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王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王勃】更多作品:
《千家诗》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全唐诗》第17卷039首〖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全唐诗》第19卷085首〖相和歌辞·铜雀妓〗
《全唐诗》第21卷068首〖相和歌辞·江南弄〗
《全唐诗》第21卷081首〖相和歌辞·采莲归〗
《全唐诗》第26卷080首〖杂曲歌辞·秋夜长〗
《全唐诗》第26卷107首〖杂曲歌辞·杂曲〗
《全唐诗》第55卷001首〖倬彼我系〗
《全唐诗》第55卷002首〖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全唐诗》第55卷003首〖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全唐诗》第55卷004首〖山亭夜宴〗
《全唐诗》第55卷005首〖咏风〗
《全唐诗》第55卷006首〖怀仙〗
《全唐诗》第55卷007首〖忽梦游仙〗
《全唐诗》第55卷008首〖杂曲〗
《全唐诗》第55卷009首〖秋夜长〗
《全唐诗》第55卷010首〖采莲曲〗
《全唐诗》第55卷011首〖临高台〗
《全唐诗》第55卷012首〖滕王阁〗
《全唐诗》第55卷013首〖江南弄〗
《全唐诗》第56卷001首〖圣泉宴〗
《全唐诗》第56卷002首〖寻道观〗
《全唐诗》第56卷003首〖散关晨度〗
《全唐诗》第56卷004首〖别薛华〗
《全唐诗》第56卷005首〖重别薛华〗
《全唐诗》第56卷006首〖游梵宇三觉寺〗
《全唐诗》第56卷007首〖麻平晚行〗
《全唐诗》第56卷008首〖送卢主簿〗
《全唐诗》第56卷009首〖饯韦兵曹〗
《全唐诗》第56卷010首〖白下驿饯唐少府〗
《全唐诗》第56卷011首〖杜少府之任蜀州〗
《全唐诗》第56卷012首〖仲春郊外〗
《全唐诗》第56卷013首〖郊兴〗
《全唐诗》第56卷014首〖郊园即事〗
《全唐诗》第56卷015首〖观佛迹寺〗
《全唐诗》第56卷016首〖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全唐诗》第56卷017首〖八仙径〗
《全唐诗》第56卷018首〖春日还郊〗
《全唐诗》第56卷019首〖对酒春园作〗
《全唐诗》第56卷020首〖观内怀仙〗
《全唐诗》第56卷021首〖秋日别王长史〗
《全唐诗》第56卷022首〖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全唐诗》第56卷023首〖长柳〗
《全唐诗》第56卷024首〖铜雀妓二首〗
《全唐诗》第56卷025首〖羁游饯别〗
《全唐诗》第56卷026首〖易阳早发〗
《全唐诗》第56卷027首〖焦岸早行和陆四〗
《全唐诗》第56卷028首〖深湾夜宿〗
《全唐诗》第56卷029首〖伤裴录事丧子〗
《全唐诗》第56卷030首〖泥谿〗
《全唐诗》第56卷031首〖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全唐诗》第56卷032首〖秋日仙游观赠道士〗
《全唐诗》第56卷033首〖晚留凤州〗
《全唐诗》第56卷034首〖羁春〗
《全唐诗》第56卷035首〖林塘怀友〗
《全唐诗》第56卷036首〖山扉夜坐〗
《全唐诗》第56卷037首〖春庄〗
《全唐诗》第56卷038首〖春游〗
《全唐诗》第56卷039首〖春园〗
《全唐诗》第56卷040首〖林泉独饮〗
《全唐诗》第56卷041首〖登城春望〗
《全唐诗》第56卷042首〖他乡叙兴〗
《全唐诗》第56卷043首〖夜兴〗
《全唐诗》第56卷044首〖临江二首〗
《全唐诗》第56卷045首〖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全唐诗》第56卷046首〖别人四首〗
《全唐诗》第56卷047首〖赠李十四四首〗
《全唐诗》第56卷048首〖早春野望〗
《全唐诗》第56卷049首〖山中〗
《全唐诗》第56卷050首〖冬郊行望〗
《全唐诗》第56卷051首〖寒夜思友三首〗
《全唐诗》第56卷052首〖始平晚息〗
《全唐诗》第56卷053首〖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全唐诗》第56卷054首〖普安建阴题壁〗
《全唐诗》第56卷055首〖九日〗
《全唐诗》第56卷056首〖秋江送别二首〗
《全唐诗》第56卷057首〖蜀中九日〗
《全唐诗》第56卷058首〖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全唐诗》第56卷059首〖落花落〗
《全唐诗》第56卷060首〖九日怀封元寂〗
《全唐诗》第56卷061首〖出境游山二首〗
《全唐诗》第56卷062首〖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唐诗三百首》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