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类存目
△《握机经》·三卷、《握机纬》·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曹允儒撰。允儒字鲁川,太仓人。是书首载风后古文一十九字,次载太公
望增衍三百六十五字,次载宋阮逸所撰《李卫公问对》中六十七字,采辑诸家注
释,於衡冲风云诸阵,皆绘为图,凡三卷。又以《孙子》十三篇、《吴子》六篇
为《握机纬》。《孙子》辑诸家训释,凡十三卷。《吴子》惟用刘寅注,凡二卷。
考《千顷堂书目》有元人《孙子握机纬》十三卷,刘寅《吴子握机纬》二卷,书
名卷数与此书一一相合,其即得此书之残本,误为标目欤。据王世贞序,称昆山
明斋王氏与念庵罗公荆川唐公因倭变,力研穷之,而以其说尽授之鲁川曹君。曹
君向与戚大将军商之,戚深以为然,数数向予称道之云云。则确非元人及刘寅作
矣。然以孙、吴二子加以纬名,亦殊杜撰。二子之书,各明一义,与握机不相发
明也。
△《握机经解》·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
撰。
字始旦,绛州人。是编据《李卫公问对》,以《握
机经》三百八十四字皆太公增衍之文,因捃摭往说,并摅己见为之集注。考《李
卫公问对》三卷,本宋阮逸伪撰,
乃据以定此书为太公之文,殊不足信。
后附增衍《握机经》六十八字,自注云:相传宋阮逸拟作。则亦明知其伪矣。
△《太公兵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案此书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於《六韬》。而风云、日星等占
皆以七言诗句为歌诀,辞甚鄙俚。其伪托不待辨也。
△《孙子参同》·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
名。其板用朱、墨二色,与世所称闵版者同,疑为乌程闵氏刻也。所采注释,列
曹操、李筌、杜牧、王晳、张预、贾林、梅尧臣、陈皞、杜佑、孟氏、何氏、解
元、张鏊、李材、黄治徵十五家。所采批评,列苏洵、王圻、唐顺之、王世贞、
陈深、李贽、梅国桢、焦竑、郎文焕、陆宏祚十家,而卷中不尽见。卷中所见如
茅坤、王鏊之类,卷首又不列名。其凡例称卓吾子以《吴子》、《司马法》、
《李靖问答》、《六韬》、《三略集》其品类,分列十三篇后,今悉总之。又称
今旁集诸书,广采事实,以补前人所未备。又称批点悉系凤洲、了凡原笔,而评
则苏、王诸家并存。又称卓吾参同具载丛书中,原有梅司马评点,并不擅改。所
言辗转纠纷,无从得其端绪。盖坊贾凑合之本,故漫无体例如是也。
△《孙子汇徵》·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郑端撰。端有《政学编》,已着录。考《孙子》十三篇旧注,见於史志
及诸家书目者,今多不传,传者亦多散见诸书,罕专家之完本。端此编汇集众说,
兼采古来谈兵之言,足与《孙子》发明者,附录於各句之下,颇为详备,然徵引
太冗。如作战篇公家之费节,注内所录车马器械之论,於车则全载《考工记》,
於马则悉引《相马经》,於弓矢、戈戟、牌棒、钯铁等类则缕陈演习攻打之法。
极其琐细,亦博而不精者也。其书每卷皆标曰《孙武子集解广义》,而端自序则
又题曰《孙子汇徵》,未详二名孰先孰后,今姑从端自序之名焉。
△《十六策》·一卷(永乐大典本)
此本载《永乐大典》中,旧题汉诸葛亮撰。考亮着作,陈寿《三国志》详列
於传后,初无是书之名,故晁公武《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又晁志曰:有序称
谨进便宜十六事,是尚有伪撰亮序文。今本不载,而末有李革跋云,泰和五祀中
秋日,阅图书,得此集,因录一本,既竟而题於此。革字君美,河津人。登大定
二十五年进士,贞佑中为吏部尚书。盖晁氏所据宋人本,此则金人本耳。又晁氏
称六曰治民,今本作治人;十二曰治乱,今本作治政;十六曰阴察,今本作阴诫。
亦小小异同,然皆不足究诘也。
△《将苑》·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汉诸葛亮撰。前有明佥都御史宁仲升序,谓出於士人周源所藏。考此
书诸家不着录,至尤袤《遂初堂书目》乃载其名,亦称亮撰,盖伪书之晚出者。
又明焦竑《经籍志》更有亮《心书》、《六军镜》、《心诀》、《兵机法》诸书,
益为依托。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於亮;明以来术数之书,多托於刘基。委巷
之谈,均无足与深辨者耳。
△《心书》·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汉诸葛亮撰。书中皆言为将用兵之法。陶宗仪《说郛》作《新书》。
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锓之於木,始改名《心书》,附以出师二表。嘉靖中,夔人
张锐重刊,增入夔门图,前载让序,后有郧乡进士寇韦跋,皆以为真出於亮。考
五十篇内之文,大都窃取《孙子》书而附以迂陋之言,至不足道。盖妄人所伪作,
又出於《将苑》之后也。
△《兵要望江南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是书详述兵家占候凡三十二门,各以望江南词括之。《崇文总目》题武安军
左押衙易静撰,盖唐人也。晁公武《读书志》则称旧题黄石公以授张良,其妄殆
不待辨。此本又题唐李靖撰。案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词本李德裕为亡妓
谢秋娘作,则其调起於中唐。世传《海山记》,隋炀帝作望江南八阕,实出伪托。
靖在唐初,安得预制是词?推厥所由,盖以望江南调始德裕,德裕实封卫国公,
言兵者多称靖,靖亦封卫国公,此书以望江南谈兵,遂合两卫公而一之耳。末附
李淳风占风法、诸葛亮气候歌,前有梁祯明三年安邱刘鄩序,均词意凡鄙,亦伪
托也。
△《武经体注大全会解》·七卷(内府藏本)
国朝夏振翼撰。振翼字遯门,芜湖人。《孙子》等七书,武科用以试士,故
相传谓之武经。振翼因依《五经讲章》例,作体注以训释之,冠以胡秉中《射学
摘要》一篇。盖坊间通俗之本也。
(谨案《四库》编纂之例,凡注古书者仍以古书之时代为次,则此书当列
《孙子汇徵》后。然七书合为一编。实始於宋元丰中,又与自为一书者不同,故
今移冠宋人兵书之前。)
△《将鉴论断》·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宋戴少望撰。考沈光作《戴溪岷隐春秋传》序称其字曰少望,则此书
当为溪作。然溪以淳熙五年登第,开禧中尚官资善堂说书。而此书自序题绍兴辛
酉,为高宗十一年,下距其登第之岁三十八年,距开禧元年更六十五年,溪不应
如是之老寿。疑别一人,其名偶与溪字同也。是书采辑古来善用兵者,始於孙武,
终於郭崇韬,凡九十三人,各以时代为次。每人之下,皆以一语标目,评其得失,
而反覆论其所以然,大抵多为南渡后时事而发。如第一条诋孙武之徒能灭楚,终
於恃强以亡吴,盖隐以比金兵破汴之事。第二条称范蠡能复吴仇,为春秋大夫第
一,则又隐激诸将恢复之心。而耿弇一条,窦宪一条,尤三致意焉。然大旨主於
尚仁义,贱权谋,尊儒者,抑武臣,至以能读《三略》之书者始可以立功,则又
衣冠而拯焚溺,与南渡事势迥乎不合矣。此本为宋麻沙版,明武定侯郭勋尝重刻
之。前有正德十年达宾序,题曰《将鉴博议》,与宋版不同。考《永乐大典》已
引为《将鉴博议》,则其来久矣。
△《江东十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井研人。乾道三年进士,官成都府教授,擢宗正
寺主簿。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蒐辑江东战胜之迹,上起三国,下至六朝,
共得十事:一曰周瑜赤壁之战,二曰祖逖谯城之战,三曰褚裒彭城之战,四曰桓
温灞水之战,五曰谢玄淝水之战,六曰刘裕关中之战,七曰到彦之河南之战,八
曰萧衍义阳之战,九曰陈庆之洛阳之战,十曰吴明彻淮南之战。皆先叙其事,次
加论断。盖宋自高宗南渡,偏据一隅,地处下游,外临勍敌,岌岌乎不能自保,
故舜臣特作此编,以励战气。然自古以来,无以偏安江左而能北取中原者。舜臣
徒为大言,未核事势也。明姚广孝等编缉《永乐大典》,特录其书,殆以广孝吴
人,故借以夸乡邦之形胜。又成祖诏修是书之时,犹在南都,故广孝等迁就其说。
不知明太祖之得天下,实缘起於江北,与汉高祖略同。又以崛起方新之气,乘元
纲纵弛,盗贼蜂起之后,故席卷长驱,混一海内,非地形可据之故也。成祖篡立
之后,终於北迁,则金陵之不为胜地审矣。恭读皇上御题,综括南北之大势,洞
烛往古之得失,用以辟舜臣之虚谈,揭广孝之私意,经纬天地,睿见高深,为万
古定评,非寻常管蠡之见所能窥测万一也。考《永乐大典》所载尚有地图,此本
无之,盖传写佚脱。然舜臣持论既谬,则其图之有无固亦不足计矣。
△《美芹十论》·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宋辛弃疾撰。弃疾字幼安,历城人。官至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
卒谥忠敏。是书皆论恢复之计。其审势、察情、观衅三论,所以明敌之可胜。其
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七论,所以求己之能胜。卷末又载
上光宗疏一篇,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一篇,论江淮疏一篇,议练民兵守淮疏
一篇,则后人所附入也。然史不言弃疾有此书。考《江西通志》,载临川黄兑字
悦道,绍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尝献《美芹十策》,进取四论。此或兑书,后
人伪题弃疾欤?
△《江东十考》·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道传撰。道传字贯之,舜臣子也。官至太常博士,知果州。谥文节。事
迹具《宋史·儒林传》。是书前有自序曰:孝宗元年,方事恢复,时先君初仕,
讨论南北间事,着《江东胜后之鉴》十篇上之。窃谓战胜存乎备具,退守存乎人
心,因复考六朝备具之实,曰屯兵之地,曰统兵之任,曰取兵之制,曰财赋之出,
曰出师之途,曰馈运之方,曰舟师之利,曰出骑之用,曰守城之规,曰守江之要,
凡十篇,参之古今,论其大略云云。盖以补其父之书,然皆儒生坐谈之见也。
△《南北十论》·一卷(永乐大典本)
案此书载《永乐大典》,题曰许学士撰,不着其名。盖亦南宋人也。十论仅
存其八,曰吴,曰蜀,曰东晋,曰宋,曰齐,曰梁,曰陈,曰元魏。末曰:天下
之物,本吾所有而吾取之,则其理顺。非吾所有而吾争之,则其事逆。又曰:晋
氏启土,六合为家,子孙虽播迁,而天下与之争衡者,皆其故臣。地吾地,民吾
民,城邑吾之城邑,因其有以用之,如反覆手之易。褚裒北伐,青、兖之民襁负
来归;桓温至灞上,父老争迎,牛酒踵至;刘裕入长安,秦民咸相告语,指咸阳
宫殿为晋人第宅。而数子之无成者,皆其自失之。呜呼!民心如此,境土不复,
君子不以责晋而谁责也。其隐讽南渡君臣,可谓切矣。然东晋中原云扰,群雄各
据一隅,建炎、绍兴以来,则金凭全盛之势,宋当积弱之馀,其胜负又当别论耳。
△《百将传》·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张预撰。翟安道注。预字公立,东光人。安道字居仕,安阳人。其书采历
代名将百人,始於周太公,终於五代刘鄩,各为之传,而综论其行事。凡有一节
与孙武书合者,皆表而出之,别以《孙子兵法》题其后。盖欲述古以规时,亦戴
少望《将鉴论断》之类。然其分配多未确当,立说亦未免近迂。仍为宋人之谈兵
而已矣。
△《八阵合变图说》·(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龙正撰。正,武都人。正德中,莱阳蓝章,巡抚四川,驻兵汉中。遣人至
鱼复江,图八阵垒石。正时在章幕中,遂推演为图说,刊於蜀中。
△《北边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着录。琼在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因集历
代守边得失,及所条画奏疏,合为一书。大旨主於花马池一路三百里,及环县至
兰州八百里,皆筑墙掘堑,以为临边设险之计。又欲仿赵充国故策,於甘肃屯田,
以备战守。盖当时兵力,不能及远,故其所设施,止於如此。后附设险守边图,
则所起边墙及铲削崖谷之道里尺寸也。
△《西番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王琼撰。琼总督三边时,出兵讨土鲁番,抚定其部族,而诛其不顺命者。
因为此书,历叙汉先零宋岷洮诸羌叛服之事,而以当时用兵始末附之。其论王安
石遣王韶西征事,许其能诘兵戎以强宋室,而斥史臣以安石为开边生事之非。盖
亦有见於明世边备之不修而为是言欤?前有王九思序,称关中士大夫作为诗歌以
纪其盛,题曰《元老靖迁》,属九思序之,而书中实无诗歌。序与书颇不相应,
疑刊书者误取他序以冠此册也。
△《海寇议》·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万表撰。表字民望,鄞县人。正德末武进士,累官都督同知佥事,南京中
军都督府。时值海寇出没,为江浙患,表推原祸本,以为奸民通番者所致。因为
此议,上之当事,历叙逋逃啸聚始末甚详。其后倭乱大起,表结少林僧,习格斗
法,屡歼其众。盖本能以才略自显者,宜其所言之具有先见也。案黄虞稷《千顷
堂书目》,载表海寇前后议一卷。此乃袁褧采入《金声玉振集》者,所录仅一卷。
疑已佚其后议,又讹万为范,尤为失考矣。
△《塞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尹耕撰。耕有《南泰纪略》,已着录。是书作於嘉靖庚戌,皆言扞御塞北
诸部之术。一曰迁情,二曰形势,三曰城塞,四曰乘塞,五曰出塞,六曰抽丁,
七曰官军户,八曰练习,九曰保马,十曰民堡,十一曰审几。耕以边才自负,其
言颇纵横博辨,然亦书生纸上之谈也。
△《备倭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卜大同撰。大同字吉夫,秀水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刑部主事历任湖广按
察司佥事。弭蕲、黄盗有功,升布政司参议。又有平苗功,终於福建巡海副使。
是编即其官福建时讲求备倭之术而作也。上卷分八篇,曰制置,曰方画,曰将领,
曰士卒,曰烽堠,曰险要,曰战舸,曰边储。下卷分二篇,曰奏牍,曰策议。所
言颇简略,不足以资考核,又喜徵古事,尤属空谈。其书本名《备倭图记》,原
本卷首尚有海图。此本佚之,遂并书名删去图字。然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尚题《备
倭图记》也。
△《两浙兵制》·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侯继国撰。继国号龙泉,金山卫人。世袭指挥使。是书第一卷首列全浙海
图,附以说,并及沿革兵制。又析杭、嘉、湖三府为一图,宁、绍二府为一图,
台、金、严三府为一图,温、处二府为一图。图后均有说,并详列其兵制、烽堠、
倭犯。第二卷载造战船、福船、鸟船、沙船、唬船、火器、军器及营操、申操、
哨操、伍操等图。第三卷载倭警始末。第四卷为日本风土记。於一时海防军政,
最为详悉。惟《日本风土记》有录无书,疑装缉者偶佚之也。考明世宗本纪,二
十年五月,倭犯朝鲜,陷王京,朝鲜王李昖奔义州求救。二十一年正月,李如
松攻倭於平壤,克之。四月,倭弃王京逃,使小西飞请封。二十三年正月,封平
秀吉为日本国王。二十四年九月,平秀吉抗不受封,复侵朝鲜。此书中倭警始末
载,朝鲜国王奏,二十九年九月、十月、十一月,倭贼仍於庆州机张县、蔚山郡
丽阳县、梁山郡等处肆意攻掠。而经略宋应昌为倭奏请封贡,乃即在此数月内。
则倭之请贡非实可知。又载充龙港船商许豫,侦知倭贼初败於平壤,即食尽矢穷,
思逃无路,乃以封贡议和,是堕其计。又称倭贼素诈,议和后新造大艘十馀只,
将欲为乱,恐和非实。与李昖所奏情事相符。乃应昌力主和议,反斥李昖妄
奏。是二十四年日本之叛,应昌罪无可辞。此书实可以曲证史事。而应昌所着
《经略复国要编》,於李昖之奏,许豫之侦,辽东巡按之讦,概不录入,则自
张其功而匿其短也。此书又可以勘其谬矣。惟考《平壤录》,载日本谢表无年月,
当时断为沈惟敬捏造,而此书载之。又多列案牍全文,辞旨鄙俚,失于删润,是
则不免小疵耳。
△《将将纪》·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李材撰。材有《李见罗书》,已着录。是书大旨专重御将,而首卷至九卷
详载汉、唐、宋七帝本纪之文,牵连并书,殊无断制。十卷至二十一卷分别得失,
用为法戒。自虞、夏迄於南宋,各缀数条,亦未完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援摭
经文,旁及子史,议论尤迂。据《明史》本传,材於隆庆中官广东按察使佥事,
尝破罗旁贼,屡歼倭寇。万历中官云南按察使,备兵金腾时,又屡破缅甸之众。
则非全不知兵者,而其书乃拘腐如是。盖材以讲学着名,恐儒者以不谈王道病之
故也。
△《运筹纲目》·八卷、《决胜纲目》·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事
迹附见《明史·魏学曾传》。此编乃其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三边时所作。
《运筹纲目》凡八卷,为纲八,为目八十,纲目之下,俱有统论,各采史事以证
之。《决胜纲目》凡十卷,俱以二字标目,不立总纲目,凡百条,亦前缀统论,
证以史事。惟《运筹纲目》列史事而评之,《决胜纲目》先立说而以史事证之,
为体例小异耳。梦熊官陕西巡抚时,曾请讨撦力克,与经略不合,朝廷右经略
而绌其议。后移甘肃,有讨贼功,盖亦留心韬钤者。然兵机万变,转瞬势移,田
单火牛,再用则败,是固不可以成法拘耳。
△《军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何良臣撰。良臣有《阵纪》,已着录。是书分国本、国禁、兵本、兵秘、
礼士、士遇、驭士、士品、握机、揣情、必虑、必克、将事、将诫、任将、军范、
术占,凡十七目,一百七十四篇。中间有云,募选之事,付诸有司,欺昧朦胧,
上下交蔽。又云,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卒然有事,实无以支。皆讥切时政之语。
自序称,早岁事戎行,足迹遍寰宇,而累於谈忌,困於贪胥。盖亦发愤而着书者
也。
△《倭情考略》·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郭光复撰。光复武昌人。官扬州府知府。考万历己丑进士别有一郭光复,
顺天固安人。官至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姓名偶同,非一人也。嘉靖中,东南
屡中倭患,而扬州当江海之冲,被害尤甚。光复以为必得其情,始可筹备御之术,
因考次所闻为此编。首总论,次事略,次倭患,次倭术,次倭语,次倭好,次倭
船,次倭刀。载其情状颇详,盖亦知己知彼之意。而得诸传闻,未必一一确实也。
△《长子心钤》·(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明戚继光撰。继光有《练兵实纪》,已着录。考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
南塘戚少保谓此为束伍第一阵法,屡战屡胜,皆由於此。则非继光所自为矣。又
车营一条云,一放厕所节,不录。又取散长蛇阵一条云,以扳子鸣一声,注曰其
制未详。则明为后人抄撮继光旧文,伪题此名。以继光《练兵实纪》校之,皆一
一具载也。
△《莅戎要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题明戚继光撰。即《练兵实纪》中之条约也。或先有此册,后乃载入书
中。或后人於书中钞出别行,则均不可知矣。
△《武备新书》·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戚继光撰。与继光《纪效新书》大同小异,仍冠以继光《纪效新书》
序。其手足篇中火器诸图下,题曰崇祯庚午仲秋,羽南彭翔谨录秘藏。考继光卒
於万历丁亥,则必非继光手着矣。首有四明谢三宾订正字,当即三宾所损益,改
此名也。其中如火龙卷地飞炮,雕木为虎豹之形,以轮驾之,使口中出火。飞马、
天神及木人、火马、天雷炮并以木为人,缚於马上,饰以纸甲胄,而藏炮於腹,
以火爇马尾,使之冲敌。殆於儿戏。明季谈兵者如是,其亡国非不幸也。
△《古今将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案《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此书,皆作冯孜撰。孜字原
泉,桐乡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此刊本则题冯时宁以一甫撰。前
有李维桢序,亦称时宁所作。维桢登隆庆戊辰进士,与孜同年,似不应有误。然
孜六世孙浩有此书跋,称孜生三子,次曰时宁,孜殁时仅六岁。及年渐长,忽有
志习武,乃妄窃父书,凿改己名,且求父之同年李维桢为序。维桢诡随徇物,竟
不为之是正云。其语出冯氏子孙,当必有据。然则此书实孜所撰,刊本及序皆伪
作,不足信也。书分元、亨、利、贞四集,采自黄帝迄明代,以战功显者,录其
事迹,而以孙、吴诸书所载兵法证之。体例略与宋张预《百将传》相近,特随事
节录,不立全传为异耳。
△《岭西水陆兵纪》·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盛万年撰。万年字恭伯,秀水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迁云
南布政使,未到官卒。是编乃万年官广西按察使时,值倭入寇,万年击破之。因
增设战船,缮治营垒,益兵练卒,为善后计。以电白、吴川东南滨海,番舶内犯,
二地先受其害。遂审度地势,布置堡寨,图其兵弁制度及巡船款式,以成此书。
其陆路则由电白、吴川至於高州添置员弁,凡邮传之政及攻守之器悉载焉。岁久
版佚。此本乃国朝雍正辛亥,其裔孙熙祚署吴川县知县,即万年驻兵之地,因校
其旧本,重梓以行。
△《剑草》·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熊明遇撰。明遇字子良,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
《明史》本传。是编摘取古今名将事迹,为之论断,凡百馀条。盖随笔札记之文,
不足以当着述之目。
△《岭南客对》·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粤西舜山子撰,不着姓名。所纪有王守仁事,则嘉隆以后人也。其书
以粤中猺獞啸聚,时出劫掠,为居民行旅之害,有司不能制,故设为贾客问
答,以推究其得失。大略为土军畏怯好利,将帅营求冒功,必得老成而任之,合
四省兵力,明赏罚,严号令,始可成功。其云府江之贼,东则荔浦,西则宣威,
古田、修仁、两江等处,亦间有之。盖指桂林、平乐二府所属猺人而言。即
《明史·土司传》所称设防置戍,世世为患者也。是编所陈方略,虽未必切中事
机,然亦可见当时疆吏措置乖方,不能绥靖,致起草茅之窃议矣。
△《左氏兵略》·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禹谟撰。禹谟有《经籍异同》,已着录。是编乃其任兵部司务时所撰,
尝疏进於朝。其例取《左传》之叙及兵事者,以次排纂,仍从十二公之序。其事
相类者,则不拘时代,类附於前。又杂引子史证明之,而断以己意,谓之扪虱谈。
非惟无关於《春秋》,并无关於《左传》,特借以谈兵而已。考《五代史·敬翔
传》曰:梁太祖问翔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纪何等事?翔曰:诸侯战
争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
春秋古法,不可用於今云云。是左氏兵法至五代已不可用,而禹谟进疏,乃请敕
下该部,将副本梓行,俾九边将领人手一编。是与北向诵《孝经》何异。明季士
大夫之迂谬,至於如是,欲不亡也得乎?
△《类辑练兵诸书》·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董承诏编。承诏,武进人。万历丁未进士,天启中官至浙江左布政使。是
书辑录戚继光谈兵之言。继光所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储练通论》、
《哨守条约》四书,承诏荟萃其说,删除繁复,编为十六类,曰奏疏,曰条议,
曰将略,曰兵纪,曰赏罚,曰阵,曰营,曰战,曰操,曰哨守,曰长兵,曰短兵,
曰声类,曰色类,曰什器,曰仪节。而以汪道昆所作继光墓志及承诏所作小传冠
於首。
△《火器图》·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斌撰。斌字质夫,晋江人。万历己酉举人,官广东信宜县知县,调蜀府
左长史。是编言军中火攻之具甚详,然大抵斌以意造之。如所制木人骑马之类,
颇近儿戏。其火药器具皆取天地星宿之数,太极两仪之象,亦殊为迂阔。前有火
器原、火攻要二篇,多书生纸上之谈。又末有风雨赋一篇,谓熟此以占天文,百
无一失。是尤必不然之事也。
△《兵机类纂》·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龙翼撰。龙翼字羽明,松江人。是书取古今言兵事者,自《春秋左氏传》
而下,至於元、明,分为三十二类。每类中又各析子目,所载明事尤详,大抵书
生纸上谈也。第三十一卷专言阵势,然阵法未载图式,殊为阙略。其凡例云,篇
中如阵法、器械之类,不详图说者,虑或冗漫,亦为文饰其词。盖是书之作,本
为武闱答策之用,故可略则略耳。
△《广名将谱》·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着撰人名氏。卷首题黄道周注断。前有崇祯癸未道周序,称即旧本,芟其
繁文,取其精要,入妙旁批,有疑夹注,又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云云。词意弇陋,
决不出道周之手,殆坊肆所依托。其目录后幅割裂,亦似非足本。
△《左略》·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曾益撰。益字子谦,山阴人。其书专摘《左传》所言兵事凡五十六篇,每
条标以名目。陈禹谟《左氏兵略》尚援引他书,疏通证解。此但摘录传文,益无
可采矣。
△《谈兵髓》·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题西浙嚣嚣生撰,不着名氏。首为谈兵髓说,称自黄帝用兵以来,兵法不废
天时。故日月星辰,风云节候,皆用兵者所宜知。然其所载,如黄赤道、浑天仪、
寒暑昼夜长短诸说,多涉律历家言,於兵事无可徵验。盖亦杂缀成书,初无秘授
也。前有王洽序。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序作於天
启甲子,盖其巡抚浙江之时,则所为嚣嚣生者,亦明末人矣。
△《残本金汤十二筹》·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李盘撰。盘字小有,扬州人。是书以十二筹为名,而今所存者,一曰筹修
备,二曰筹训练,三曰筹积贮,四曰筹制器,五曰筹清野,六曰筹方略,七曰筹
水战,八曰筹制胜,已阙其四筹,盖断烂不完之本矣。所言皆团练乡勇,扞御土
寇之计。杂引古事以证之,多不切合,亦颇支蔓。如无粮无水不可以守,三尺童
子能知之,而胪列前代绝粮绝水之故实,以为鉴戒。连篇累牍,殊为浪费笔墨。
所列飞枪、飞刀诸法,及以桐油鸡卵抛掷敌船,使滑不能立诸计,亦颇近戏剧
也。
△《左氏兵法测要》·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宋徵璧撰。徵璧原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人。是书节略左氏所纪兵事,而
论其得失。春秋车战事,与后世迥异,徵璧引以谈兵,殊为不达时变也。
△《兵镜》·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邓廷罗撰。廷罗字叔奇,号偶樵,江宁人。顺治中拔贡生,官至湖广荆
南道。是编凡孙子集注一卷,十三篇各为评释。其作战一篇,移为第三。九变一
篇,改为军变,而删其与地形篇重出五句。九地一篇,谓原本重复,为之改正,
殊嫌窜乱旧文。次为兵镜或问上、下卷,各十五篇。次为兵镜备考八卷,则於十
三篇中摘其要语为纲,而罗列史事以互证其说。摭拾颇为丛杂。
△《武备志略》·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傅禹撰。禹字服水,义乌人。是编惟抄撮武经诸书及明茅元仪《武备志》,
别无特见。
△《历代车战叙略》·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张泰交撰。泰交字洎谷,阳城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浙江巡抚。是书
皆剽宋章俊卿《山堂考索后集》车战篇之文,而稍附益之,别无考正。如述列国
车战,而齐侯伐卫之先驱申驱失载。叙唐代,而裴行俭之粮车、李光弼之櫑车
亦失载。叙明代,而给事中李侃所奏之骡车、总兵官张泰所造之独马小车,定襄
伯郭登之仿古偏箱车皆不能徵引。盖不免於疏漏矣。
△《练阅火器阵纪》·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薛熙撰。熙字孝穆,苏州人。是书记康熙三十五年江南提督张云翼演教
炮弩之事。所言阵法颇详,然皆训练常制也。
──右“兵家类”四十七部,三百八十八卷,内二部无卷数,皆附《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