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
书名:北齐书    作者:李百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辛术 元文遥 赵彦深
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
构邺都宫室,术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
追授并州长史,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襄嗣事,与尚
书左丞宋游道、中书侍郎李绘等并追诣晋阳,俱为上客。累迁散骑常侍。
武定八年,侯景叛,除东南道行台尚书,封江夏县男,与高岳等破侯景,擒
萧明。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使。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诸军
渡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淮者三千馀家。东徐州刺史
郭志杀郡守。文宣闻之,敕术自今所统十馀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先启听报,以
下先断后表闻。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也。安州刺史、临清太守、盱眙蕲城
二镇将犯法,术皆案奏杀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
及资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术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邢邵闻之,遗术书曰:
“昔钟离意云‘孔子忍渴于盗泉’,便以珠玑委地,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
时。”及王僧辩破侯景,术招携安抚,城镇相继款附,前后二十馀州。于是移镇
广陵。获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于太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
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汉相传,又传魏、晋。怀帝败,没于刘聪。
聪败,没于石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中,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护何融送
于建邺。历宋、齐、梁,梁败,侯景得之。景败,侍中赵思贤以玺投景南兖州刺
史郭元建,送于术,故术以进焉。寻征为殿中尚书,领太常卿,仍与朝贤议定律
令。迁吏部尚书,食南兖州梁郡干。
迁邺以后,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文襄帝少年高朗,
所弊者疏;袁叔德沉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辨给,取士失于浮华。唯术性
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新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考之前后铨
衡,在术最为折衷,甚为当时所称举。天保末,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
三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术清俭,寡嗜欲。勤于所职,未尝暂懈。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少爱文
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唯大收典
籍,多是宋、齐、梁时佳本,鸠集万馀卷,并顾陆之徒名画、二王已下法书数亦
不少,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门。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十年卒,
年六十。皇建二年,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州刺史。子阁卿,尚书郎。阁
卿弟衡卿,有识学,开府参军事。隋大业初,卒于太常丞。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魏昭成皇帝六世孙也。五世祖常山王遵。父
曦,有孝行,父卒,庐于墓侧而终。文遥贵,赠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
谥曰孝。文遥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晖业尝大会宾客,
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邵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
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馀岁。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
“此殆古来未有。”
起家员外散骑常侍。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阁祭酒。以天下方乱,遂解官
侍养,隐于林虑山。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齐受禅,于登坛所受中书
舍人,宣传文武号令。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后忽被中旨
幽执,竟不知所由。如此积年。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着金带及御
服赐之,即日起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参军,典机密。及
践祚,除中书侍郎,封永乐县伯,参军国大事。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
王睿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即位,任遇转隆,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
中、中书监。天统二年,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朝。再迁尚
书左仆射,进封宁都郡公、侍中。
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
无滞。然探测上旨,时有委巷之言,故不为知音所重。齐因魏朝,宰县多用厮滥,
至于士流耻居百里。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遂请革选。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
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
为县,自此始也。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
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
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魏之将季,宗姓被侮,
有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
慰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至后主嗣位,赵郡王睿、娄定远等谋出和士开,文遥亦参其议。睿见杀,文
遥由是出为西兖州刺史。诣士开别,士开曰:“处得言地,使元家儿作令仆,深
愧朝廷。”既言而悔,仍执手慰勉之。犹虑文遥自疑,用其子行恭为尚书郎,以
慰其心。士开死,自东徐州刺史征入朝,竟不用,卒。
行恭美姿貌,有父风,兼俊才,位中书舍人,待诏文林馆。齐亡,阳休之等
十八人同入关,稍迁司勋下大夫。隋开皇中,位尚书郎,坐事徙瓜州而卒。行恭
少颇骄恣,文遥令与范阳卢思道交游。文遥尝谓思道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
是大弟之力,然白掷剧饮,甚得师风。”思道答云:“郎辞情俊迈,自是克荷堂
构,而白掷剧饮,亦天性所得。”行恭弟行如,亦聪慧早成,武平末,任着作佐
郎。
赵彦深,自云南阳宛人,汉太傅熹之后。高祖父难,为清河太守,有惠政,
遂家焉,清河后改为平原,故为平原人也。本名隐,避齐庙讳,改以字行。父奉
伯,仕魏位中书舍人、行洛阳令。彦深贵,赠司空。彦深幼孤贫,事母甚孝。年
十岁,曾候司徒崔光。光谓宾客曰:“古人观眸子以知人,此人当必远至。”性
聪敏,善书计,安闲乐道,不杂交游,为雅论所归服。昧爽辄自扫门外,不使人
见,率以为常。
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供写书。子如善其无误,欲将入观省舍。隐靴无
毡,衣帽穿弊,子如给之。用为书令史,月馀,补正令史。神武在晋阳,索二史,
子如举彦深。后拜子如开府参军,超拜水部郎。及文襄为尚书令摄选,沙汰诸曹
郎,彦深以地寒被出为沧州别驾,辞不行。子如言于神武,征补大丞相功曹参军,
专掌机密,文翰多出其手,称为敏给。神武曾与对坐,遣造军令,以手扪其额曰:
“若天假卿年,必大有所至。”每谓司徒孙腾曰:“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及神武崩,秘丧事,文襄虑河南有变,仍自巡抚,乃委彦深后事,转大行台
都官郎中。临发,握手泣曰:“以母弟相托,幸得此心。”既而内外宁静,彦深
之力。及还发丧,深加褒美,乃披郡县簿为选,封安国县伯。从征颍川,时引水
灌城,城雉将没,西魏将王思政犹欲死战。文襄令彦深单身入城告喻,即日降之,
便手牵思政出城。先是,文襄谓彦深曰:“吾昨夜梦猎,遇一群豕,吾射尽获之,
独一大豕不可得。卿言当为吾取须臾获豕而进。”至是,文襄笑曰:“梦验矣。”
即解思政佩刀与彦深曰:“使卿常获此利。”
文宣嗣位,仍典机密,进爵为侯。天保初,累迁秘书监。以为忠谨,每郊庙,
必令兼太仆卿,执御陪乘。转大司农。帝或巡幸,即辅赞太子,知后事。出为东
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为政尚恩信,为吏人所怀,多所降下。所营军处,士
庶追思,号赵行台顿。文宣玺书劳勉,征为侍中,仍掌机密。河清元年,进爵安
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为特进,封宜阳王。
武平二年拜司空,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征为司空,转司徒。丁
母忧,寻起为本官。七年六月暴疾薨,时年七十。
彦深历事累朝,常参机近,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自皇建以还,礼遇稍
重,每有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凡诸选举,先令铨定,提奖人物,
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孝昭既执朝权,群臣密多劝进,彦深独不致
言。孝昭尝谓王曦云:“若言众心皆谓天下有归,何不见彦深有语?”曦以告,
彦深不获已,陈请,其为时重如此。常逊言恭己,未尝以骄矜待物,所以或出或
处,去而复还。母傅氏,雅有操识。彦深三岁,傅便孀居,家人欲以改适,自誓
以死。彦深五岁,傅谓之曰:“家贫儿小,何以能济?”彦深泣而言曰:“若天
哀矜,儿大当仰报。”傅感其意,对之流涕。及彦深拜太常卿,还,不脱朝服,
先入见母,跪陈幼小孤露,蒙训得至于此。母子相泣久之,然后改服。后为宜阳
国太妃。彦深有七子,仲将知名。
仲将沉敏有父风,温良恭俭,虽对妻子,亦未尝怠慢,终日俨然。学涉群书,
善草隶。虽与弟书,书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即似相轻易,若与
当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尔,是以必须隶笔。彦深乞转以万年县子授之。位
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隋开皇中,位吏部郎,终于安州刺史。
齐朝宰相,善始令终唯彦深一人。然讽朝廷以子叔坚为中书侍郎,颇招物议。
时冯子琮子慈明、祖珽子君信并相继居中书,故时语云:“冯、祖及赵,秽我凤
池。”然叔坚身材最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李百药】更多作品:
《北齐书》北齐书
《全唐诗》第24卷018首〖杂曲歌辞·妾薄命〗
《全唐诗》第24卷052首〖杂曲歌辞·少年子〗
《全唐诗》第27卷117首〖杂曲歌辞·火凤辞〗
《全唐诗》第43卷001首〖少年行〗
《全唐诗》第43卷002首〖渡汉江〗
《全唐诗》第43卷003首〖秋晚登古城〗
《全唐诗》第43卷004首〖途中述怀〗
《全唐诗》第43卷005首〖郢城怀古〗
《全唐诗》第43卷006首〖晚渡江津〗
《全唐诗》第43卷007首〖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全唐诗》第43卷008首〖谒汉高庙〗
《全唐诗》第43卷009首〖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全唐诗》第43卷010首〖安德山池宴集〗
《全唐诗》第43卷011首〖和许侍郎游昆明池〗
《全唐诗》第43卷012首〖赋得魏都〗
《全唐诗》第43卷013首〖赋礼记〗
《全唐诗》第43卷014首〖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全唐诗》第43卷015首〖妾薄命〗
《全唐诗》第43卷016首〖火凤词二首〗
《全唐诗》第43卷017首〖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全唐诗》第43卷018首〖寄杨公〗
《全唐诗》第43卷019首〖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全唐诗》第43卷020首〖送别〗
《全唐诗》第43卷021首〖雨后〗
《全唐诗》第43卷022首〖文德皇后挽歌〗
《全唐诗》第43卷023首〖咏蝉〗
《全唐诗》第43卷024首〖咏萤火示情人〗
《全唐诗》第43卷025首〖春眺〗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