞曰: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两君而无嫌也。
敬德之来,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谓之千载,顾
不谅哉!投几之会,间不容穟,公谨所以抵龟而决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欧阳修】更多作品:
《六一诗话》六一诗话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
《欧阳修集》欧阳修集
《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
《千家诗》七言律诗 答丁元珍
《全宋词》卷015.【西湖念语】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采桑子】
《全宋词》卷015.【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眉意)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生查子】
《全宋词》卷015.【清商怨】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一名凤栖梧,又名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七夕)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题上林后亭一名木兰花令)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子规)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南歌子】
《全宋词》卷015.【御街行】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一名虞美人影)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临江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浪淘沙】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蓦山溪】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御带花】
《全宋词》卷015.【虞美人】
《全宋词》卷015.【鹤冲天】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洛阳春】
《全宋词》卷015.【雨中花】
《全宋词》卷015.【越溪春】
《全宋词》卷015.【贺圣朝影】
《全宋词》卷015.【洞天春】
《全宋词》卷015.【忆汉月】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凉州令】(东堂石榴)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鹊桥仙】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摸鱼儿】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鹧鸪天】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
《全宋词》卷015.【醉蓬莱】
《全宋词》卷015.【于飞乐】
《全宋词》卷015.【鼓笛慢】
《全宋词》卷015.【看花回】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咏枕儿)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武陵春】
《全宋词》卷015.【梁州令】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惜芳时】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洞仙歌令】
《全宋词》卷015.【鹊踏枝】
《全宋词》卷015.【品令】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燕归梁】
《全宋词》卷015.【圣无忧】
《全宋词》卷015.【锦香囊】
《全宋词》卷015.【系裙腰】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怨春郎】
《全宋词》卷015.【滴滴金】
《全宋词》卷015.【卜算子】
《全宋词》卷015.【感庭秋】
《全宋词》卷015.【满路花】
《全宋词》卷015.【好女儿令】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诉衷情】
《全宋词》卷015.【恨春迟】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盐角儿】
《全宋词》卷015.【忆秦娥】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踏莎行慢】
《全宋词》卷015.【蕙香囊】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印眉)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玉楼春】
《全宋词》卷015.【定风波】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减字木兰花】
《全宋词》卷015.【迎春乐】
《全宋词》卷015.【一落索】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夜行船】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望江南】
《全宋词》卷015.【宴瑶池】
《全宋词》卷015.【解仙佩】
《全宋词》卷015.【渔家傲】
《全宋词》卷015.【少年游】
《全宋词》卷015.【桃源忆故人】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归自谣】
《全宋词》卷015.【长相思】
《全宋词》卷015.【瑞鹧鸪】(此词本李商隐诗,公尝笔于扇云,可入此腔歌之)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阮郎归】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蝶恋花】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应天长】
《全宋词》卷015.【清平乐】
《全宋词》卷015.【芳草渡】
《全宋词》卷015.【更漏子】
《全宋词》卷015.【贺明朝】
《全宋词》卷015.【一斛珠】
《全宋词》卷015.【南乡子】
《全宋词》卷015.【浣溪沙】
《全宋词》卷015.【江神子】
《全宋词》卷015.【舞春风】
《全宋词》卷015.【望梅花】
《全宋词》卷015.【千秋岁】(春恨)
《全宋词》卷015.【献衷心】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