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库书法迷书法集书法导航书法家篆刻字库书法字体五体书古风书甲骨文古印篆书篆体光明书集美书33书法毛笔字钢笔字多体书花鸟字書法视频集字字形大字篆刻之家国学古籍中医象棋游戏电子书商城网站修改起名识字英语印章签名硬筆字字体下载免费字体中文字体英文字体P图宝Ai矢量阿弥陀佛意见反馈安全网站捐赠
默认设置 字号

卷三 帝纪第三
书名:北齐书    作者:李百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文襄
世宗文襄皇帝,讳澄,字子惠,神武长子也,母曰娄太后。生而岐嶷,神武
异之。魏中兴元年,立为渤海王世子。就杜询讲学,敏悟过人,询甚叹服。二年,
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尚孝静帝妹冯翊长公主,时年十二,神情俊爽,便若成
人。神武试问以时事得失,辨析无不中理,自是军国筹策皆预之。
天平元年,加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三年,入辅朝政,加领
左右、京畿大都督。时人虽闻器识,犹以少年期之,而机略严明,事无凝滞,于
是朝野振肃。元象元年,摄吏部尚书。魏自崔亮以后。选人常以年劳为制,文襄
乃厘改前式,铨擢唯在得人。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至于才名之士,
咸被荐擢,假有未居显位者,皆致之门下,以为宾客,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携,
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兴和二年,加大将军,领中书监,仍摄吏部
尚书。自正光已后,天下多事,在任群官,廉洁者寡。文襄乃奏吏部郎崔暹为御
史中尉,纠劾权豪,无所纵舍,于是风俗更始,私枉路绝。乃榜于街衢,具论经
国政术,仍开直言之路,有论事上书苦言切至者,皆优容之。
武定四年十一月,神武西讨,不豫,班师,文襄驰赴军所,侍卫还晋阳。五
年正月丙午,神武崩,秘不发丧。辛亥,司徒侯景据河南反,颍州刺史司马世云
以城应之。景诱执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遣司空韩
轨率众讨之。夏四月壬申,文襄朝于邺。六月己巳,韩轨等自颍州班师。丁丑,
文襄还晋阳,乃发丧,告喻文武,陈神武遗志。七月戊戌,魏帝诏以文襄为使持
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文襄启辞位,愿停王
爵。壬寅,魏帝诏太原公洋摄理军国,遣中使敦喻。八月戊辰,文襄启申神武遗
令,请减国邑分封将督,各有差。辛未,朝邺,固辞丞相。魏帝诏曰:“既朝野
攸凭,安危所系,不得令遂本怀,须有权夺,可复前大将军,余如故。”
议者咸云侯景犹有北望之心,但信命不至耳。又景将蔡遵道北归,称景有悔
过之心。王以为信然,谓可诱而致,乃遗景书曰:
先王与司徒契阔夷险,孤子相依,偏所眷属,义贯终始,情存岁寒。待为国
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效,况其重于此乎?常以故旧之义,
欲将子孙相托,方为秦晋之匹,共成刘范之亲。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
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力不足以自强,势不足以自保,率乌合之众,为
累卵之危。西取救于宇文,南请援于萧氏,以狐疑之心,为首鼠之事。入秦则秦
人不容,归吴则吴人不信。当是不逞之人,曲为无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
投杼之惑。比来举止,事已可见,人相疑误,想自觉知。阖门大小,悉在司寇,
意谓李氏未灭,犹言少卿可反。孤子无状招祸,丁天酷罚,但礼由权夺,志在忘
私,聊遣偏裨,前驱致讨,南兖、扬州,应时克复。即欲乘机,席卷县瓠,属以
炎暑,欲为后图,且令还师,待时更举。今寒胶向折,白露将团,方凭国灵,龚
行天罚。器械精新,士马强盛,内外感恩,上下戮力,三令五申,可赴汤火。使
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荧。夫明者去危就安,智者转祸为福,
宁人负我,不我负人,当开从善之途,使有改迷之路。若能卷甲来朝,垂橐还阙
者,即当授豫州,必使终君身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
功名。今王思政等皆孤军偏将,远来深入,然其性命在君掌握,脱能刺之,想有
余力。节相加授,永保疆埸。君门眷属,可以无患,宠妻爱子,亦送相还,仍为
通家,共成亲好。君今不能东封函谷,南面称孤,受制于人,威名顿尽。得地不
欲自守,聚众不以为强,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有恶逆之祸,覆宗绝嗣,自贻伊
戚。戴天履地,能无愧乎!孤子今日不应遣此,但见蔡遵道云:“司徒本无西归
之心,深有悔过之意”,未知此语为虚为实。吉凶之理,想自图之。
景报书曰:
仆乡曲布衣,本乖艺用,出身为国,绵历二纪,犯危履难,岂避风霜,遂得
富贵当年,荣华身世。一旦举旗掞,援鼓枹,北面相抗者,何哉?实以畏惧危亡,
恐招祸害故耳。往年之暮,尊王遘疾,神不佑善,祈祷莫瘳。遂使嬖幸弄权,心
腹离贰,妻子在宅,无事见围。及回归长社,希自陈状,简书未遣,斧钺已临。
既旌旗相对,咫尺不远,飞书每奏,冀申鄙情。而群帅恃雄,眇然弗顾,连战推
锋,专欲屠灭。掘围堰水,仅存三版,举目相看,命县漏刻。不忍死亡,出战城
下,拘秦送地,岂乐为之?禽兽恶死,人伦好生,仆实不辜,桓、庄何罪。且尊
王平昔见与比肩,戮力同心,共奖帝室,虽复权势参差,寒暑小异,丞相司徒,
雁行而已。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授,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
然窃人之财,犹谓之盗。禄去公室,抑谓不取。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拜恩私
第,何足关言。赐嗤不能东封函谷,受制于人,当似教仆贤祭仲而褒季氏。无主
之国,在礼未闻,动而不法,将何以训?窃以分财养幼,事归令终,舍宅存孤,
谁云隙末?复言仆众不足以自强,身危如累卵。然亿兆夷人,卒降十乱,纣之百
克,终自无后,颍川之战,即是殷监。轻重由人,非鼎在德,苟能忠信,虽弱必
强,殷忧启圣,处危何苦。况今梁道邕熙,招携以礼,被我虎文,縻之好爵,方
欲苑五岳而池四海,扫氛秽以拯黎元。东羁瓯越,西道汧陇,吴越悍劲,带甲千
群,秦兵冀马,控弦十万,大风一振,枯干必摧,凝霜暂落,秋带自殒,此而为
弱,谁足称雄?又见诬两端,受疑二国,斟酌物情,一何太甚!昔陈平背楚,归
汉则强,百里出虞,入秦斯霸。盖昏明由主,用舍在人,奉礼而行,神其吐邪!
书称士马精新,克日齐举,夸张形势,必欲相灭。切以寒胶白露,节候乃同,秋
风扬尘,马首何异。徒知北方之力争,未识西南之合从,苟欲狥意于前途,不
觉坑阱在其侧。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网罗。彼当嗤仆之过迷,
此亦笑君之晦昧。今引二邦,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克复中原,荆、襄、广、颍,
已属关右,项城、县瓠,亦奉江南,幸自取之,何劳见援。然权变非一,理有万
途,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三分鼎峙,燕、卫、赵、晋,足相俸禄,齐、曹、
宋、鲁,悉归大梁。使仆得输力南朝,北敦姻好,束帛自行,戎车不驾,仆立当
世之功,君卒父祢之业,各保疆垒,听享岁时,百姓乂宁,四人安堵。孰若驱农
夫于垄亩,抗劲敌于三方,避干戈于首尾,当锋镝于心腹。纵太公为将,不能获
存,归之高明,何以克济。来书曰,妻子老幼悉在司寇,以此见要,庶其可反。
当是见疑褊心,未识大趣。昔王陵附汉,母在不归;太上囚楚,乞羹自若。矧伊
妻子,而可介意。脱谓诛之有益,欲止不能,杀之无损,复加坑戮,家累在君,
何关仆也。遵道所说,颇亦非虚,故重陈辞,更论款曲。昔与盟主,事等琴瑟,
谗人间之,翻为仇敌。抚弦搦矢,不觉伤怀,裂帛还书,其何能述。
王寻览书,问谁为作。或曰:“其行台郎王伟。”王曰:“伟才如此,何因
不使我知?”王欲间景于梁,又与景书而谬其辞,云本使景阳叛,欲与图西,西
人知之,故景更与图南为事。漏其书于梁,梁人亦不之信。
壬申,东魏主与王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
“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王尝侍饮,举大觞曰:“臣澄劝陛下酒。”东魏主
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如此生!”王怒曰:“朕!朕!狗脚朕!”
使崔季舒殴之三拳,奋衣而出。寻遣季舒入谢。东魏主赐季舒彩,季舒未敢即受,
启之于王,王使取一段。东魏主以四百匹与之,曰:“亦一段耳。”东魏主不堪
忧辱,咏谢灵运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因流涕。
三月辛亥,王南临黎阳,济于虎牢,自洛阳从太行而反晋阳。于路遗书百僚,
以相戒励。朝野承风,莫不震肃。又令朝臣牧宰各举贤良及骁武胆略堪守边城,
务得其才,不拘职业。六月,王巡北边城戍,赈赐有差。
七月,王还晋阳。辛卯,王遇盗而殂,时年二十九。葬于峻成陵。齐受禅,
追谥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时有童谣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
识者以为王将殂之兆也。数日前,崔季舒无故于北宫门外诸贵之前诵鲍明远诗曰: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声甚凄断,泪不能已,见者莫不怪之。初,梁将
兰钦子京为东魏所虏,王命以配厨。钦请赎之,王不许。京再诉,王使监厨苍头
薛丰洛杖之,曰:“更诉当杀尔。”京与其党六人谋作乱。时王居北城东柏堂莅
政,以宠琅邪公主,欲其来往无所避忌,所有侍卫,皆出于外。太史启言宰辅星
甚微,变不出一月。王曰:“小人新杖之,故吓我耳。”将欲受禅,与陈元康、
崔季舒等屏斥左右,署拟百官。京将进食,王却,谓诸人曰:“昨夜梦此奴斫我,
宜杀却。”京闻之,置刀于盘,冒言进食。王怒曰:“我未索食,尔何据来!”
京挥刀曰:“来将杀汝!”王自投伤足,入于床下。贼党去床,因而见杀。先是
讹言曰:“软脱帽,床底喘”,其言应矣。时太原公洋在城东双堂,入而讨贼,
脔割京等,皆漆其头。秘不发丧,徐出言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李百药】更多作品:
《北齐书》北齐书
《全唐诗》第24卷018首〖杂曲歌辞·妾薄命〗
《全唐诗》第24卷052首〖杂曲歌辞·少年子〗
《全唐诗》第27卷117首〖杂曲歌辞·火凤辞〗
《全唐诗》第43卷001首〖少年行〗
《全唐诗》第43卷002首〖渡汉江〗
《全唐诗》第43卷003首〖秋晚登古城〗
《全唐诗》第43卷004首〖途中述怀〗
《全唐诗》第43卷005首〖郢城怀古〗
《全唐诗》第43卷006首〖晚渡江津〗
《全唐诗》第43卷007首〖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全唐诗》第43卷008首〖谒汉高庙〗
《全唐诗》第43卷009首〖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全唐诗》第43卷010首〖安德山池宴集〗
《全唐诗》第43卷011首〖和许侍郎游昆明池〗
《全唐诗》第43卷012首〖赋得魏都〗
《全唐诗》第43卷013首〖赋礼记〗
《全唐诗》第43卷014首〖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全唐诗》第43卷015首〖妾薄命〗
《全唐诗》第43卷016首〖火凤词二首〗
《全唐诗》第43卷017首〖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全唐诗》第43卷018首〖寄杨公〗
《全唐诗》第43卷019首〖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全唐诗》第43卷020首〖送别〗
《全唐诗》第43卷021首〖雨后〗
《全唐诗》第43卷022首〖文德皇后挽歌〗
《全唐诗》第43卷023首〖咏蝉〗
《全唐诗》第43卷024首〖咏萤火示情人〗
《全唐诗》第43卷025首〖春眺〗



国学书库首页 国学电子书下载
 
2010-2025 全球华人国学经典   返回顶部