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汉书五行志杂驳第十一
书名:史通 作者:刘知几
鲁文公二年,不雨。班氏以为自文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
晋侯于戚。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故致亢阳之祸。案周之东迁,日以
微弱。故郑取温麦,射王中肩,楚绝苞茅,观兵问鼎。事同列国,变雅为风。如
鲁者,方大邦不足,比小国有余。安有暂降衰周使臣,遽以骄矜自恃,坐招厥罚,
亢阳为怪。求诸人事,理必不然。天高听卑,岂其若是也。
《春秋》成公元年,无冰。班氏以为其时王札子杀召伯、毛伯。案今《春秋
经》,札子杀毛、召,事在宣十五年。而此言成公时,未达其说。下去无冰,凡
三载。
《春秋》昭公九年,陈火。董仲舒以为陈夏征舒弑君,楚严公托欲为阵讨贼,
陈国辟门而待之,因灭陈。陈之臣子毒恨尤甚,极阴生阳,故致火灾。案楚严王
之入陈乃宣公十一年事也。始有蹊田之谤,取愧叔时;终有封国之恩,见贤尼父。
毒恨尤甚,其理未闻。又案陈前后为楚所灭有三,始宣公十一年为楚严王所灭,
次昭八年为楚灵王所灭,后哀十七年为楚惠王所灭。今董生误以陈次亡之役是楚
始灭之时,遂妄有占侯,虚辨物色。寻昭之上去于宣,鲁易四公;严之下至于灵,
楚经五代。虽悬隔顿别,而混杂无分。嗟乎!下帷三年,诚则勤矣。差之千里,
何其阔哉!
《春秋》桓公三年,日有蚀之,既。京房《易传》以为后楚严始称王,兼地
千里。案楚自武王僣号,邓盟是惧,荆尸久传。历文、成、缪三王,方始于严。
是则楚之为王已四世矣,何得言严始称之者哉?又鲁桓公薨后,历严、闵、厘、
文、宣,凡五公而严楚始作霸,安有桓三年日蚀而已应之者邪?非唯叙事有违,
亦自占候失中者矣。
《春秋》厘公二十九年秋,大雨雹。刘向以为厘公末年公子遂专权自恣,至
于弑君,阴胁阳之象见。厘公不悟,遂后二年杀公子赤,立宣公。案遂之立宣杀
子赤也,此乃文公末代。辄谓僖公暮年,世实悬殊,言何倒错?
《春秋》厘公十二年,日有蚀之。刘向以为是时莒灭杞。案厘十四年,诸侯
城缘陵。《公羊传》曰:“曷为城?杞灭之。孰灭之?盖徐、莒也。”如中垒所
释,当以《公羊》为本耳。然则《公羊》所说,不如《左氏》之详。《左氏》襄
公二十九年,晋平公时,杞尚在云。
《春秋》文公元年,日有蚀之。刘向以为后晋灭江。案本《经》书文四年,
楚人灭江。今云晋灭,其说无取。且江居南裔,与楚为邻;晋处北方,去江殊远。
称晋所灭,其理难通。
《左氏传》鲁襄公时,宋有生女子赤而毛,弃之堤下。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见
者而收之,因名曰弃。长而美好,纳之平公,生子曰佐。后宋臣伊戾谗太子痤而
杀之。先是,大夫华元出奔晋,华合比奔卫。刘向以为时则有火灾赤眚之明应也。
案灾祥之作,将应后来;事迹之彰,用符前兆。如华元奔晋,在成十五年,参诸
弃堤,实难赴会。又合比奔卫,在昭六年,而与元奔,俱云“先是”。惟前与后,
事并相违者焉。
《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七年,鼷鼠食郊牛角。襄公十五年,日有蚀之。
董仲舒、刘向皆以为自此前后,晋为鸡泽之会,诸侯盟,大夫又盟。后为氵具梁
之会,诸侯在而大夫独相与盟,君若缀旒,不得举手。又襄公十六年五月,地震。
刘向以为是岁三月,大夫盟于氵具梁,而五月地震矣。又其二十八年春,无冰。
班固以为天下异也。襄公时,天下诸侯之大夫皆执国权,君不能制,渐将日甚。
案春秋诸国,臣权可得言者,如三桓、六卿、田氏而已。如鸡泽之会、氵具梁之
盟,其臣岂有若向之所说者邪?然而《谷梁》谓大夫不臣,诸侯失政。讥其无礼
自擅,在兹一举而已。非是如“政由甯人,祭则寡人,”相承世官,遂移国柄。
若斯之失也,若董、刘之徒,不窥《左氏》,直凭二传,遂广为它说,多肆奓言。
仍云“君若缀旒”,“君将日甚”,何其妄也?
《春秋》昭十七年六月,日有蚀之。董仲舒以为时宿在毕,晋国象也。晋厉
公诛四大夫,失众心,以弑死。后莫敢复责大夫,六卿遂相与比周,专晋国。晋
君还事之。案晋厉公所尸唯三郤耳,何得云诛四大夫哉?又州满既死,悼公嗣立,
选六官者,皆获其才,逐七人者,尽当其罪。以辱及阳干,将诛魏绛,览书后悟,
引愆授职。此则生杀在己,宠辱自由。故能申五利以和戎,驰三驾以挫楚。威行
夷夏,霸复文、襄。而云不复责大夫,何厚诬之甚也。自昭公已降,晋政多门,
如以君事臣,居下僣上者,此乃因昭之失,渐至陵夷。匪由惩厉之弑,自取沦辱
也。岂可辄持彼后事。用诬先代者乎?
哀公十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东方。董仲舒、刘向以为周之十一月,夏九日,
日在氐。出东方者,轸、角、亢也。或曰:角、亢,大国之象,为齐、晋也。其
后田氏篡齐,六卿分晋。案星孛之后二年,《春秋》之《经》尽矣。又十一年
《左氏》之《传》尽矣。自《传》尽后八十二年,齐康公为田和所灭。又七年,
晋静公为韩、魏、赵所灭。上云星孛之岁,皆出百余年。辰象所缠,氛祲所指,
若相感应,何太疏阔者哉?且当《春秋》既终之后,《左传》未尽之前,其间卫
弑君,越灭吴,鲁逊越,贼臣逆子破家亡国多矣。此正得东方之象,大国之征,
何故舍而不述,远求他代者乎?又范与中行,早从殄灭。智入战国,继踵云亡。
辄与三晋以名,总以六卿为目,殊为谬也。寻斯失所起,可以意测。何者?二传
所引,事终西狩获麟。《左氏》所书,语连赵襄灭智。汉代学者,唯读二传,不
观《左氏》。故事有不周,言多脱略。且春秋之后,战国之时,史官阙书,年祀
难记。而学者遂疑篡齐分晋,时与鲁史相邻。故轻引灾祥,用相符会。白圭之玷,
何其甚欤?
《春秋》厘公三十三年十二月,陨霜不杀草。成公五年,梁山崩。七年,鼷
鼠食郊牛角。刘向以其后三家逐鲁昭公,卒死于外之象。案乾侯之出,事由季氏。
孟、叔二孙,本所不预。况昭子以纳君不遂。发愤而卒。论其义烈,道贯幽明。
定为忠臣,犹且无愧;编诸逆党,何乃厚诬?夫以罪由一家,而兼云二族。以此
题目,何其滥欤?
《左氏传》昭公十九年,龙斗于郑石门之外洧渊。刘向以为近龙孽也。郑小
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是
时,子产任政,内惠于民,外善辞令,以交三国,郑卒亡患。此能以德销灾之道
也。按昭之十九年,晋、楚连盟,干戈不作。吴虽强暴,未扰诸华。郑无外虞,
非子产之力也。又吴为远国,僻在江干,必略中原,当以楚、宋为始。郑居河、
颍,地匪夷庚,谓当要冲,殊为乖角。求诸地理,不其爽欤?
《春秋》昭公十五年六月,日有蚀之。董仲舒以为时宿在毕,晋国象也。又
云:“日比再蚀,其事在《春秋》后,故不载于《经》。”案自昭十五年,迄于
获麟之岁,其间日蚀复有九焉。事列本《经》,披文立验,安得云再蚀而已,又
在《春秋》之后也?且观班《志》编此九蚀,其八皆载董生所占。复不得言董以
事后《春秋》,故不存编录。再思其语,三覆所由,斯盖孟坚之误,非仲舒之罪
也。
《春秋》昭公九年,陈火。刘向以为先是陈侯之弟杀太子偃师,楚因灭陈。
《春秋》不与蛮夷灭中国,故复书陈火也。案楚县中国以为邑者多矣,如邑有宜
见于《经》者,岂可不以楚为名者哉?盖当斯时,陈虽暂亡,寻复旧国,故仍取
陈号,不假楚名。独不见郑裨灶之说乎?裨灶之说斯灾也,曰:“五年,陈将复
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此其效也。自斯而后,若颛琐之虚,宛丘之地,如有
应书于国史者,岂可复谓之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